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十一年,也就是1861年,李秀成率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杭州城。
王有龄(王有龄简历)
此前,浙江巡抚王有龄率城内仅有的3000余人守城,太平军李秀成大兵压境,围困杭州。
仅仅过了40天,城内便闹起了饥荒,很快,能吃的粮食都吃完了。士兵不能饿着肚子打仗啊,城内但凡能吃的东西都拿来充饥。
就是在这样的非常不利的形势下,王有龄居然苦守杭州2个月。
到最后,实在是没吃的了,杭州城除了摇摇晃晃,连走路都要走不稳的士兵和饿殍遍野之外,就剩一座空城了,巡抚王龄也饿得脱了相,看上去就像一个干瘪的老头子,有气无力,杭州城破只在旦夕之间。
十一月二十九日,杭州城陷落。李秀成带领太平军从候潮门破门而入,守城将军瑞昌投河自尽。
王有龄先是吞金,怕不死,又服食了鸦片,片刻之后,听到城内大乱,知道太平军马上就过来了,他怕生擒受辱,便长叹一声:“此生不负朝廷,只是负了杭州城内数十万人民!”说完,自缢于巡抚大堂后的桂花树下。
王有龄影视形象
李秀成单人快骑直冲抚台衙门寻找王有龄,进屋后四处不见,寻到后花园,只见王有龄已吊挂在桂花树下,他当即命部下将其放下,但早已气绝身亡。
杭州早已是座空城,没有一粒粮食,王有龄居然坚守了2个月!实在不可思议,这是英雄的壮举。
李秀成是太平军的优秀将领,作战英勇,此时此刻英雄惜英雄,他命人将穿着清朝官袍的王有龄尸身装入上好的棺木,抬至大堂,当众发话:“生前各为其主,死后不与其为仇。”并向其早已饿的十分干瘪遗体敬拜后而别。
就在杭州城破,王有龄自杀殉国的时候,胡雪岩正在杭州城外的江面上,押送着18船粮食焦急等待王有龄打通入城的道路。
然而,突然传来杭州城破的消息,胡雪岩知道:若城破,谁都有生还的希望,唯独王有龄是必死无疑。想到这里,胡雪岩悲痛欲绝,仰天长叹:“天亡我也……”
胡雪岩为什么有如此之叹?原因有两点:一是他这次是奉王有龄之命,到上海购粮,粮食没有及时送到,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二是他的生意遍布浙江、上海等城市,与官府有密切的联系,而王有龄就是他的靠山之一,尤其是在浙江的生意。王有龄一死,他在浙江就失去了依靠。
胡雪岩像
王有龄有着怎样的官场经历?胡雪岩是如何与王有龄结识的呢?那还得从胡雪岩初到杭州,在信和钱庄当伙计时说起。
道光二十二年,经人介绍,19岁的胡雪岩来到杭州信和钱庄当了伙计,其实就是跑腿,要要账什么的,接触不到核心业务。但他干一行爱一行,有一股爱琢磨的劲头,任何事情只要经他手,都能干地漂漂亮亮。
离信和钱庄不远的清河坊新宫桥边,有一处“消息海”,一间叫十里香的茶楼。
道光、咸丰年间,清河坊是一条十分热闹的商业街,这里汇聚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商人、政客,还有走卒贩夫、杂耍艺人、落魄书生,当时三教九流各路人物都喜欢光顾茶楼,十里香茶楼在这里小有名气。
胡雪岩经常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后,到这里来喝茶。当然了,他与别人不一样,可不是单单为了喝茶,他是带着耳朵而来,专门收集有用的信息。
最近一个月来,胡雪岩注意到一个人,天天来十里香茶楼喝茶。但此人比较孤傲,从来不与别人交谈。细观此人,大约30岁,长得相貌堂堂,但面色不太好看,表情显得有些冷漠。
时间长了,也多少了解到他一点信息,据说是从福州而来,而且是个读书人。他喝茶纯属穷泡,一壶龙井泡成白开水还不舍得走,四枚铜钱买两个烧饼就对付一顿午餐,可见手头是相当拮据了。
