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杨家将后人(杨家将后人现在分布在哪里)

杨家将后人(杨家将后人现在分布在哪里)

杨家将后人(杨家将后人现在分布在哪里)地处偏僻的云贵高原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上,一直游离于皇权统治之外,正因此这里的墓葬发掘往往充满了神秘感。尤其是贵州,因为少数民族聚集,他们的墓葬风格与中原不同,夹杂着许多当地风俗。2014年,为了配合遵义市一座水库的建设,当地文物部门对即将淹没的区域进行了

地处偏僻的云贵高原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上,一直游离于皇权统治之外,正因此这里的墓葬发掘往往充满了神秘感。尤其是贵州,因为少数民族聚集,他们的墓葬风格与中原不同,夹杂着许多当地风俗。

2014年,为了配合遵义市一座水库的建设,当地文物部门对即将淹没的区域进行了一次抢救性的挖掘,结果谁也没想到,在遵义新浦区意外找到了两个古代墓葬。这一发现震动了当地的考古界,因为早在1982年新浦区就曾经发现过两座规模相同的墓葬。一座是杨铿夫妇的合葬墓,另一座是杨烈夫妇的合葬墓。作为当地的一方豪强,杨铿和杨烈曾经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古代封建王朝时期因为天高皇帝远,在类似贵州等少数民族聚集区,往往采用土司自治的政策。也就是说,利用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来进行自我管理,而这些人物不仅手握重兵,而且得到了朝廷的表彰,其待遇相当于一方诸侯,也可以看作是当地的土皇帝。不仅如此,该职位还可以世袭罔替,被一个家族垄断。

杨家将后人(杨家将后人现在分布在哪里)

杨家将后人(杨家将后人现在分布在哪里)

据历史记载,当时的遵义地区真正把持土司之位的,正是赫赫有名的杨氏家族。史料记载从唐朝到明朝杨氏家族足足繁盛了700多年,其中仅土司就高达30多人,而杨铿和杨烈就是明朝时的两任大土司,而这又跟新发现的墓葬有什么关系呢?

据考古人员分析,新发现的墓葬与杨铿杨烈夫妇墓非常的近,他们生前一定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墓主人的陪葬品一定非常丰厚。于是考古人员带着激动的心情对这个神秘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挖掘,但接下来的发现却差一点寒了众人的心。就在考古人员辛辛苦苦工作了几个月后,除了地底的一些木屑,其他一无所获。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木屑表明,这座墓葬应该属于宋代,跟大明时期的杨铿杨烈毫无关系。不仅如此,就连墓葬的规制也属于一般的平民墓,难道众人辛苦了几个月发掘出的是一个普通百姓的墓?正在此时,一个偶然的发现又激起了大家的斗志,原来在棺椁的清理中发现了一个造型极其别致的东西。在二号坑的棺椁上,研究人员找到了几个类似于长方形的东西,颜色有黄有白,像是金银类的质地。

看到这里,考古人员充满了疑惑,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这些长条形的东西掏出来。结果发现,不管是银白色的还是金黄色的两端都找有类似挂钩的脚。据古墓专家判断,这是下葬时用的抓钉,起到巩固的作用。看着这些金灿灿,银晃晃的钉子,考古工作组陷入了巨大的兴奋中。要知道连普通的抓丁都要用金银打造,那么墓主人的身份一定非同凡响。随着挖掘的继续,接下来又从坑道中找到了更为珍贵的东西,一个个金杯、金盘、银瓶闪耀着夺目的色彩,映入众人的眼帘。这些器物虽然深埋地下千年,但依然流光溢彩。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银质的勺子、筷子、灯盏,梅瓶等数不胜数,无一例外全部是金银铸造。

捧着这些价值连城的宝贝,考古人员简直不敢相信,要知道这还只是棺椁外围的东西。按照古人的墓葬制度,最值钱的宝物往往会放在棺椁里,与墓主人长眠于地下。据事后的统计,仅在一号坑的外围发现的金银器就多达33套,金杯、银盏、银筷子琳琅满目,层层叠叠堆满了坑道,别说是在贵州,就是全国都属于稀有。那么,如此奢华的陪葬品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呢?为了确定墓主人的身份,考古人员兵分两路,一路翻阅史料,一路继续挖掘,这时发掘出的一个金杯,杯的两边铸有金耳,古人称之为蟠螭或者龙。这种独特的造型来自南宋,除了金耳,杯子上还刻有云雷纹,从外形看像是一朵朵云彩,有圆的有方的。这是一种高超的浮雕工艺,而据文献记载,这些都是南宋独有的技艺。最终,考古人员断定这座堆满金银器的大墓来源于南宋时期,由此也解释了为何墓主人的陪葬品全都是金银器。因为当时的南宋金银器制作技术达到了顶峰,达官贵人们往往会将生前喜爱的金银饰品,死后带到地下永世享用。除了一般的王侯贵胄,普通的老百姓对经营金银器物也是爱不释手。据当时的资料考证,民间存在着大量的金银铺子,只要你有钱,也可以购置金银器。但即使这样,像这座古墓一样如此多的金银器,如此精致的金银饰物全部拿来陪葬,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南宋也是很少见的,更别说当时的遵义地处偏僻,民生凋敝。

