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金光祖简介(金光祖和于成龙)

金光祖简介(金光祖和于成龙)

金光祖简介(金光祖和于成龙)一、建国前杨陵区党的组织发展简况30年代初,关中地区灾害严重,人民生活困苦,境内一些青年外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1934年,南庄村青年马骖到西安二中求学,接受进步思想,参加革命活动绛南村青年张西鼎加入杨虎城的军队,参加地下革命

一、建国前杨陵区党的组织发展简况

30年代初,关中地区灾害严重,人民生活困苦,境内一些青年外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1934年,南庄村青年马骖到西安二中求学,接受进步思想,参加革命活动;绛南村青年张西鼎加入杨虎城的军队,参加地下革命活动。1935年3月,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农专)水利系学生、共产党员陈志远,先后与西北文化日报社的共产党员邵幼和及杨虎城宪兵营内共产党员王庆惠、胡光喜建立了联系,根据邵幼和的指示开展革命活动,在农专成立了“新文字研究会”、“读书会”、“学生自治会”、“工警夜校”等组织,形成农专学生运动的领导核心,为党组织的建立创造条件。 1936年12月13日,农专学生自治会派陈志远、黄绪森去西安了解“双十二事变”情况。陈志远与东北军学兵队(原称青年训练班)的党组织取得联系。1937年3月,陈志远向党组织汇报了农专情况,党组织通过农专学生、共产党员李焕章通知黄绪森、黄荣弟到咸阳,吸收二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派李焕章回校工作,成立了农专党支部,黄绪森任书记,有党员3人,由东北军地下党特工委领导。 1937年1月下旬,民先队(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简称)西安队部以西安学联的名义组织200余名学生,组成西路宣传队到农专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发展黄绪森、周重光、曹正经等5人为民先队员。9月,农专民先队成立,共产党员成为农专民先队的骨干力量,短期内,校内200余名学生加入了民先队。至1938年上半年,队部在节假日组织队员到附近农村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到武功车站接送抗战受伤将士,到武功县后方医院慰问伤员,协助党组织护送青年学生去陕北参加革命工作。 1938年7月,农专地下党组织根据党员分布情况,分别在武功县校办农场、高职部、园艺场、校内工人中成立党支部,有党员30人。 1938年10月,农专国民党复兴社特务组织造谣诬蔑民先队员,打击排挤进步学生,并逮捕了民先队负责人周重光等。农专党组织以民先队的名义展开斗争,赶走了蓝衣社(即复兴社)的赵廷修等人。同年12月,民先队被宣布为非法组织。国民党陕西省当局在全省实行“严格防制政策”,破坏各地共产党组织和抗日救亡团体。1939年11月,西北农学院(前身即农专,以下简称西农)先后发生4次捕人事件,9名党员被捕入狱。1940年10月,西农党组织转入隐蔽状态,1941年4月,停止活动。 1944年7月,共产党员白清珍、牟富生考入西农附设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45年暑假,牟富生通过扶风县党组织负责人孙宪武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后回扶风工作;白清珍和梁得柱(地下党员)受上级指示,以学习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 1944年9月,西农进步学生朱绍虞、胡启群、曹方久、梁玉兰等创办“亢丁”壁报,抨击国民党的黑暗和腐朽,壁报社有社员40人;1945年后,筹办邰岗书刊供应社,秘密供应和传阅进步书刊。 1946年6月2日,西农学生响应全国学联的号召,围绕南京“五·二O”血案,在地下党领导下,举行“六·二”罢课,取得胜利。 1946年夏秋,陕西省工委派俞正与西农党组织联系,指导成立西农党支部,白清珍任支部书记。 1946年7月至1948年底,西农党组织向陕北、华北、中原等解放区秘密输送进步青年11批50余人。 1947年6月,西农地下党组织师生开展“反饥饿、反迫害”斗争,对校内特务分子、三青团分子进行斗争。同年9月,梁得柱负责西农党支部工作,支部归关中地委领导。 1947年10月,乾县师范学生、杨陵籍进步青年马伯援,被学校党组织派到旬邑马栏(解放区)工作。同年12月,马伯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扶风游击大队第三中队指导员。1948年6月,受扶风县工委指示,在武功、杨陵一带开展工作,先后在杨陵发展党员13名,设立活动联络点9个,建立了元树、彭家窑、半坡寺、南庄村4个党小组,隶属西府地委领导。此间,白清珍(任扶风县委宣传部长)受扶风县委指派,在扶风县揉谷乡及武功车站一带开展工作,发展党员6名。 1948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击西府,陕西省反动当局准备迁走西农。西农地下党秘密组织进步师生员工开展反迁校斗争,取得胜利;同年,抵制了国民党军队进驻西农。1949年春,西农地下党再次开展护校斗争,反对迁校,取得成功。 1949年5月,武功、杨陵解放,6月5日,设立中共杨永区委员会,下辖12个乡党支部,归武功县委领导。 1949年6月11日,胡宗南、马步芳、马鸿逵部队占领武功车站和西农。杨陵党组织领导火车站工人和西农校警中的进步分子对敌人开展斗争,火车站进步医生赵品山和铁路工人秘密准备枪支弹药,筹划武装斗争,被敌人觉察;6月22日晚,赵品山被国民党杀害。西农共产党员王英杰等,将学校发电机、抽水机等机器主要部件藏起来,同时,对骚扰学校的零散国民党士兵进行斗争,阻止了国民党军队入校。 1949年7月13日,杨陵彻底解放,中共杨永区委恢复。7月,扶风县委在今五泉镇境内建立中共毕公区委员会,下辖12个乡党支部,归属扶风县委领导。至此,杨陵境内有区委2个,共产党员67名(含西农)。