其实,穷倒也没什么,穷人多了去了。但他的架子不小,经常两眼朝天,十分傲慢,这也许是读书人的通病,伙计和客人都不爱搭理他,但胡雪岩却对他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向来就尊重读书人。
这天,胡雪岩正好与这个穷书生打了个照面,也许是今天的消息让胡雪岩对世事有了另一番看法,他突然觉得书生很有些与众不同,便有心想结交一下。但这个穷书生还是那样冷漠,对眼前这个看似热情的钱庄伙计并没有什么好感。
下午的客人特别多,胡雪岩乘机与书生“排桌”,也就是坐在了一张桌子上,这样就有机会接触聊天,进行深入了解。
穷书生今天和一个客人争座位怄了气,心情非常不爽,胡雪岩安慰他说:“何必与他们生气,我请客,咱们找个地方坐坐,喝两杯。”
影视剧中胡雪岩形象
原来,书生名叫王有龄,字雪轩,出身书香世家,曾祖父系举人出身,官至户部侍郎,到父亲这一代家道中落。
为了替祖上争一口气,其父不惜卖掉房产,为他捐了个“盐大使”的官衔。大清的卖官之风最盛,捐纳制度在大清是一个很重要的制度,与科举制度互相补充。
但是,纳捐获得的官只是一个虚衔,相当于领到了一张史部所发的“执照”,取得了做某类官的资格,如果想补实缺,就要到北京的吏部去报到,这叫“投供”,然后抽签分发到某一省做候补,等这一省的在任官员离职,才有机会补上实职。
为了找关系给王有龄补个实缺,王有龄父子从福建一路北上,可惜天不遂人愿,当他们来到杭州时,口袋里的钱已经所剩无几,再也无力继续北上,雪上加霜的是王有龄的父亲又染重病在身。
“以王有龄目前的状况,衣食尚且不周,哪有财力去替补实缺?”胡雪岩想到这里,深为王有龄的前程担忧。
但胡雪岩还是安慰他说道:“兄长谈吐不凡,绝非平庸之辈,早晚会大富大贵。”
王有龄说:“如今这世道,做什么都要本钱。”
他叹了一口气,接着说:“我这个官还是父亲代捐的,我自已哪有钱打点?再说,就我现在这处境,到哪里去也不会有钱庄给我放款。”
胡雪岩问道:“打点、补实缺连同来回盘缠,满打满算,要多少钱呢?”
王有龄沉吟片刻,说道:“怎么也要五百两银子吧!”
大清银票
其实,王有龄哪里知道,五百两银子也就能打个水漂,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若不是遇到了在京城做官的发小何桂清,他这辈子的官运也许就到此为止了。
之后,他们又谈到了对时局的看法,各自的抱负等等。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之后,胡雪岩对王有龄有了大致的了解,他们交谈得十分投机,两人还互通生辰八字,结拜为兄弟,王有龄年纪稍长为兄。
此次交谈后,胡雪岩偷偷地找来当地的神算邬先生,暗中观察了几次王有龄,看完后,邬先生说:“奇怪,奇怪,看此人骨法当大富大贵,但观其眉目则有横死之忧……”
之后,胡雪岩连续几天都在考虑一件事情:如何才能帮助王有龄实现他的抱负,更具体地说,就是弄到一个真正的官做。
胡雪岩的想法非常明确,虽然他现在只是一个伙计,但是总有一天他要自己创业当老板,靠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必须要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来做,增强自己的实力。
胡雪岩是一个精明之人,更是烧冷灶的高手,他对人性有着深刻而独到的把握。像王有龄这样孤傲之人,如果已经当了官,别人再去巴结他,根本一点用也没用,他会很冷漠地拒绝你。
胡雪岩坚信王有龄前途光明,只是眼前这道关过不去而已,如果现在能帮他渡过难关,将来他一定会知恩图报的,想到这里,他更加坚定决心要帮王有龄。
王有龄说需要五百两银子,胡雪岩就是一个伙计,他自己也没有这么多钱啊!
