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月月· 主播丨北屿
近几年来,“国学热”不断升温。无论是高校或是幼儿园,许多学校都开设了所谓的“国学班”,中小学也开始要求学生学习《弟子规》、《三字经》这样的古文经典。家长们趋之若鹜,有的花重金让孩子参加国学夏令营,更有甚者,让孩子从正常的学校退学,以读经班取代体制教育。
弘扬传统文化本是好事,但国学教育若是走错了方向,就会变成“犬儒教育”,不仅不能发挥效果,甚至还会产生反作用。
那么,真正的国学教育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我们又该如何进行国学教育呢?
01
什么是国学?
要想知道国学教育究竟该起到什么作用,就必须先明确,究竟什么是国学?其实,国学的范围极其之广泛,根本没有明确的界定,我们普遍把国学等同于中华传统文化,它包括先秦经典、诸子百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可是,我们会发现,现在普遍存在的国学班,基本把国学定义为儒学,读国学经典,就是读《弟子规》、《论语》、《孝经》,而且还片面解读儒学的内容,将之简单化、生活化。事实上,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去读国学,其实都是出于一个目的:让孩子学得听话一点,学得好管一点。在家长这样的需求下,许多国学教育走向了歪路,对国学片面理解、断章取义,过分强调服从、规矩、孝道,而忽略了孩子的个性的诉求,也曲解了国学的真正含义。这样的国学教育,不仅无法发挥作用,甚至还会培养出现代“德贼”—— 犬儒主义者。
02
国学的作用
让孩子听话、孝顺显然不是国学的根本作用,事实上,儒家所说的“五伦”关系,也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宽容和平等基础上的,是要求每个人都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不是简单的“上对下”的要求。
国学不能成为家长对孩子洗脑的武器,它应当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我看来,国学教育至少应当发挥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塑造人格,培养三观
传统教育的核心应当在人格教育之上。儒释道三者都有自己的理想人格,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君子和圣人,道家的理想人格是至人和真人,佛家的理想人格是菩萨或佛陀。
每一种理想人格都是多面的,都是复杂的,这是一个大课题。绝不是一些国学班简单地将它定义为孝顺、忠君、有远大理想。真正的国学教育要讲清楚中国古代的理想人格,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历史渊源,当然还包括它的历史局限性,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我认为,这是国学教育最重要的目标。
以儒家的君子人格为例。儒家所谓的“君子”应包括三方面的品质:仁、智、勇,每一个品质都包含着深刻的内容。比如说“仁”,至少就应包括三个层次,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身与心之间的关心。
第一层的“仁”是提倡爱自然、爱万物。儒家有天人哲学,对自然有一份敬畏之情,这在儒家的诸多典籍中都可窥见一二。比如《礼记》就有载:“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孟子言:“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与胜食也。”可见,儒家的“仁”里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理想目标,即便对现代社会也是有巨大启发的。
第二层的“仁”是提倡爱别人。这一点在《论语》中体现的尤其明显。
比如《论语·颜渊》中有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孔子提倡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成人之美,倡导“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和谐思想。以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为核心,儒家才由此提出了“三纲六纪”之说,也就是通常所谓的礼教。我们现代的国学教育,总是片面地强调孝顺、规矩、服从,过分强调父母长辈的权力,这其实是有悖于儒家思想的。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说父亲要有个父亲的样子,要对孩子关心、教育,儿女要有个儿女的样子,要对父母孝顺、敬重。它强调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相尊重,并不是强调单方面的服从关系。儒家的“仁”里,以自己与他人的和谐相处为理想目标,这对一个人处理好人际关系,构建幸福家庭来说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层的“仁”是提倡爱自己,不仅要珍惜生命,而且珍爱精神生命。儒家的“仁”里以修身养性为理想目标,这对一个人提升人格、达到身心和谐也有着重要影响。
当今社会的青少年,在三观树立的过程中受到了各方面的诱惑,稍有不慎,就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国学里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可以用来启发孩子,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处理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成长为一个精神健康的人。
以史明志,启智育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员历史系的戴安娜教授曾说:“没有历史头脑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觉醒来,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学国学的另一大好处,是能够接触到历史。而读历史的作用不仅在于了解自己民族的前世今生,还在于启智。
很多国学班讲历史只是在叙述历史事件,或者要求孩子背相关人、事、地名。学生读完之后对历史侃侃而谈,看上去很博学的样子,但实际上,这样读历史根本没读到精髓。
古人读历史的方法是思辨。我曾听过台湾大学吕世浩教授讲过《秦始皇》。他介绍读历史的方法是这样的:当你读到书里的一个重要人物时,把自己代入这个人物。当他面对人生的难关、需要作出决定时,把书合上,假设自己是他,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然后再把书打开,看看这个人物的决定是否和你一样,他的这个决定造成了怎样的结果?
