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为斩楼兰
提起历史上的神秘古国,直为斩楼兰,楼兰绝对可以榜上有名。因为这个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国家,却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了古人的诗词当中。比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和“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还有“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和“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可见,在不少的诗词中,对于楼兰都是带着非常强烈的敌意的。
直为斩楼兰(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楼兰之名始见于《史记》的所载,又名鄯善国,它位于东经89°55′22″,北纬40°29′55″,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国都楼兰城,遗址在今中国新疆的罗布泊西北岸。那么,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个问题的答案,与楼兰的地理位置和楼兰当时的政治态度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具体还得从汉朝、楼兰以及匈奴的牵扯上说起。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如果不了解傅介子,那你一定读过和他有关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这些诗句中的“斩楼兰”典故,就是因傅介子远赴楼兰国,直为斩楼兰,斩杀楼兰王而流传。
原标题:庆阳人傅介子:万里斩杀楼兰王
傅介子是当之无愧的刺客之王。两千年前,他万里杀王,全身而退。古往今来,刺客众多,有为私利者,有受雇他人者,有为父母报仇者……唯独他的刺杀,为国为民,名垂青史,至今令人敬仰。
A14岁,他决定要干件大事
傅介子(?-前65年),汉族,北地(今甘肃庆阳西北)人,西汉时期著名外交家、勇士。北地郡,郡治在甘肃宁县一带,此地为秦义渠故地。汉时,北地郡下辖19个县,包括今陕西西北、甘肃北部、宁夏一部分,其中8个县县治在今甘肃境内。因而,关于傅介子的籍贯,有“义渠”“北地”两种说法。
直为斩楼兰是李白的什么诗
熟悉诗词的朋友不知道是否发现了一件事:很多诗词中都把楼兰视为敌人,以致于频频出现斩楼兰、破楼兰等字眼。比较知名的有王昌龄的《从军行》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直为斩楼兰,不破楼兰终不还”“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李白的《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杜甫的《秦州杂诗》“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甚至到了近代革命战争岁月中还诞生了陈毅元帅的“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大家是不是不禁要问:楼兰和中原王朝究竟有什么矛盾?为什么频频被视为敌人?故事还得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说起。
楼兰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自张骞出使西域以来,尤其是霍去病打通了河西走廊之后西域就成为汉与匈奴竞争的角斗场,西域小国被迫在双方之间选边站队。楼兰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正好处于汉与西域诸国往来的要冲之地,距离汉朝和匈奴都不算远。在两强夹缝之中求生存的楼兰一直采取脚踩两只船的外交策略:楼兰王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别送到匈奴和汉朝做人质。汉和匈奴都对楼兰这种一仆两主的反复无常的行为甚为不满,直为斩楼兰,却又苦无良策——因为任何一方迫使楼兰单独臣服于己都会引起另一方的强烈反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