二、建国后杨陵区党的组织发展简况

金光祖简介(金光祖和于成龙)

金光祖简介(金光祖和于成龙)

1949年10月,中共杨永区委员会改称中共杨陵区委员会,1950年4月,改称中共武功县第二区委员会。同时,中共毕公区委员会改称中共扶风县第四区委员会。各委员会均辖12个乡党支部。1956年3月,撤销中共武功县第二区委员会和中共扶风县第四区委员会,设立李台、杜寨、五泉乡和杨陵镇党支部。5月,改为党总支。1957年4月,撤销李台、杜寨乡党总支,成立乡党委。

1958年8月,撤销乡党总支和乡党委,组建中共红旗人民公社委员会和中共绛帐人民公社委员会。11月,中共红旗人民公社委员会改称中共杨陵人民公社委员会。12月,两个委员会归兴平县委领导(当时,扶风、武功并入兴平县,后又分开)。1959年3月,中共杨陵公社委员会下辖4个党总支,中共绛帐人民公社委员会在五泉境内下辖2个党总支。

1961年9月,中共杨陵人民公社委员会撤销下辖的4个党总支。中共绛帐人民公社委员会撤销下辖五泉境内的2个党总支,建立中共五泉人民公社委员会。1965年4月,成立杨陵镇党支部。

“文革”开始后,1966年7月,“红卫兵”等造反派组织迅速从学校发展到农村。1967年春,“造反派”夺权,各级党组织完全瘫痪,党的组织生活被迫停止。

1968年4月,中共杨陵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成立。7月,中共五泉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和中共杨陵镇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成立。1969年12月,恢复中共杨陵人民公社委员会和杨陵镇党支部。1971年2月,恢复中共五泉人民公社委员会。

1979年12月,成立中共武功县杨陵特区委员会。1982年7月,成立中共宝鸡市杨陵区筹备处临时委员会;1983年10月改称中共咸阳市杨陵区筹备处临时委员会。下辖3个党委(区级机关党委、杨陵公社党委、五泉公社党委)、2个总支、115个党支部、1963名党员。其中正式党员1943名,预备党员20名;男1775名,女188名。

