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诫兄子严敦书(诫兄子严敦书文言文翻译)

诫兄子严敦书(诫兄子严敦书文言文翻译)

诫兄子严敦书(诫兄子严敦书文言文翻译)马援,这位东汉初期的大将军,在本朝守土有责上有过大贡献:他率军镇压了当时交阯(今越南)二征的叛乱,有力维护了南疆的稳定,是中华民族光照千古的英雄人物。诫兄子严敦书(诫兄子严敦书文言文翻译)这位大将军,在开疆拓土上的雄才大略,怎么说都不过分,而在怎样做人上,将军也是心细如发,润物无声。他在交阯时专门给两个侄子写了《诫兄子严敦书》,阐发自己的为人处世原则,成为后世的一座精神丰碑!说到严

马援,这位东汉初期的大将军,在本朝守土有责上有过大贡献:他率军镇压了当时交阯(今越南)二征的叛乱,有力维护了南疆的稳定,是中华民族光照千古的英雄人物。

诫兄子严敦书(诫兄子严敦书文言文翻译)

诫兄子严敦书(诫兄子严敦书文言文翻译)

这位大将军,在开疆拓土上的雄才大略,怎么说都不过分,而在怎样做人上,将军也是心细如发,润物无声。他在交阯时专门给两个侄子写了《诫兄子严敦书》,阐发自己的为人处世原则,成为后世的一座精神丰碑!

说到严敦,就是马援的侄子马严、马敦,他们的父亲是马援的兄长马余,王莽时期的官吏。这哥俩出身高贵,一般人不会看在眼里,爱讥笑议论人家,平时喜欢结交一些轻薄的侠客,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有些不成熟,不注意讲政治。对一般高姓大族来说,这可能根本不算问题,但马援对子侄要求严,他了解这个情况后,心怀隐忧,戎马倥偬里不忘写信教育侄子,告诉他们做人的道理,这就是《马援诫兄子严敦书》的由来。马援是长辈,又是官声显赫的伏波将军,对后代进行指点,当然就是“诫”,诫就是训诫,后辈必须要听而且要照做的。

训诫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针对两个侄子好议论别人长短,爱妄加评论的毛病给他们开药方。而这毛病正是人性的通病,满世界都存在。

伏波讲军在家书中对侄子讲,“我平生最讨厌的事就是爱议论别人的长短,胡乱评论正当的礼法的行为,我宁肯死去也不愿子孙有这样的行为”(“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他语重心长的说,“这个事,我现在还要再向你们讲,好像女儿出嫁申明父母的训诫一样,这样郑重就是要使你们终生不忘。”

马援为他们举了正反两个例子:一个叫龙伯高,东汉京兆人,是山都(治所在今湖北襄阳西北)长,马援评价他“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这个人“,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汉光武刘秀看到马援的这封信后,立即提升龙做零陵郡的太守,以示煲奖。

一个叫做杜季良,也是京兆人,官越骑司马,比龙伯高官大多了。马援评价他“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但为人“清浊无所失”,就是说贵贱善恶的人他都不疏远,都结交。这个人,虽“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果然,后来有人上书光武告他“为行浮薄,乱群惑众”,杜因此而丢官。

一个是“汝曹效之”,一个是“不愿汝曹效也”,马援以此警告他的两个侄子,你们学伯高不成,还可以成为谨慎严肃的士人,而你们如果学季良不成,就会堕落成天下轻浮的人,所以我不愿意你们学习他的样子。

近两千年前的伏波将军,那绝对是战神级的一个存在,而在他给侄子们的教诲里,我们看到了另一个马援,这个马援其为人立意之高,立身之严谨,处世原则之厚到周正,都不是纠纠武夫形象所能涵盖。《马援戒兄子严敦书》,不特惠及其家族后人,也泽被中华民族的千秋万代。细读这份家书,你一定听得到历史的温润回声。

上一篇: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翻译)
下一篇: 马思唯是谁(马思唯是谁为什么火)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