就在一筹莫展之时,胡雪岩收到漕帮替一个叫“徐疯子”的人还的五百两银票。原来“徐疯子”已死,他欠信和的五百两银子早就成了死账,这笔账在信和钱庄已打结,但“徐疯子”对漕帮一个头目有恩,死后这个头目替他还了这比钱。
胡雪岩拿到银票后心想:银子虽然是钱庄的,但可以缓一点再去报账,自己挪用一下,让王有龄拿去打点,等王有龄补了实缺,有了银子之后再如数归还。老板应该不会怪罪,况且本来这已经是死账了。
胡雪岩像
胡雪岩攥着这五百两银票,匆匆忙忙地赶到王有龄住处,只见老父亲已撒手人寰,王有龄正在那儿欲哭无泪呢。
“雪轩兄,请节哀顺变。当务之急是让伯父入土为安!”胡雪岩劝慰道。
“潦倒至此,如今给父亲一口薄棺我也办不到!真是不孝啊!”王有龄悲哀地说。
“你看这是什么?”胡雪岩把五百两银票拿出来,王有龄见状大惊,连忙摆手说:“你是钱庄的伙计,被掌柜知道你就完了,此事万万不可,为兄再难也不能把你给害了!”
王有龄的话语虽不多,但是字字都讲到了胡雪岩的心坎里,越发觉得王有龄是一个可交之人。
胡雪岩的回答显得情商更高:“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你有难处我心里也难过,不拉你一把我于心不安!”
胡雪岩接着说:“雪轩兄,我还湊了些散银,原本是想供你路上花销,如今小弟孝敬老人家一口寿材、一身寿衣总不为过吧。”
王有龄感激涕零,泪如泉涌,哽咽着说:“雪岩老弟,我王有龄若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定当与你同享荣华,天地可鉴。”说完他“咚”的一声跪下了,胡雪岩急忙也跪下,说:“不可,不可,这不是大丈夫气概!”
他们二人一起对天立誓:“苍天在上,运河作证,王有龄和胡雪岩相知相交,患难与共,生死同心,情义与天齐老,与日月共长…”
结交王有龄的目的是达到了,从表面上看,胡雪岩是在赌博,而且赌注下得很大。他赌的不仅是借给王有龄的五百两银子,更是他那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对此,胡雪岩是经过认真考虑和仔细分析的,经商不可能没有风险,风险越大回报越高,关键在于投资者的眼光和对风险的把握。
信和钱庄的老板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虽然他明白胡雪岩此举的目的,十分佩服其眼光和胆识,也知道胡雪岩非池中之物,但作为钱庄老板来说,伙计犯了错而置若罔闻的话,那就是坏了规矩,大家都来效仿怎么办?
所以,任凭胡雪岩怎么解释都没用,钱庄结清了他的薪水后,让胡雪岩卷铺盖走人了。到此,胡雪岩已经赌输了一半。
大清官员形象
花开两朵,另表一枝。且说王有龄拿着五百两银票来到京城,人生地不熟,找了间旅店先住下再做打算。
王有龄的确有官运,经常听人说:“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王有龄就是这样。
在旅店住宿期间,王有龄结识了一个老乡,叫杨继福,在京城一个大官家里做管家,他家主人刚领皇命正要去巡察江南三省。
再一细打听,这个大官叫何桂清。一听何桂清的名字,王有龄激动地几乎要跳起来。原来何桂清与王有龄是发小。小时候,在王有龄父亲的教导下两人一起读书学习。
有了这层关系,王有龄操作起来就顺利多了。见到何桂清后,二人先是寒暄了一阵子,接着何桂清说:“不瞒兄长说,在如今的官场,你这五百两银子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眼下倒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浙江巡抚黄宗汉,我们是同年,关系一直不错,况且这此巡察也有浙江,我给他写封信你带去,他必定会给你安排个职务,还能省下你那五百两银子。”何桂清说。
“不过,兄长要切记,一定要在我出发去巡察前,把信当面交给黄宗汉巡抚。”何桂清补充道。
若晚了,等何桂清巡察完了再去见黄宗汉,推荐信的威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根本就没用了,这就是大清官场无处不在的所谓的制衡。
王有龄以最快的速度来到杭州,见到黄宗汉,递上推荐信。没几天,王有龄就坐上了浙江海运局坐办的位子。
“朝中有人好做官”,王有龄平生第一次有了真实的体验。
何桂清
当了坐办的王有龄开始在杭州四下打听胡雪岩的下落。当他在一个茶楼找到当管事的胡雪岩后,两人四目相对,悲喜交加。