区级机关党委1983年11月成立。辖筹备处办公室、文卫组、财贸组、农林组、计经组、劳动服务公司、工商局、街道办、物资站、公安分局、法院、检察院、杨中、教研室、道南中学、职中、防疫站、电影公司、新华书店、杨陵医院、运管所、城建所、运输公司、木器厂、机砖厂、机械厂、百货公司、五金公司、饮食服务公司、糖业烟酒公司、食品公司、石油煤炭公司、蔬菜公司、药材公司、生产资料公司、农副公司、西农综合商店、粮站、邮电局、人行办事处、农行办事处等41个党支部,367名党员。

杨陵公社党委1958年8月成立中共红旗人民公社委员会,归武功县委领导。12月,武功县并入兴平县,公社党委归兴平县委领导。1961年9月,恢复武功县建制,公社党委归武功县委领导。1967年1月“文革”中,公社党委被造反派夺权,1968年3月,成立杨陵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1969年12月恢复公社党委,1982年7月改归中共杨陵区筹备处临时委员会领导,1984年5月撤销。至1983年底,公社党委辖机关、供销社、西中、圪塔庙中学、张小、姚中、建中、南杨中、文化中心站、尼龙衫厂、综合厂、水泥制品厂、修造厂、建筑社、农机站、服装厂、面粉厂、棉绒厂、砖厂、装卸队、农牧场、车辆厂、李台、五星、淡家堡、陈小寨、胡家底、徐东湾、永安村、穆家寨、西桥、徐西湾、东桥、杜家坡、寨东、寨西、薄村、蒋家寨、西小寨、周家、官村、陈沟、黎沟、杜寨、南杨、北杨、代家坡、姚安、半个城、南庄、下川口、柴家嘴、夏家沟、曹新庄、元树、张家岗等58个党支部,1100名党员。

五泉公社党委1961年9月成立,隶属扶风县委领导。1967年1月“文革”中,公社党委被造反派夺权。1968年7月,成立五泉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1971年2月恢复公社党委。1982年2月划归杨陵区,隶属中共杨陵区筹备处临时委员会领导。至1983年底,辖机关、建筑队、供销社、营业所、卫生院、农机站、砖厂、面粉厂、五泉、茂陵、毕公、夹道、桶张、王上、高家、斜上、帅家、绛中、曹家、五泉中学、曹家辅导区、高家辅导区等22个党支部,496名党员。

1984年5月9日,成立中共咸阳市杨陵区委员会。

1997年7月29日,中共陕西省委决定成立中共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工作委员会;同时决定中共杨陵区委与中共咸阳市委脱离隶属关系,改由中共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工作委员会领导。

至1998年底,全区共有示范区党工委1个,区党委1个,基层党委22个(其中,区委辖基层党委12个,驻区科教单位基层党委10个),党组5个,党总支34个,党支部380个,共有共产党员6386名。

1、中共杨陵区委

1998年底,杨陵区委下辖5个党组,12个基层党委,7个党总支,191个党支部,有党员3124名。 (1)党组 1984年5月,成立区人大常委会、区人民政府党组。 1984年6月,成立区政协党组。 1984年7月,成立区法院、区检察院党组。 1984年8月,成立区文教局党组,1989年7月撤销。 1986年10月,成立杨陵区公安分局党组,1989年8月撤销。

(2)党委

李台乡党委1984年5月成立。

杨村乡党委1984年5月成立。

大寨乡党委1984年5月成立。

五泉镇党委1984年5月成立五泉乡党委,1998年12月改建为五泉镇党委。

街道办事处党委1992年1月成立。

文教局党委1989年7月成立。

供销社党委1984年10月成立。

商业局党委1989年7月成立。

计划经济局党委1985年5月,成立区计划经济委员会党委,1986年1月撤销,成立计划经济委员会党总支,1987年7月撤销,成立区经委党委,1995年6月撤销,成立区计划经济局党委。

