凤凰资讯 > 国际 > 正文
《时代》:美国需要向中国学习的5个方面
2009年11月16日 16:46国际在线专稿【】【】
国际在线专稿:据美国《时代》杂志11月15日报道,拥有5千年历史的古老中国在经济危机中不断壮大,而美国却突然显得年迈虚弱,民众依然惊恐不安、经济依然深陷泥潭难以自拔、政治党派矛盾尖锐。尽管美国曾是世界上最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但美国仍需要向中国学习:
1.确定目标 制定计划 勇往直前
英特尔副总裁马宏升曾在今年夏天访问中国东北,那里正在兴建的16000公里的高速铁路轨道工程让他印象深刻。他表示,如果在美国建设这么大的工程,可能会遭到激烈反对。现在的美国已经处于财政崩溃的边缘,2009年和2010年的财政赤字超过10000亿美元,预计到2019年还将有5000亿美元。有时候,美国似乎缺乏远见,也没有投资未来的计划。
尽管一些外国经济学家认为,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在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上花费太多,但是中国不存在这些毫无意义的争论,在中国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前进的动力。在这里居住的外国人,没有人否认这一点。美国人也知道“勇往直前”的精神,他们也曾被这样定义过。但是在开发和建设雄心勃勃的目标时,美国人没有中国那样有效率。美国驻华商会前会长詹姆斯·麦格雷戈说:“我们可以从中国学到的重要一点就是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和集中全部力量推动国家向前发展。中国现在的计划是:如何能在5年内建立世界级的硅片工业,如何成为汽车制造业的全球强国。”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经济学家艾伯特·特凯德尔说,中国是一个快速的国家,当2008年经济危机发生时,中国几乎立刻通过巨额经济刺激计划。这个计划不但加速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钱还迅速转化成真正的经济。而美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却在不断下降。
2.投资教育 多元发展 走在前列
仅仅7岁的刘志贺(音译)每周就要参加两个特长班,学习奥数和英语。尽管许多外国人批评称,从经济上以及情感上来说,中国教育体系僵化,孩子负担过重。但是这不完全是事实。在过去数十年间,中国政府向教育体系注入大量投资,即使偏远山区的孩子也有90%接受教育的机会。
他们不仅能学习阅读,还能学数学和其他科学知识。正如美国驻华使馆前公使威廉·麦卡西尔说:“我们也需要做同样的事情,中国孩子经常走在我们的孩子前面。”
中国交给孩子的东西非常多,家教在中国非常普遍,孩子们的作业也多。据美国教育部2007年统计显示,2002年美国十年学生中,37%的孩子每周家庭作业时间只有10小时,而中国孩子的功课时间是他们的两倍。想检验中国20年的教育成果吗?7岁上海男孩就能用英语与外国人交谈。
3. 照顾老人 维持家庭观念
中国和美国对待老人的方式完全不同,中国人认为,将老人送入疗养院是一种耻辱。中国的家庭传统几百年来传承下来:父母抚养孩子,孩子长大后照料父母。这种大家庭模式不仅可以节省开支,还有利于创造更稳定的社会安全体系。
在美国,也有三代同堂的现象。但到20世纪时,美国社会变得越来越具流动性和无根性,孩子很难照料相隔甚远的父母。但是由于经济原因,美国可能恢复照顾老人的情况。美国老年人数量将从2007的3860万人增长到2030年的7150万人,疗养院系统已经不堪重负。
4.增加储蓄 减少开支 未雨绸缪
我们总是不断听说,甚至做梦的时候都在重复奥巴马的话:要求中国人增加消费,必须像美国人那样增加支出,这有助于全球经济发展。但与中国相反,美国人却需要增加储蓄。在某种程度上,美国人正在开始这样做。金融危机后,美国人开始合上钱包,他们开始懂得未雨绸缪。目前,美国家庭储蓄率为4%左右,而中国的相应比率超过20%。
这可能是政策原因不同所致。正如我们所见,中国人不仅要抚养孩子,还要照料年迈的父母。此外,像其它东亚国家一样,数百年来中国更看重个人的财务稳定。
美国人需要向中国人学习节俭,因为健康的储蓄率是反应一个国家长期金融健康最可靠的指标。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储蓄通常会增加投资,进而提高生产率、促进创新和增加就业机会。简而言之,储蓄就是经济丰收的种子。如果美国人像中国人那样,增加储蓄减少支出,他们就再也不必为高额国债担忧了。
5.自强自立 改变命运
当外来者来到中国时,他们绝不仅仅被可见的成就所感动,他们还将为中国人的自强精神所震动。中国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巨资,并不只是为了创造就业岗位;小孩勤奋学习也不仅仅是好玩,更多是考虑前程。毕业于清华大学的软件工程师作张新(音译),来自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张新说,他的成功永远改变了整个家庭,他的后代再也不会以种地为生。
与张新有类似经历的年轻人在中国还有很多,我们从中可以感受中国是一个有远见的国家。一位在中国生活多年的美国人说:“中国正在努力改变自己,中国应该为此感到自豪。”就像张新理解的那样,今天的努力工作意味着几十年后的幸福生活,这种生活也将为后代所继承。对于深陷于经济危机中的美国人来说,这种精神同样值得学习。 (杨柳)
杨高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