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晚,为进一步扎实推进学校各项目团队的研究,彭州中学附属小学行政班子邀请市教研培中心的张宛副主任、各学科教研员与学校各项目领衔人相聚“云”端,展开了第四次关于学科建设的深度讨论与交流。
各项目领衔人认真汇报新学年的工作思路和举措。
光辉灿烂(光辉灿烂的意思)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项目领衔人谢燕老师从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和检查落实措施三个方面交流了附小的本年度德育工作计划。教研员周静老师肯定了谢老师提出的学期规划,并强调《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德育和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将二者有机结合的建议。
今天怎么样,决定明天什么样。语文项目领衔人刘永娟老师基于长远视角,制定了语文学科的近期、中期与长期计划,并在此计划指引下,确定了语文项目管理的三级目标:扎根、生长、葱茏;还从课堂、语文活动与语文评价三个角度阐述了项目管理的三种做法。
而后,教研员王为民老师进行了指导。王老师认为语文项目组从学校、教研组和教师层面,对语文学科的建设、管理、发展有了详细的计划,这对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他提出本学期语文教师要着重关注两点,一是新课标的再认识,熟悉新课标的发展和变化;二是课堂教学的反思,语文老师要解读教材、把握课堂。王老师的建议深刻、专业、中肯,对附小语文学科的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韩颖老师也再次强调对新课标的深刻解读。
数学项目领衔人沈龙武老师指出,本学期数学项目组将以2022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遵循学校的课程思路,依托全体数学教师,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为重点,认真研究新课程、新课标以及新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和效益。汇报内容包括加强学习,提升教师素养;夯实常规管理,力争教研高效实效等八个方面。
整个汇报具体而全面,教研员周启华老师给予赞扬,同时强调数学教师要关注新课标和新教材。针对附小的能力课程“数学好玩”板块,周老师提出数学要重视游戏化学习和生活化学习,做好幼小衔接;同时周老师认为项目式学习是综合与实践的学习活动,强调跨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学科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加强数学与生活、科学技术的联系。
英语项目领衔人杨璐老师从工作目标、工作重点与措施、本学期规划三个方面汇报了新学期英语项目管理的方案。杨老师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和学生活动的要求做了非常详尽的介绍。
针对汇报,教研员黄丹老师分享了几点想法,一是英语教师要明确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二是师培工作方面,从核心素养的内涵、主题意义的探究、学生英语学习活动入手,将新课标要求融入教学;教师要深入开展语篇研读,深度钻研教材,做好教材整合;三是形成附小特色英语教学模式;四是关注学生发展,注重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中低段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重点,注重英语习惯的培养与良好的语音、语态、语感的形成,为今后的学习夯实基础;五是做好学习的反馈与评价。
音乐项目领衔人李廷老师汇报附小的音乐课程体系和学期工作安排。附小的音乐课程理念是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在此基础上,李老师的汇报重点分别是学期课程安排、学期活动安排和教师培训工作。
此后,教研员靳晓琴老师分年级强调了不同年级音乐教学的重点。例如,一年级要重视组织教学,让课堂有音乐性,重视孩子的声音美和学习过程美,要构建美的音乐课;到了二年级,音乐技能要逐个过关,发展学生的特长;三年级则是坚决不缺课、不占课,重视孩子学习成果的展示,培养学生的声乐技能和音乐欣赏能力。
体育项目组白健梅老师汇报体育学科的工作安排。白老师从体育学期目标、学校体育活动项目实施方案、课程学习和学习体育特色的建立四个板块非常详细地介绍了附小的体育学科建设。
紧接着,教研员查文彬老师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基于学校定位,确定体育学科定位,做好中长期准备和规划,打造体育特色和品牌;第二,基于新课标,熟读课程标准,注重新课标变化,注重大单元教学;第三,去成人化和军事化,小学阶段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美术项目领衔人徐艺芸老师通过介绍设想的两次美术活动,突出三个关键词:教材、活动、主题,同时还有“跨学科”这个大主题。活动一是实现美术与语文教材融合的绘本成果展示活动;活动二是美术与劳动相结合的陶艺活动。
针对徐老师提出的绘本和陶艺活动设想,教研员罗异老师表示认同,他认为这既突出了美术核心素养中的创意实践和审美判断,也关注到了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同时,罗老师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一夯实课堂,其二突出社团特色。
科学素养与劳动教育项目领衔人廖忠建老师结合附小劳动校本课程与劳动实践安排,介绍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方案。教研员杨慧老师认为附小的劳动课程体系小而精、精而美。同时,结合劳动教育课程标准,杨老师提出了两点思考和意见。第一,树立劳动价值观,涵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格,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者;第二,科学素养与劳动教育结合,应采取鼓励式、探究式教育,去发现劳动教育中的真问题。
特长课程项目领衔人窦娟老师、王秀云老师从特长课的开展目的、特色项目的确定、想达到的目标、活动安排、对辅导老师的选择和学生的选课、对辅导老师的科学评价这六个方面阐述了附小特色课程实施。窦老师和王老师既关注到了学校特色课程的建构,也考虑到了课程的实际效率以及孩子的习惯、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培养。王老师强调的评价机制也体现了附小特长课程管理团队的智慧。
在各位项目领衔人汇报完毕后,教研培中心的张宛副主任站在专业高度,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了点评与指导。首先,张宛主任逐一肯定了各位项目领衔人对学科建设的深刻思考与工作亮点,并针对各位领衔人的汇报,提出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改进意见,让附小团队受益匪浅。
最后,牟忠瑜校长对参与这次线上指导的各位教研培中心的领导、教研员以及辛苦付出的项目领衔人表示感谢。她认为,张宛主任与各学科教研员的指导专业、深刻,对学科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相信有各位专家的带领和帮助,附小的未来将会发展得更好。
因为附小娃娃,看似平凡的遇见,注定会因同一个梦想,抵达光辉灿烂的远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