卫生局党委1987年7月成立。

杨陵区公安局党委1989年8月成立党委。

区级机关党委1983年11月成立。

(3)党总支

交通局党总支1995年5月成立。

城建局党总支1987年7月成立。

粮食局党总支1987年7月成立。

物资局党总支1987年7月7日成立。

农牧局党总支1987年7月成立,1998年3月撤销。

农业局党总支1998年3月成立。

水利局党总支1998年3月成立。

直属党支部至1998年底,有区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等33个党支部。

2、驻区科教单位党组织

至1998年底,驻区科教单位有10个党委,28个党总支,189个党支部,3262名党员。

西北农业大学党委。至1998年12月底,西北农业大学党委下辖4个直属党支部、16个党总支、87个党支部、1329名党员。

西北林学院党委。至1998年底,院党委下辖10个党总支、26个党支部、480名党员。

陕西省农科院党委。至1998年底,院党委下辖5个基层党委、1个党总支、18个党支部、636名党员。

陕西省林业科学院党委。至1998年底,共设5个党支部、72名党员。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党委。至1998年底,党委下辖9个党支部、158名党员。

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党委。至1998年9月,植物所党委下辖9个党支部、110名党员。

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党委。至1998年底,所党委下辖8个党支部、124名党员。

陕西省农业学校党委。至1998年底,校党委下辖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教务、后勤、农经、牧医、基础课、学生、图书馆、离退休10个党支部,157名党员。

陕西省林业学校党委。至1998年底,下辖5个党支部、99名党员。

陕西省水利学校党委。至1998年底,校党委下辖党群、行政、教务科、专业一科、专业二科、后勤、学生、老干部8个党支部,有97名党员。

武功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协调委员会党组。至1996年12月,协委会党组下辖1个总支,总支下设政治处、办公室、科技处、开发处和老干处等5个党支部,38名党员。1997年7月,协委会党组织撤销。

三、杨凌示范区主要党史人物

1.马骖(1913~1942)杨陵人。1934年考入西安二中读书,接受进步思想,开始参加革命活动。“西安事变”期间,回南庄村召集村民大会,组织成立“民教会”,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在村民中产生了很大影响。返校后被选为学生代表,组织带领青年学生游行、请愿,积极宣传张学良、杨虎城抗日救国的“八大”主张。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安事变”后,北上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大毕业后,奔赴抗日前线,在八路军129师政治部工作。1939年秋返回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40年12月重返部队赴冀南军区,任军区政治部除奸科科长。1942年6月在山西武城阻击日本侵略军时,三面临敌,壮烈牺牲,年仅29岁。

2.张西鼎(1913~1977)杨陵五泉镇绛中村人。1930年在凤翔西北民军军官学校当学兵,开始接触革命思想,参与进步士兵活动。1934年,投考孙蔚如部教导大队,结识中共地下党员李锐。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2月到赵寿山部十七师二团通讯排任排长,秘密组织学习小组,在战士中传播革命思想。“西安事变”后,所在团已发展党员19名.团部和二营、三营均建立了地下党组织,上级指派他担任党支部书记。1937年12月,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大”毕业后,被省委派回扶风,筹建扶风县委,并任县委书记。是年,因身份暴露,去山西中条山抗日前线,任三十八军九十八团三营便衣队队长,同时秘密开展革命活动。1943年参加延安“整风运动”。后任十七师政治部主任,先后参加了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上党、严汉、临漳、白晋等战役,随部队转战豫南,在陇海沿线作战。1949年1月参加湖北房山、竹山等战斗,5月陕南解放后,调任安康军分区副政委、党委副书记。后历任陕西省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陕西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兼党委书记,甘肃省军区副政委。1955年被国防部授予少将军衔。“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诬陷,被迫停止工作。1975年重新工作,1977年病逝。

3.康迪(1913~1983)农业教育家,西北农学院教授。原名金光祖,江苏淮安人,193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1940年参加革命,10月到延安,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预科主任、教务主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农业科科长。194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5月起历任西北农学院军代表、秘书长、教务长、副院长、代理党委书记、院长,陕西省农业局副局长,陕西省科委副主任,陕西省农林科学院院长,陕西省政协常委,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保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农学会理事长等职。40年代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光华农场、陕甘宁边区政府从事教育和农业科研工作,为发展边区的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自1949年参加接管西北农学院至1983年,在高等农业科教战线奋斗30多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循教育规律,大胆探索教学、研究、生产三结合的办学体制,在专业设置、师资培养、组织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70年代倡议建立了我国西北第一个农业科研中心(武功农业科研中心),为发展陕西和西北地区的农业教育、科学研究和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1983年病故;又把遗体奉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

