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诗经是谁写的(诗经是谁写的哪个朝代)

诗经是谁写的(诗经是谁写的哪个朝代)

诗经是谁写的(诗经是谁写的哪个朝代)“不学诗,无以言”是很多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你一定会认为,这是说《诗经》的语言特别好,学了《诗经》写文章、说话,都会文笔更好,出口成章。到底,这句话本意是不是这个意思呢?诗经是谁写的(诗经是谁写的哪个朝代)我们先看看它的出处:在《论语·季氏》中,记载了一个被称为“过庭语”的故事,也称“庭训”:说有一天,孔子在庭院里小立

“不学诗,无以言”是很多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你一定会认为,这是说《诗经》的语言特别好,学了《诗经》写文章、说话,都会文笔更好,出口成章。

到底,这句话本意是不是这个意思呢?

诗经是谁写的(诗经是谁写的哪个朝代)

诗经是谁写的(诗经是谁写的哪个朝代)

我们先看看它的出处:在《论语·季氏》中,记载了一个被称为“过庭语”的故事,也称“庭训”:

说有一天,孔子在庭院里小立,他的儿子孔鲤见状,迈着小碎步快速地穿庭而过。孔子叫住他,问道:“学《诗》了没有?”孔鲤恭敬地回答:“还未学。”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于是,孔鲤退而学《诗》。

为何孔子会认为,不学《诗》竟然有“无以言”的后果呢?

这是因为《诗经》在当时不仅是一部诗歌集,更有着它独特的社会功用:公卿士大夫乃至国君这些贵族阶层的“外交黑话”,这就牵涉到另一个词,“赋诗”

那时候的“赋诗”不是写诗、作诗,而是在其主要的功用在于主客双方在礼聘会盟等正式场合里,通过赋诵《诗经》中的某些诗篇,来传递自己的愿望、敬意以及回馈。

我们都知道,不管古代还是现在,外交这种事,有好多话,好多的意思,你不能明说,得拐弯抹角地委婉表达,但还得让对方准确会意。那怎么办呢?《赋诗》

左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就是鲁文公十三年的时候,郑国这个效果,原来是跟着楚国混的。看到中原的晋国强大了,就想改换门庭,跟新老大晋国。可是这中间得有个牵线的人啊,刚好,这年冬天,鲁国鲁文公去晋国做客,回来的时候,郑伯率众宴请了鲁文公君臣,请吃饭,为什么呀,就是想叫鲁国当这个牵线人啊。

可是,这改换门庭的事儿,不是怎么光彩的事儿,人家是怎么谈的呢?

席上,郑国的大臣子家首先吟诵了一首《鸿雁》,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翩翩空中飞,扇动双翅嗖嗖响。那人离家出远门,野外奔波苦尽尝。可怜都是穷苦人,鳏寡孤独心悲伤。

这意思是说,你看我们郑国,这么多年来,虽然是中原国家,可这么多年来,就跟孤苦无依的可怜孩子,只好跟着楚国蛮夷混。咱们都是兄弟之国,希望你们可怜可怜我们,让我们回归中原正统吧。

鲁国的大臣季文子,就回赋一首《四月》,

里面有:其意是不敢当,权当是天涯人遇天涯人吧。

之后,子家就吟诵了许穆夫人所作的《载驰》的第四章,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

其意是说小国有急,希望大国能拉兄弟一把。

季文子赋《采薇》作应: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其意是说不敢安居,愿意相助。

这要是一个不懂的人,看见宴席之上,两国君臣你来我往,吟诵《诗经》一定觉得奇怪,这人都在干啥呢?到底是在搞外交,还是举办诗歌朗诵会?

