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掉了关陇集团的关键人物长孙无忌等人之后,压在武则天心头的一块石头落地,她如释重负。从临朝称制到神龙政变,武则天不断完善宰相选拔机制,客观上为中下层知识分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宰相犹如走马灯一样变幻,她频繁调整宰相队伍。有的任职时间很长,比如宰相岑倩任职将近八年,而宰相李景谌连屁股都没有坐热就被拉下了,他执政仅仅十天。她的七十六个宰相,有的任职一次,而武承嗣却是四上四下。
宰相任职短,更欢快,实际上是武则天执政后政局不稳定的体现。她深深了解宰相群体的现状,对这个关键群体,武则天不敢有任何懈,她始终把整治官风抓在手中。
北门学士名词解释(北门学士是哪个朝代的)
经过了多年的治理,到她临朝称制之后,从上到下反对的声音就没有停止过。在废掉李显,睿总李旦上位,武则天掌握实际权力不久,徐敬业发动扬州叛乱,集结十几万兵力叫板。虽然徐敬业兵败自杀,但这件事再一次提醒武则天,天下形势不容乐观,官员队伍必须从严整治。
686年,她下令设立铜匦,鼓励告密。有了尚方宝剑,酷吏周兴、索元礼、来俊臣等人肆无忌惮,大开杀戒,制造冤案,他们贬杀政敌、牵制宰相,甚至还依靠“北门学士”刘祎之等人把手伸进朝政之中,按照《旧唐书》的说法,他们达到了“以分宰相之权”的目的。
李唐宗室和反对武则天的一大批官员丢了性命。她抓紧时间补充新鲜血液,这既是朝政的需要,还可以笼络人心。《资治通鉴》就记载:“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
但是,成为宰相并不是一劳永逸,武则天建立了近乎残酷的官员升降机制(黜陟制度)。对于“不称职者,寻迹黜之,或加刑诛”,一些宰相把头提到手上干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革职查办或者丢失生命。
武则天时代宰相人数的确明显增加,主要是因武则天“要欲我家及外氏常一人为宰相”(《新唐书》)。但是,武则天老爸武氏一脉和老妈杨氏一脉,基本没有几个能提得起来人物,换句换说就是一帮子窝囊废。即使硬提拔上来,几乎干不出什么好事情。比如武承嗣四起四落,武攸宁三上三下,武三思二进二出。本来希望这些人能够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但是实在不是那个料,武则天在唏嘘慨叹中,对他们提了免、免了提。
客观上说,无米下锅不行,而武则天科举制度的不断深入,让她调整宰相班子的人才储备很充足。唐太宗李世民时代,科举进士储备人才二百多人,而高宗武则天时代,通过科举机制就储备了一千多人。特别是,690年,武则天亲自主持主持殿试,并派出存抚使专门到各地发现人才、推荐人才。对于推荐上来的人才,武则天亲自接见,根据才能使用。
在称帝之后,武则天的政权经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这时候,他清算酷吏,重新启用了被酷吏打压的狄仁杰、杜景佺等宰相。
我们说,科举制度成为武则天时代宰相人数激增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出生名门望族的子弟来说,进身官场的渠道很多,而普通百姓人家和寒门子弟就没有这些先天优势,他们只有通过科举入仕。
科举制度既是武则天发现人才,奖励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她打击门阀贵族、改善官场结构的重要手段。
历史的发展又是耐人寻味。如果不是治政需要,武则天断然不会遏制、打压、杀伐门阀贵族,当然也就不会给下层人士打开进身大门。
她需要为我所用,她当然也不计出身。在关键节点,门阀贵族给她制造了不少障碍,比如长孙无忌、褚遂良。也正是在关键时刻,没有背景的大臣给予她坚定支持,比如立后是的司空李勣。
同样,没有门阀贵族背景的一大批读书人在关键时刻挺她。690年,侍御史傅游艺带领九百多人上书,请求她建周。
宰相群体的迅速扩大,既是她无可奈何的选择,也正是她治政的必然选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