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轼的文章,真是爽快得很,我就应当让路,放他出人头地!”
1057年,苏轼登第,写信拜谒一位德高望重的主考官,正是因为这位主考官几句赞叹,让苏轼知名度又更上了好几层楼。
龙图阁直学士相当于现在什么职位(龙图阁直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什么官)
这位主考官就是欧阳修。
在那个文人相轻的年代,当文坛星探却是欧阳修的一大爱好。
除了苏轼苏辙兄弟俩,还有他们的老爹苏洵,纵观唐宋八大家,其中有5个都经过了他的提拔或得到过他的引荐。一代文宗的帽子于他而言是实至名归。
然而,正如三国文学家李康在《运命论》所言:“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欧阳修这样一位有才有德的大人物,在36岁时,也遭遇到了足以让他身败名裂的恶意抹黑。
故事还要从宋仁宗庆历年间说起。欧阳修被复调回京担任谏官。
以他的做人原则,在其位定要不计个人荣辱地谋其政,一大堆走偏了的同事,都遭到了他毫不留情地弹劾。一时间,“人视之如仇”,唯大老板仁宗皇帝还颇为认可。
庆历三年,好哥们范仲淹正式拉开了庆历新政的帷幕。以夏竦为首的守旧势力开始以“朋党”之名搞负面舆论想动摇君心。
欧阳修索性用一篇《朋党论》大气磅礴地向老板表态:
“对对对,我们就是结朋党了,自古以来就只有君子同道才能结朋,小人想结还结不成呢,因为他们都是虚伪向利的!”
可是最终守旧派还是占了上风,新政如昙花一现。
范仲淹被派宣抚陕西、河东(安抚军民),欧阳修被调任龙图阁直学士(相当于副局级)。
在某一个宴席过后,欧阳修微醺。
走在庭院里,偶然看到一个小姑娘在台阶边练习琵琶。
她明显不那么认真,却又淘气得可爱。看到她无邪的样子,欧阳修忍不住驻足多看了几眼。
或许是如此单纯的画面让身处风云之中的他倍感治愈。
回到家里,那一幕幕可爱的情景又在脑海浮现。于是他提笔写下:
望江南·江南柳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著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
这本是一幕多么不起眼的情境呀。
一个有趣的灵魂,往往能从细碎寻常中发现稀有的美好。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著待春深。
你一定见过江南的嫩柳吧?那青青的嫩芽还要很久才能彻底绽放形成树阴。
但是它是那样地轻柔,那样地惹人怜爱,不仅让人不忍心攀折它,就连黄莺鸟都不忍心踏上枝头一展歌喉。
等到春深,这棵树一定会长得壮实,那个时候,一定会呈现出另一种美吧。
词人在上阕采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暂时隐藏了主角,先用江南刚刚绽出嫩叶的小柳树来比拟一位天真的美少女。
在词的下阕,欧阳修用轻快简短的语言让真正主角欢乐登场。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
那是一个还只有十四五岁的小姑娘,才刚刚学习琵琶。她小心翼翼地拨弄着琴弦,要仔细玩味才能找准曲调。
过了一会儿,她有点失去耐心了,于是又爬上台阶去玩簸钱(掷钱赌输赢)的游戏。可能这个游戏也玩不过别人所以她来来回回在台阶上跑动,灵气十足。
少女最可爱的地方就是那份天然的稚拙与小任性。欧阳修用白描的手法把一个小姑娘的天真活泼书写得淋漓尽致。
最后词人感慨道,这一幕情景是多么令人难以忘怀呀,时间越久,越是情景弥新。
这个世界充满假象,唯有童真不说谎。
然而,就是像《江南柳》这样一首浅白自然的小词,在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看来,也可以是不可描述的丑词。
有人甚至借此甩来一锅,狠狠砸向欧阳修,差点把他砸到人生谷底。
一日,欧阳修突然被宋仁宗喊去训话。
“你脑袋是被驴踢了吗?你不知道在朝廷有多少人看着你?竟然会做出乱伦这等不堪之事,简直是寡廉鲜耻,太辜负朕对你的信任了!”
欧阳修满脑袋问号:我是谁?我在哪?我干了啥?我得罪了谁?
