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国学院成立初期,设有专门的主任室,吴宓为主任,卫士生为事务员,周光午为助理员。清华国学院筹办时,吴宓身任其事,延聘梁启超、王国维,并力邀陈寅恪归国任教。清华原拟聘王国维出任国学院院长,王国维坚辞不就,又委任吴宓,吴宓也以才学识远逊梁、王而辞谢,学校乃改聘吴宓为国学院主任。冯友兰曾说:“雨僧一生,一大贡献就是负责筹备清华国学研究院,并难得地把王、梁、陈、赵四个人都请到清华任导师。他本可以自任院长的,但他只承认是‘执行秘书’。这种情况是很少有的,很难得的。”
吴宓,字雨僧,又字雨生,陕西泾阳人。早年就读于清华学校,1917年赴美留学,1921年归国。1925年任清华国学研究院主任,1926年任清华外国文学系教授,后任西南联大、武汉大学、西南师范学院教授。
卫士生,字澳青,浙江衢州市人,1923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1925年供职于清华国学院,1926年考取官费留美资格,先后获斯坦福大学硕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周光午,字卯生,湖南长沙人,吴芳吉弟子,助吴宓编刊《学衡》,后入清华国学院,撰有《我所知之王国维先生》等,诗文散见于《清华周刊》《国风半月刊》等。
四大导师、“民国七十二贤”之外,当时的国学院还设有讲师和助教两类岗位建制。国学院曾延聘李济、马衡、林志钧、梁漱溟等为讲师,讲授专门学科。
李济,字济之,湖北钟祥郢中人。1911年考入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1918年官费留美,1922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华国学院讲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领导并参加了安阳殷墟、章丘城子崖等田野考古发掘,撰有《中国民族的形成》等。
马衡,字叔平,浙江鄞县人。早年入读南洋公学(现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的前身),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故宫博物院院长。1952年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林志钧,字宰平,福建闽县人。精研哲学、法律,工书法。辛亥革命前留学日本,曾任北洋政府司法行政部部长,后为清华国学院讲师。梁启超去世前,将所有手稿托付给林志钧审定编次,后编成《饮冰室合集》。
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之称 。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影响深远。1920年代多次来清华演讲,两度借居清华园从事思考和写作。1927年受梁启超之邀,曾以讲师的身份在清华国学院发表主题为“人心与人生”的系列临时讲演,对清华国学院和清华学子产生了重要影响。
讲师之外,清华国学院还为导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聘请了多位助教,载籍可考者有章昭煌、梁廷灿、陆维钊、赵万里、蒋善国、王庸、浦江清、杨时逢等人。他们进入国学院后,一方面负责为导师检阅书籍、准备授课、抄写文稿等,另一方面也得到各位导师的指点,继续深造学业,兼具“工作助理”与“私淑弟子”的双重身份。
章昭煌,安徽绩溪人。东南大学物理学专业毕业后,受叶企孙推荐北上,任清华国学院助教。后赴法国留学,改名元石,历任湖南国立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
梁廷灿,广东新会人,梁启超的族侄。1926年,担任清华国学院助教。梁廷灿所编《(乙丑重编)饮冰室文集》得到梁启超的指导及认可,是任公生前最后出版的文集。梁启超逝世后,梁廷灿转到国立北平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工作。
陆维钊,原名子平,字微昭,浙江平湖人,书法家。南京高等师范文史地部毕业,后任清华国学院助教。曾在圣约翰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院、杭州大学任教。精书法,擅山水、花卉、治印。晚年独创非篆非隶亦篆亦隶之新体——现代“蜾扁”,人称陆维钊体,是我国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者之一。
赵万里,字斐云,浙江省海宁人。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后任清华国学院助教,从王国维习金石版本目录之学。1928年转往北平北海图书馆(1929年8月并入国立北平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工作。
蒋善国,黑龙江省庆安县人。1925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曾任清华国学院导师梁启超的助教、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教授、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中文系教授等。
王庸,字以中,无锡人。1925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清华国学院研究生,亲受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人的指导,深究史地之学,开始撰写《明代北方边防图籍录》、《海防图籍录》。1928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
浦江清,江苏松江人。1926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曾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与朱自清合称“清华双清”。
杨时逢,1926年于南京金陵大学毕业。曾先后担任清华国学院助教以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等职务。
此外,研究院后来还曾聘任过钢和泰为名誉通信指导员,梁思永为名誉助教,朱希祖为兼职讲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