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艸部》:“苛,小艸也。从艸,可声。”
译文:“苛,小草。从艸,可声。”
孔子过泰山侧(孔子过泰山侧全文翻译)
《说文》艸部,形声字,今为艹部。
苛,小草生貌。这里的“苛”指细草丛生之貌。因小草多而显得杂乱,故又引申指烦琐、细碎,如《史记·韩长孺列传》中说“今太后以小节苛礼责望梁王。”这里的“苛”引申指烦琐、细碎。由于要求过于繁细,故又引申指苛刻、狠虐。
关于“苛”字最熟悉的莫过于“苛政猛于虎也”。
读书的时候,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南宋时期两度拜相的郑清之,也在一首诗中记录。
家园即事
乐天故不忧,作德心逸休。
鸡虫笑杜甫,蝴蝶梦庄周。
苛政猛於虎,蹊田夺之牛。
书传乱人意,周易在床头。
“苛政猛于虎”是封建社会当权者对老百姓施以苛刻的政令、繁重的赋税、劳役,使百姓苦不堪言,深刻揭露了社会暴政对人民的残害。
其出处正是柳宗元说的“孔子曰”。
记于《礼记》中的一段故事:“孔子过泰山之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意思是:孔子路过泰山脚下,有一个妇人在墓前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横木听妇人的哭声,让子路前去问那个妇人。子路问道:“您这样哭,实在像连着有了几件伤心事似的。”(妇人)就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又死在了老虎口中!”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说:“年轻人要记住这件事,苛刻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啊!”
从春秋至南宋,上千年的跨度,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也说明封建王朝对百姓的千年压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