但就这么着,这事儿,成了。

另一件事,是出自《国语·晋语》

晋文公重耳流亡至秦国时,用《诗》与秦穆公的一次交锋,其事迹在《左传》、《史记》中均有提及。

重耳因为晋国宗室内部的迫害,为了保命只能流亡列国寻求庇护和帮助,最终答应帮重耳执掌晋国的就是秦穆公。这一天,秦穆公宴请重耳等人,双方的谈判终于进入了正题。

秦穆公先是赋诵了《诗经·小雅》中的《采菽》一诗。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这首诗讲述的是诸侯朝觐周天子,周天子给予各诸侯以赏赐的事情。重耳来到秦国之后,秦穆公也赠予了其一些车马。考虑到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诸侯往往并不去周天子处,而是对一些强大的诸侯国进行朝觐。

那么秦穆公的意图就非常明显了,此时的《采菽》一诗实际上就是为宾主双方定下尊卑地位的,也提出了双方合作的基础条件,即想要获得秦国的帮助,那么重耳执掌的晋国必须继续臣服于秦国。

重耳以及一众随臣们听懂了弦外之音,便借着诸侯应该崇敬周天子的理由,下庭拜谢。话不用说透,但却表达了臣服的姿态。

于是重耳也赋诵了一首《诗经·小雅》中的《黍苗》作为回答。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正所谓“芃芃黍苗,阴雨膏之”,重耳以这首诗歌表达他对于秦穆公出兵相助的渴望,将自己比作久旱待雨的黍苗,而秦国就是滋润、救助他的甘霖。

但双方合作的基础还在于利益,更确切地说是在于秦国帮助重耳能得到什么好处。《黍苗》只是表达了重耳一方迫切的心情及表面的立场,那么秦穆公自然还得听听实质性的好处。

于是,重耳一方表态,如果秦穆公能支持自己复国,那么就会得到两个好处:

第一,“东行济河,整师以复强周室”。说穿了就是晋国不再封锁秦国东出之路,阻碍其“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二,“四方诸侯,其谁不惕惕以从命”。既表明臣服秦国的立场,也表露可以助其称霸天下。

秦穆公听懂了重耳等人的意思,却“谦虚”地表达出不敢居功的态度,这些都是重耳等人自己的能力,他只不过是帮了个小忙罢了。

那么,秦国以什么理由帮忙呢?秦穆公便赋诵《鸠飞》,是《小雅·小宛》的首章: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这首诗歌可以说非常应景,重耳的父亲晋献公正是秦穆公的岳父,重耳的姐姐就是秦穆公的亡妻穆姬。而《小宛》正是表达思念故去的父母,劝诫兄弟避祸的诗歌。

秦穆公为自己帮助重耳找到了一个非常合理的理由,即重耳是自己的兄弟,为了岳父和亡妻,他也一定要帮助重耳复国。

重耳也非常识趣,立刻赋诵《河水》,也就是《诗经·小雅》中的《沔水》一诗:

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重耳的回答也很贴切,为自己回国找到了理由,即对父母身处忧乱之中感到难过,所以要立刻回国予以援助。虽然说当时晋献公等早已逝世十余年,但此时此刻也就无关紧要了。

秦穆公在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回答之后,便准允了双方的合作,于是赋诵《小雅·六月》,借歌颂尹吉甫北伐玁狁一事,确定了助重耳复国的约定。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从这次交锋来说,秦穆公先后赋诵了《采菽》、《小宛》、《六月》,而重耳回答以《黍苗》、《沔水》,双方的很多诉求都是通过赋诵《诗经》中的一些作品来表达的。

实际上,先秦时期的贵族群体如果对《诗》不熟悉,不能用符合双方身份和当时氛围的作品来进行交流,出现“无以言”的尴尬境地就显而易见了,严重者甚至会挑起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所以,不懂《诗经》,不能吟诵《诗经》,在那个年代,你是没资格也没底气在隆重的外交场合说话的,没你说话的份儿。

作为孔子来说,他对自己儿子的期望,自然是立于朝堂,纵横列国的公卿士大夫的标准,所以,督促孩子努力学习《诗经》为将来从政奠定基础,自然是必须的了。所以,才有了《过庭训》的美谈。

上一篇: 伊甸园的故事(伊甸园的故事读后感)
下一篇: 不蔓不枝(不蔓不枝什么意思)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