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宁波天一阁办起“国学班”

宁波天一阁办起“国学班”

宁波天一阁办起“国学班”昨天上午,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旁传出稚嫩的读书声,70余名孩子在这里上了他们的第一堂“国学”课。在接下来的4个月时间里,他们将每周来一次,接受“国学”启蒙教育。

宁波天一阁办起“国学班”

昨天上午,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旁传出稚嫩的读书声,70余名孩子在这里上了他们的第一堂“国学”课。在接下来的4个月时间里,他们将每周来一次,接受“国学”启蒙教育。

天一阁博物馆副馆长贺宇红表示,恢复办学传统,这是他们早几年就有的想法,办“国学班”契合藏书楼的文化底蕴。

但也有人担忧,在越来越功利的社会面前,这种在博物馆里办起来的“国学班”,是否能逃脱商业化倾向的魔爪。家长们又能否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国学”,真正享受到“国学”的魅力。

藏书楼内传出诵经声

在昨天的启动仪式上,70余名孩子穿着红底黑边的汉服,围坐在藏书楼前,仿佛身处古代“私塾”。

贺馆长解释说,学古人装扮不是作秀,只是想营造好的气氛。这种课堂体验,可以让孩子更快更好地融入学习。她表示,绝大部分家长对此表示满意。

贺馆长介绍,第一期共招了70多名学生,最小的只有四五岁,最大的也不过十来岁,他们按年龄被编入4个班。在4个月里上16个课时。孩子们将以诵读的方式,学习《三字经》、《弟子规》、《千家诗》、《孝经》、《增广贤文》等一大批蒙学经典。老师都是从中小学里精选出来的。

一位任课老师说,他们对教材进行了创新,但实质上没有变化,只是更加通俗易懂,对孩子一生都有裨益。

恢复70年前办学传统

仪式结束后,贺馆长感慨说,天一阁终于又传出读书声了!她表示,在上世纪30年代之前,天一阁不仅是一所知名的藏书楼,还是一个颇有声望的办学机构。

范氏后人重视下一辈的教育,曾在天一阁附近兴办私塾,供范氏子弟就学。在秦氏支祠左侧、现在的天一阁书画馆,秦氏曾经办过现代学堂,专门招收贫寒人家子弟,这所公益性的学堂一直办到上世纪30年代。

贺馆长表示,天一阁博物馆一直都有办学想法,因为“书香天一”不仅仅只是收集和保护古籍,还包括传承和普及文化。通过办学,可以让更多的人,特别是下一代,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因此,“国学班”也是公益性质,首期学生只收取部分成本费,包括服装和书本只要200元。

但记者从“国学班”的合作方——海曙一家培训学校了解到,第二期18个课时的学费将涨到600元。

专家:家长不要期望太高

昨天,当记者问起家长,为什么要让孩子学“国学”时,他们的回答几乎都一样:能多学点总是好的。

很多家长把“国学班”当做课外辅导班。一位家长甚至说,这个学期,给孩子报了“奥数”班和钢琴班,加上这个“国学班”,周末几乎都要马不停蹄的“赶场”了。

也有家长表示,让孩子进“国学班”读书,是为了接触一下“国学”启蒙读物,知道一些做人的道理。

“对待‘国学班’的心态要平和,不能期望太大。”对此,一位宁波教育界的资深人士提醒说,从中小学到大学,我国的“国学”教育从来没有中断过,仅仅中小学课本中收入的古典诗词就有200多首,古典文学的部分还在陆续增加。因此,“国学班”也只能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无法取代学校传统教育。

他颇为担忧地说,对待国学,需要有一个文化的态度,更需要有一种欢喜心和敬畏心,不能抱着功利主义的态度,不能把它当作一种工具,更不能把它变成一种商业行为。

上一篇: 大课间活动简介与方案
下一篇: 少儿国学班收费相当高(图)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