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精神,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长春理工大学MSW教育中心分别于2022年6月1日与2022年6月8日举办了2022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训练营。
本次训练营讲座由法学院副院长张凌竹主持,共举办三场讲座,分别由卜长莉教授、邸焕双教授以及张荣艳教授作报告,法学院14位教师和一百余位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共同参加了此次线上讲座。
第一位主讲人卜长莉教授的题目为《社会工作硕士论文的写作类型、主题与结构探讨》。
在讲座中,卜长莉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生指导经验,与师生分享社会工作硕士论文的写作类型和论文结构。卜教授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讲座:第一,学位论文是社工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第二,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MSW)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上海市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卜教授总结了我国社会工作硕士论文的写作规范;第三,提出了我国社会工作硕士论文的基本定位和特色,卜教授指出我国社会工作硕士学位论文旨在综合考察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包括专业价值伦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方法技术、社会工作研究。我国社会工作硕士论文的特色要求包括六点,分别是体现专业价值、恪守伦理规范、彰显专业特色、注重实操能力、强化应用导向、进行知识创造;第四,重点介绍了我国社会工作硕士论文的类型和结构。卜教授以2022年4月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发布的《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为参考依据,指出我国社会工作硕士论文主要有五种类型:问题分析研究类论文、实践项目研究类论文、工作案例分析研究类论文、社会政策研究类论文、实践理论研究类论文,并分别对这五种类型的论文结构进行了重点讲解;第五,介绍长春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细则,卜教授就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相关专题文献阅读、开题报告等进行了全面的讲解。
第二位主讲人邸焕双教授的题目为《需求回应与问题解决:硕士学位论文写作的思考》。
邸焕双教授结合自己指导学生论文写作的经验,主要从三个方面为我们分享了硕士学术论文写作的程序及策略。一是论文选题的“五步”,邸老师指出论文选题应从兴趣出发选择研究主题,从研究主题中聚焦研究问题,继而明确该研究问题的意义所在,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并思考其实际应用。二是研究过程的“八化”,其强调了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研究缘起的逻辑化、研究目的的明确化、研究方法的科学化、文献综述的系统化、问题描述的客观化、方案设计的可行化、服务项目的应用化以及研究结论的创新化。三是学术写作的“三要”,要求我们在论文写作中应带有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并严格符合学术规范。
第三位主讲人张荣艳教授的题目为《定性与定量:社会工作实务评估方法的应用》。
张教授结合2019级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情况,总结了学生在研究方法的理解及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为我们详细讲授了“单样本设计”的效果评估方法。张教授指出,学生研究方法写作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对研究方法的运用不恰当,不能准确区分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二是对部分研究方法的理解有误;三是对研究方法的陈述不够,篇幅过少;四是写了研究方法,但论文中没有体现研究方法的应用。除此之外,张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单样本设计”效果评估方法,从该方法的测量工具选择到目标实现程度测量具体展示了该方法在研究中的操作与应用。
2022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训练营
本次“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训练营”学术讲座活动从学生们的实际需要与存在问题出发,系统清晰地展示了在学位论文写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为即将到来的2021级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提供了宝贵经验,并将进一步提升我院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写作水平。
随着本次讲座的圆满结束,法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训练营系列讲座落下帷幕。在闭营仪式上,张闯院长发表了讲话,他提出举办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训练营的目的在于激发同学们对于论文写作产生兴趣,同时也积极促进和加强法学和社会工作专业之间的交流。此次训练营是法学院举办的首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训练营,在师生中引起了广泛而积极的反响,也为疫情防控期间保证我院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推动研究生培养水平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END
撰写 |王涵雨 董雪霜
排版 |周金苗
审核|卜长莉 张荣艳 李姿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