这样一来,历史就成了一块磨刀石,不断磨砺我们的智慧。虽然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们在历史的世界里已经活过了百次千次。这样一来,当我们在遇到真实的人生选择时,我们就能更游刃有余地做出智慧的决定。
我曾读过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叫《追踪1789法国大革命》。这本书讲的虽然是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但却设计成一个“模拟人生”的游戏。读者是法国大革命里的一个角色,你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支持的政治势力和人生道路,就像自己亲身经历了法国大革命一样。在刺激的体验当中,读者不仅能接触到法国大革命的各个细节,而且能对自己的人生也有所领悟。
就像左宗棠说的那样:“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事接物时,又细心将古人比拟。设若古人当此,其措置之法,当是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然后自己过错始见,古人道理始出。断不可以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世接物为两事。”
所以,读国学、学历史不仅仅是为了增加知识,它也有很强的实用性。我们在读历史时,应该用书里的智慧和自己的生命历程不断印证,这才叫做汲取古人的智慧。然遗憾的是,在今天的历史课堂,大部分的教师关注的是学生记住了多少,而不是学生汲取了多少古人的智慧。
艺术欣赏,感知美学
国学除了有实用价值,当然也有陶冶性情、提升审美等非实用的价值。国学里的艺术欣赏能够提升学生的美学感知能力,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特有的美。
以中国的“留白”之美为例。在我看来,留白是中国美学的至高境界,在诸多艺术中皆有体现。比如,中国的绘画强调“无画处皆是妙境”,国画里的大块色墨和留白相映成趣,缺落之处,更见佳境;又如,中国音乐里重视停顿的作用。《琵琶行》里就有:“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再如,唐诗宋词中,留白的体现更是比比皆是。袁枚曾有言:“凡诗文妙处,皆在于空”。虚实相生的手法将诗歌的意境烘托到了极致,给予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可见,中国的古典美学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其中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蕴。今天的国学班虽然对古典艺术略有涉猎,但一般都是停留在“技”的层面,比如教孩子画国画、学书法、弹古筝,但这些艺术背后究竟美在哪里,学生恐怕并不知晓。这样一来,古典美学能起到的怡情作用也就很有限了。
03
如何进行国学教育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国学教育呢?
摆正学习心态,拒绝功利
所谓“心态”决定一切,家长带孩子上国学班的心态如何,老师教国学的心态如何,决定了他们之后会教什么,怎么教。作为家长,我们必须摆正学习心态。国学绝不是用来管教孩子工具,也不是让孩子听话的武器,如持有这样的心态,教出来的只能是犬儒主义者。
我们必须明确,国学要起到的作用应当有三方面,分别是:立三观、启智慧、怡情操。只有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国学教育才不会像没有罗盘的旅程,容易迷失前进的方向。
坚持全面原则,摒弃片面
其次,我们必须明确,国学涵盖的内容极其广泛,不能把国学等同于儒学,甚至对儒学也只是片面解读。在进行国学教育时,要与其他知识学习相结合,如数理化、史地生、音乐、绘画、建筑等一系列内容可以和读经同时进行、齐头并进,这样才能恢复国学的真正面貌。
坚持思辨原则,注重扬弃
最后,我们必须明确,任何文化都有历史局限性。对于国学中不符合时代的内容要及时阐明,及时扬弃,绝不能照搬全收,更不能是古非今。
总而言之,国学教育的开展是必要的,但如果是片面化、功利化地开展,那么这样的国学教育有害无益。只有辩证、客观地看待,正确认识国学对于我们的价值,国学教育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国学之路也才能走得更远。
·en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