能够在这样一个远离中原繁华的地方购置如此规模的行头,墓主人的身份可见一斑。因为与杨铿墓靠得非常近,专家们首先将目光放在了杨氏家族里。当初在挖掘杨家墓时,因为两座合葬墓早已被盗墓分子先行一步,以至于根本没有找到太多的陪葬品,偌大的墓葬里只发现了一个墓志铭,上面写着“葬先人于洪江原七世祖右”。考古人员认为这是在告诉杨家后代,位于杨铿杨烈夫妇的墓葬附近可能埋藏着一座更早时期的土司大墓。要知道南宋可是在明朝之前,杨家从唐朝开始垄断遵义地区土司之位。

经历几百年的风雨累积下的财富早已是天文数字,想到这里考古人员立即开始了新一轮的挖掘,很快在墓中便找到了新的证据。在棺椁的不远处,有一块早已腐朽的盾牌,擦拭掉上面的腐土,显示有“土司”的字样。在盾牌的周围还相继出土了大量的兵器,箭鏃箭囊,应有尽有。除此之外,还出土了一把金光闪闪的宝剑,剑鞘之上雕刻有各种金银浮雕,显然非同凡物,由此专家们判断墓主人很大概率是一位男性,历史上曾带兵打仗,是当地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随后出土的一盏烛台上将墓主人的前世今生道了个清清楚楚。在这一盏时隔千年的烛台之上,雕刻着一行文字“乙卯田都统司公用”,由此墓主人的身份真相大白。按照当时的规矩都统司是朝廷为了统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特意设置的官位,其职权不在一般封疆大吏之下,其中的乙卯应该是指公元1255年。据灯盏所记墓主人应该姓田。据历史记载,田氏和杨氏曾经长期通婚,按照这一线索,通过翻阅杨氏族谱,一个人的身影慢慢浮现了出来,他就是杨玠。据说他是阳氏家族的第十四世土司。按照史书记载,杨玠外形俊朗,仪表堂堂,于公元1228年至1233年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吐司大权。在位期间勤勉持政与民休息,不仅多次鼓励生产,发展地方文化,同时还是一名著名的武将,历史上曾率军抵抗过蒙古人的入侵,历史上著名的青野原之战就是他的成名作。公元1235年,宋蒙之战全面爆发,为了阻止蒙古人的偷袭,当时的南宋朝廷布置了三条防线,分别是两淮、湘西和四川。但出人意料的是,蒙古人最终选择了突破偏远的四川防线,此举打得南宋措手不及。

因为按照最初的设想,蒙古人应该优先进攻两淮地区,失去朝廷支持的四川被蒙古铁骑打得落花流水,城池相继沦丧。当时的四川最高统帅赵彦呐带着残部一路丢盔卸甲,逃到了甘肃一个名叫青野原的地方。时值朝廷危难之时,面对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时任西南土司的杨玠,不顾个人安危,亲率5000播州兵就杀到了战场上。杨玠此举轰动了朝廷,但在当时的某些高官看来,无疑是以卵击石,别说是小小的5000土兵,就是装备整齐武装到牙齿的南宋大军,面对势不可挡的蒙古铁骑,也是兵败如山倒。要知道当时的蒙古人凭借手中的钢刀,可是驰骋整个欧亚大陆拔城池如探囊取物,这些草原上的健儿不仅力大无穷,而且极善攻射,可谓是人人百步穿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武装仅仅5000号人,凭什么敢跟雄霸天下的蒙古大军一较高低呢?但出人意料的是,杨玠手下的5000播州兵竟然胜利了,不仅打退了蒙古人,还成功地为朝廷解了困。

上一篇: 繁峙县属于哪个市(繁峙县属于哪个市怎么读)
下一篇: 林冲故事(林冲故事情节)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