胡雪岩此后开始做起了王有龄的幕僚,为其官场上的事出谋划策,屡出奇谋。
太平军闹起来后,江南漕运不通,粮食无法运抵京城,朝廷欲改漕运为海运,打算在浙江试点,重担自然落在海运局王有龄头上。在胡雪岩的大力帮助下,虽然过程十分最艰难,但事情终究是办成了,粮食顺利运到了京城。黄宗汉对王有龄大加赞赏,刮目相看。
而胡雪岩也趁机提出办钱庄的计划,在王有龄和黄宗汉的大力支持下,咸丰三年四月初,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在杭州珠宝巷挂牌开张了,正式拉开了胡雪岩做生意的大幕。
阜康钱庄开张后不久,王有龄便调任湖州知府,成为呼风唤雨的一方大员。胡雪岩也趁机到湖州做起了生丝的生意,这时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多少年后,自己竟然败在生丝上,这自然是后话。
黄宗汉调走后,在胡雪岩和王有龄的建议和操作下,几番周折,何桂清来到浙江任巡抚,他随即升王有龄为杭州知府。王有龄官运亨通,胡雪岩自然跟着受益,赚得是盆满钵满。
阜康钱庄开出的银票
彼时,太平军闹的厉害,何桂清喜欢纸上谈兵,经常上书发表自己对太平军作战的看法和见解,皇帝大喜之下升何桂清为两江总督,驻守常州,总揽两江军务。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很快王有龄也升任江苏布政使,当然了,胡雪岩的生意也跟着沾光,水涨船高。
咸丰十年,也就是1860年,太平军李秀成突袭杭州,破城后浙江巡抚罗遵殿服毒自尽。不久,在名将张玉良的带领下,杭州光复。王有龄因积极调度军响、粮食有功,随后升任浙江巡抚。
杭州城被太平军占领后,被洗劫一空,粮食、钱财都没了,到处是尸横遍野,断壁残垣。王有龄上任巡抚后第一件事就面临全面恢复秩序,这个已经非常难了,还要防止太平军卷土重来,王有龄的担子十分沉重。
就是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王有龄派胡雪岩赴上海筹粮,此去困难重重,且不说战时筹粮困难,就是有了粮食也很难运输,目标太大,很容易被太平军截获。
但于公于私,胡雪岩必须挺身而出,义无反顾。他是个有良知的商人,有家国情怀,况且他所有的生意都和官府有密切联系,若王有龄倒台,他的生意就没有保障了。
于是,胡雪岩带领几个心腹骨干,悲壮地出发了。
两江总督何桂清驻守常州,情况更加不妙,此人喜欢纸上谈兵,并无真才实学,遇到事情后没有主见,大事小事都和王有龄商量,而王有龄则与胡雪岩一起拿主意。
大清官场
担任浙江巡抚后,王有龄专门写信给何桂清提醒说:“常州城防坚固,务必坚守,万不可做出有违忠义之事来。”
何桂清哪里肯听,在太平军的猛攻之下,早就吓破了胆,弃常州而去,常州城陷,浙江门户大开,太平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长驱直入直逼杭州城下,这已经到了1861年了,王有龄担任浙江巡抚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胡雪岩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筹措了18船粮食,又花重金请了洋人的洋枪队护航,通过杭州湾,来到杭州城外不远的江面上。此时却发现杭州城被围困,粮食送不进去。
胡雪岩的舰队在此处焦急地等了三天后,等来的却是城破的消息,胡雪岩仰天长叹:“天亡我也!天亡我也!”
此时此刻,胡雪岩不禁想起了当年邬先生给王有龄看相时说的话:看此人骨法当大富大贵,但观其眉目则有横死之忧。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胡庆余堂
王有龄死后,左宗堂收复了杭州,胡雪岩把这18船粮食送给了左宗堂,解了其燃眉之急。
一来,他完成了王有龄的任务,对其算是有了一个交待。二来,投石问路,顺势抱住了左宗堂的大腿,胡雪岩又与官府密切联系起来。
紧接着,胡雪岩在杭州创办了胡庆余堂,后来又在福建建造船厂,乃至最后被李鸿章、盛宣怀等人算计,联合洋人把胡雪岩挤跨,这都与左宗堂有着莫大关系。
胡雪岩成也官场,败也官场,一切都是命,路都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正应了那句话:“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