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学术讲座|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做客我校“侯外庐学术讲座”

学术讲座|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做客我校“侯外庐学术讲座”

学术讲座|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做客我校“侯外庐学术讲座”12月11日下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教授做客我校“侯外庐学术讲座”第二百零九讲。

国学大学简介_国学大学原文讲解_大学  国学

12月11日下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教授做客我校“侯外庐学术讲座”第二百零九讲,为师生作了题为《文化传承的诠释学视野——冯友兰文化继承思想新论》的学术报告。校长郭立宏教授出席学术讲座并致欢迎词。讲座由党委常委、副校长常江主持。

国学大学简介_国学大学原文讲解_大学  国学

哲学学院负责人及有关院系师生300余人参加了本场讲座。

大学  国学_国学大学原文讲解_国学大学简介

大学  国学_国学大学简介_国学大学原文讲解

国学大学简介_国学大学原文讲解_大学  国学

校长郭立宏教授在致辞中对陈来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郭校长介绍了新中国首任西北大学校长侯外庐先生的学术理念和成就,指出西北大学“侯外庐学术讲座”已经成为陕西乃至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著名的学术品牌。郭校长指出,作为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陈来教授始终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传承和弘扬,其研究成果具有普遍的示范效应,并为推动中国哲学走向世界作出了卓越贡献。西北大学作为拥有118年历史和文化沉淀的综合性大学,始终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致力于传承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融会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陈来教授做客“侯外庐学术讲座”将为我校哲学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以及文化传承创新发挥强有力的高端引领作用。

国学大学原文讲解_大学  国学_国学大学简介

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向陈来教授颁发纪念奖牌、赠送鲜花。

国学大学原文讲解_大学  国学_国学大学简介

【讲座实录】

大学  国学_国学大学原文讲解_国学大学简介

讲座中,陈来教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哲学诠释学的视野,对冯友兰先生有关中国传统哲学遗产继承与继承方法作了深入剖析,评述了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关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的思想讨论和理论观点。

陈来教授指出,在20世纪50、60年代学界受苏联影响而对中国传统哲学作出过多批判的大背景下,冯友兰先生提出全面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哲学遗产及其继承方法问题显得十分可贵,冯友兰先生提出关注中国传统哲学命题的“双重意义”(即抽象意义和具体意义)以及中国传统哲学继承的“三个问题”(即什么是继承、怎样继承、继承什么)等思想值得认真反思和总结,冯友兰先生的“抽象继承法”对于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国学大学原文讲解_大学  国学_国学大学简介

陈来教授强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哲学诠释学的视野下,冯友兰先生的“抽象继承法”能得到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彰显,通过对“诠释”“理解”和“文本”的解读,陈来教授指出我们应当关注传统文本超时代的普遍性问题,同时理解不应是复制行为,而应是一种创造行为,用哲学诠释学的眼光看文化继承问题,不仅必然强调传承物的普遍意义,还必定强调“创造的继承”。

国学大学简介_国学大学原文讲解_大学  国学

他表示,文化传承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当代中国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是从“批判的继承”转变为“创造的继承”,注重过去与现在的视界融合,让传统文本与今人思想进行对话,对传统文本作出创造性的诠释,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继承与连续中不断得到发展创新。

国学大学原文讲解_国学大学简介_大学  国学

现场问答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纷纷就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向陈来教授提问,陈教授针对经学与哲学思想的关系、中国哲学的研究范式、中国诠释学的发展趋向等问题进行答疑。

大学  国学_国学大学原文讲解_国学大学简介

最后,哲学学院院长张学广教授对本次讲座作了总结,希望同学们对陈来教授讲座中体现的“中西马融合”视野与“综合创新”理念进行学习,将其与自己的学术实践深度融合,并期待未来能与陈来教授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

国学大学原文讲解_大学  国学_国学大学简介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蜂拥而上,争相索要陈来教授签名并合影留念,陈来教授不辞辛劳,耐心而和蔼地一一满足了同学们的要求。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大学  国学_国学大学原文讲解_国学大学简介

国学大学简介_国学大学原文讲解_大学  国学

【主讲人简介】

国学大学简介_国学大学原文讲解_大学  国学

陈来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科资深教授。兼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委员、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朱子学会会长等。师从张岱年先生、冯友兰先生,是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著作四十余种,主要有《朱子哲学研究》《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 《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 近世东亚儒学研究》《现代儒家哲学研究》《仁学本体论》《儒学美德论》等。学术领域为中国哲学史,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宋元明清理学、现代儒家哲学,其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成果代表了目前本领域的世界领先水平。荣获2020年度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2015年度孔子文化奖、第三届思勉原创奖、“张世英美学哲学奖励基金” 学术成就奖、会林文化奖、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国家高等教育教学奖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二等奖、三等奖、北京高等教育教学等奖等多项重量级奖项。2015年曾受邀担任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的主讲人。

摄影|何思远 郭睿琦 岳鹏瞻

撰文|吴天歌

排版|王 娜

审核|曹振明

上一篇: 200名蒙古国学生感知多彩中国
下一篇: 3年级最佳国学启蒙《千字文》,如何才能读“懂”?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