当他知道自己被指认和外甥女有不伦之恋,而且这个指认之人正是她的外甥女本人,他彻底无语凝噎。
更加令他惊掉下巴的是,证据就是那首自己都记不清具体来历和时间的小词——《望江南·江南柳》。
这种感觉就好比突然被蛇咬了一口,而自己恰好是那个心太软的好事农夫。
回想当年,倒霉的妹妹带着亡夫张龟正与前妻所生的女儿一起投奔自己,小姑娘还是个不谙世事的5岁小女孩。
寡母带着继女如何在社会生存,欧阳修自然要尽力护佑好她们。于是,他对这个并没有血缘关系的外甥女也视如己出。
女孩成年以后,欧阳修继续发扬好舅舅作风,又做主把她许配给了远方侄子欧阳晟。
亲上加亲本是佳话,不料这女孩不知怎么竟行差踏错,竟然给欧阳晟戴了顶绿帽子,同下人张谏搅和到了一起。
事情败露以后,气急败坏的欧阳晟直接把她们丢给了开封府尹杨日严。
还真是冤家路窄,杨日严恰好早年间因贪污被欧阳修弹劾过。
一看,哟,欧阳修收养的外甥女竟然送上门来了,有戏。
朝中还有很多对欧阳修怀恨在心的兴奋地跳出来,争先恐后地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赶紧跟着落井下石,尤其是被欧阳修贬斥过祖宗的钱明逸。
据宋人笔记等记载有两个说法:
一是他的外甥女本就泼辣不矜,为求减轻罪行,故意与大V扯上关系,说是自己还没出嫁时,欧阳修就对其别有用心。正好被政敌借题发挥,炒成惊天大瓜。
二是说他的外甥女被人利用,屈打成招。
好在宋仁宗生气之余还是隐隐感觉不太对劲儿。
他还是不太愿意相信平日没啥小辫子的欧阳修能糊涂至此。于是又派宦官王昭明去复勘。
幸好,朝中还是有不少心明眼亮的正直之士。
与欧阳修向来关系疏远的知制诰赵概也都公开说:“欧阳修是陛下身边的亲贵近臣,不能随便用这么恶劣的手段去抹黑他。”
几经波折,案件的判定终于由足以让欧阳修“社死”的“盗甥案”,变成了“财产侵吞案”。说法是欧阳修擅用张家的钱财买田产,署名是他妹妹。
尽管罪名上也很牵强,但最终欧阳修还是从龙图阁直学士被罢黜为滁州知州。
当今网上有个段子,致小人——我努力活得好一点,就是为了给你看呀。
对于欧阳修的政敌来说,自然是恨不能把他捶之而后快,最最起码也要把他逼到死角,让他过得不痛快。
欧阳修却偏偏不中他们的套。
你不是就想看我哭吗?我偏要乐给你们看。
滁州在北宋属淮南东路(今安徽省)。这里虽然商贾行人稀少,显得有些荒僻,但至少远离了官场倾轧的风暴中心。
欧阳修决定先好好放松下自己,休整下疲惫憋屈的心灵。对这里的人民,他也采用了“宽简为治”的政策,颇受好评。
滁州的风景秀丽,在滁州的第二年十月,他与朋友们来到西南郊外琅琊山游玩。
僧人智仙在山头建了一座亭子,邀请他赏景题名。
宴过微醺,他环顾四周,山川俊美,望滁州民生,简单而安宁;
然而朝中的蛀虫们还在逍遥度日,边境依旧有强敌虎视眈眈······
再看看自己,年过四十,本应在庙堂指点江山,如今却因一个莫须有的丑闻回归山水······
一群鸟飞过,清啼一声,他如梦初醒。
他提笔写下:《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开篇一步一景,由景及人。一个“豁达”又“爱民”的醉翁形象跃然纸上。
明代散文家茅坤曾这样赞美道:“文中之画。昔人读此文谓如游幽泉邃石,入一层才见一层,路不穷兴亦不穷,读已令人神骨翛然长往矣。此是文章中洞天也。”
就是这样一篇散文,让欧阳修常年驻守中学语文课本,赢得了后世敬仰。
网易云有个流行金句: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眼睛里写满了故事,脸上却不见风霜。
在人生这场旅行里,我们可能遇到各种各样让我们平添庸扰的人,也可能面临突如其来的窘迫、困境。有些人和事情我们可能躲不掉,但是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内心。
如果我们选择负重前行,那是一种勇气,但倘若能选择“轻装向前”,则是一种达观和智慧。
就像泰戈尔所说“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
参考资料:《欧阳修词全集》《欧阳修传》《唐宋八大家故事集》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魏无忌,新媒体人,文化公司创始人。爱好写文、出书、收藏,交流诗书与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