4.黄绪森1915年生,陕西省水利学校副教授,陕西澄城人。1937年在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上学期间,建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队长。193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党支部书记,是杨陵地区党组织早期创始人之一。1938年兼任中共西府地委交通员。1939年从西北农学院水利系毕业,先后到洛惠局、大荔师范、陕西省水利学校等单位工作。其中从事水利工作5年,教育工作41年,担任校长38年,是省水利学校创建和成长壮大的奠基人。1956年被评为陕西省先进教育工作者。1980年,在我国为35届国际教育会议选送的《中国教育画册》上,选登了他的教学照片和事迹。1982年被评为陕西省水电系统模范共产党员。1983年国家教育部授予他“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称号。曾当选为第六届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多次被选为杨陵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离休后仍坚持学习和写作,出版《为人民服务》、《教书育人》、《爱祖国、育新人》等书刊26册,发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发展水利事业、培养人才是当务之急》等论文。1989年被评为陕西省水利系统模范离休干部,1993年被评为“中国退科联”优秀科技工作者,1996年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他关心下一代特殊奖。

5.马伯援1923年生,杨陵人,陕西省农业学校副教授。1945年在乾县中等师范求学期间,接受共产党思想教育,在学生中开展革命活动。1947年进入边区。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4月随中共西府工委、西府纵队跟随西北野战军作战。后任扶风县游击大队第三中队政治指导员。1948年5月回武功作党的地下工作,建立党的组织和革命武装。1949年5月20日武功解放后,任武功县人民治安委员会主任委员、党小组成员,负责支前工作。建国后任武功县县委委员、副县长、土改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农学院农业专修科主任、党总支委员,武功农业学校(陕西省农业学校)校长、党委书记,武功农业科研中心办公室主任、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长期担任陕西省农业学校校长,是农校成长壮大的奠基人。在他的领导下,学校在教学思想、教学组织、教学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1980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专学校。他本人1965年被评为陕西省先进教育工作者。曾当选第二届杨陵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关注杨陵的发展和建设。爱好书法,是陕西省老年书画协会会员,作品曾参加全国、省、市和日本国际书法展览,获一、二等奖。书法《千古一帝》被全国青年书画展收藏。写有《关于国民党武功县保警大队及伪县、乡、保人员起义的情况》、《我在武功革命活动之始末》、《回忆在武功组织民众自卫团第一大队起义经过》、《武功解放》等多篇回忆文章。1948年在地下党工作期间写的《情况汇报材料》,解放后由陕甘宁边区转交中共武功县委组织部,现存放于武功县档案馆,是解放前唯一的一份珍贵历史文件。同时写有《读书日记》约5万字,诗词187篇。离休后仍坚持学习,写有《生贵多作有益事,摩顶放踵心甘愿》、《莫嫌老圃秋容淡,最爱黄花晚节香》等文章,先后在离退休干部先进代表会议上和陕西省农业厅老干部会上作介绍。夫妇教子有方,子女均为博士、教授。1990年11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以《今日的窦禹钧》为题,介绍他们教子有方的事迹。

6.党翻身,杨陵南庄村人。1976年3月入伍,中共党员。曾任兰州军区84810部队61师181团3营炮兵连排长。1980年4月24日下午,连队进行手榴弹投掷训练,战士李力平将拉开弦的手榴弹投到身后不到1米的地方。此时,他奋不顾身冲上去,将李力平推倒,迅速拣弹排险。这时手榴弹爆炸,李力平脱险,他自己身中四十余块弹片重伤致残(右腿膝盖上十公分处截肢,左眼失明,右手小指,无名指和三分之一手掌残缺)。先后荣立二等功,一等功。1981年12月10日被中央军委授予"爱兵模范"荣誉称号。后任连副指导员,团政治处干事,连指导员。82年当选六届全国人大代表,87年后任陕西省六,七,八届政协委员。

上一篇: 蒋欣结婚了吗(蒋欣结婚啦吗)
下一篇: 彝族插花节(昙华彝族插花节)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