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起点和终点
京杭大运河是北京到杭州的一条古老的运河。古老是因为它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凿,京杭大运河起点和终点,而非传统说法始建于隋朝。在春秋时期,战事频繁,需要将军队快速输送到战争前线,运河开凿主要是因为战事兵运。联系长江和淮河的邗沟就是吴王夫差命人开凿,用来输送兵力的。
京杭大运河起点和终点(京杭大运河简介)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取得陈朝广大疆域的隋文帝将平陈有功的杨广派往扬州,总统南方44州军事,任大总管府总督,管辖隋朝集团的东南半壁江山。16年后的公元605年,杨广便杀父弑兄戏母,坐上宝座,史称隋炀帝。
杨广登基后,便将富户均迁至洛阳,为交通开直达吴会地区运河,征发“年15岁以上,50岁以下”者筑河。大业八年(605年)三月动工开通济渠,征集河南淮北民众前后数百余万。杨广实行野蛮政策,不从者斩父母族、妻族三族。还规定从5家抽1人,负责民工的饮食。杨广开掘的通济渠西起洛阳城西,绕城南并洛水入黄河,东行入淮水,全长800里。渠宽不得小于50米(四十步),河边种植柳树。开掘的通济渠消耗大量民力,也是挖好了隋的坟墓。“男丁不供,始役妇女”仅一年,360万民工即死掉250万。
京杭大运河简介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杭州市拱墅区委宣传部供图
核心阅读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在保护运河文化遗产的同时,京杭大运河起点和终点,持续加强运河水环境整治,京杭大运河起点和终点,改善河道周边环境,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天,胜利河与上塘河的水干净、清澈。”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的“民间河长”吕桂花,在她最近一则巡河日记里这样记录。
杭州既是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终点,也是浙东运河的起点。2021年,《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施行。如何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杭州市开启了探索创新的脚步。
爱水护水,公众积极参与
2021年底,拱墅区大关街道成立了巡河志愿者队伍,71岁的吕桂花担任队长。她一身红马甲,走在河边格外醒目。志愿者每天都要在河边巡查,回来还要写下巡河日记。
京杭大运河起点和终点线路图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8日讯4月28日上午10点,位于山东德州市境内的四女寺水利枢纽和天津市九宣闸闸门缓缓开启泄水,标志着一个世纪以来京杭大运河首次全线通水。千年运河迎来了世纪复苏。
京杭大运河全线总长约1789公里,20世纪初,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约700公里出现断流,运河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综合效益,恢复大运河河道水系,推进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水利部联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区,于4月13日启动京杭大运河2022年全线贯通补水行动,统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工程供水、本地水、引黄水、再生水及雨洪水等多水源,向黄河以北河段进行补水,实现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京杭大运河起点和终点,置换沿线约60万亩耕地地下水灌溉用水。山东省境内通过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潘庄引黄入冀工程两条路径参与向大运河补水行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