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爱叭叭历史的叭妹,今天我们就聊聊国外那些事儿。一说到国家,叭妹脑海里立马会蹦出四个字,那就是“独立自主”,毕竟只有真正拥有完整的主权,才能算个正儿八经的国嘛。当今世界上仍有一部分国家,还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着。但也有一些明明独立条件很成熟,可就是死活不愿意独立的,比如“法属圭亚那”。那么,它到底在图什么呢?
大航海时代到来,欧洲殖民成风
荷属圭亚那(荷属圭亚那面积)
众所周知,公元15世纪是大航海时代的开始。当时,欧洲一些发展较好的国家,因不满足原本狭小拥挤的国土,以及趋于饱和的财富,开始主动向外扩张。科技的进步,给这些野心勃勃的贵族和商人提供了便利,他们大量建造适合远航的多桅快速帆船,向充满未知的海外驶去。南美洲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被侵略的,欧洲人强行冲入落后土著们的家园,并用暴力驱使、压榨他们,为自己谋取暴利。
圭亚那一分为三
在南美洲东北角有一片十分富饶的土地,这里水量丰富、物种繁多,地下还有铝土、金、铁等矿藏。其原住民为加勒比人和阿拉瓦克印第安人,人口数量并不算多。也正因如此,在面对欧洲殖民者入侵的时候,这些原住民毫无反抗之力,只能眼睁睁看着这群来自英、法、西、荷等国家的“强盗”,在自己家里抢地盘。经过一番激烈地争夺与交易,最终这个名为圭亚那的地方,被英国、荷兰、法国分为了三份,走上了相似但又不同的道路。
欧洲人暴力殖民
在殖民者眼中,这些殖民地就像被圈养的奶牛,只有被压榨的份儿,不仅当地的自然资源会遭掠夺,当地人也会变成廉价的劳动力,根本没有机会积累属于自己的财富。为了防止这些被殖民者反抗,殖民者甚至会故意打压当地发展,只让他们开采矿石或种植经济作物,别的想都别想。试问,这样的日子搁谁能受得了呢?所以,殖民地反抗是迟早的事,只要条件成熟必然会走上独立的道路。
被压迫的被殖民者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支持殖民地独立的条件也日渐成熟。于是,在1966年5月,英属圭亚那率先宣告独立,成立圭亚那合作共和国。1975年年底,荷属圭亚那(苏里南)也顺应潮流宣告独立,成立共和国。按道理来讲,法属圭亚那也该顺势独立了,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一项民意调查的结果显示,支持独立的人仅占5%,绝大多数人都觉得维持现状更好。这让人不禁要问,难道他们是被奴性压得站不起来了吗?显然,真相并没有这么简单。
法国总统戴高乐
虽然同为殖民地,但其实法属圭亚那的待遇真挺不错的。尤其是二战之后,戴高乐当了总统,对法属圭亚那这个殖民地可谓“宠爱有加”,不仅让该地居民享受与法国本土人民一样的福利待遇,每年还提供大量的经济援助,直接拉高了当地的人均GDP。俗话说得好,有奶便是娘,在这样巨大的利诱之下,法属圭亚那怎么舍得走呢?谁都想过好日子,既然目标已经达到了,有没有主权又有什么关系呢?更何况,背靠大树好乘凉,虽然法国这些年的国际地位略有下滑,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它罩着法属圭亚那的小日子真不要太好过啦~
当地黑人占比极高
除此之外,法属圭亚那目前的人口构成,或许也是促使其不愿独立的原因之一。前文有说到,在刚被殖民时,法属圭亚那的主要住民为加勒比人和阿拉瓦克印第安人。但受长期移民和不同人种通婚的影响,现在真正的原住民并没有多少,占比甚至不足20%。而在剩下的人口中,有66%都是黑人以及黑白混血,还有一小部分白人。这个结果就导致,大部分的法属圭亚那人并不敌视法国,他们对法国的认同感很强,自认是法国的一份子。既然都是“自己人”,那还分什么“家”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