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的帝王陵墓中,王建的陵墓肯定是最为奇特的,因为陵墓是建在地面之上,这也是历史上之唯一,又因就建在成都市内,离我居住的小区不算太远,所以也是我去得不多的帝王陵之一。
唐朝诗人王建简介(诗人王建简介30字)
一直以来,我对王建的印象其实很模糊,相比之下,倒是对那个写“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的宫体诗人王建要熟悉得多,不过,我却是记得那花甲方中进士的韦庄,后来是去了王建的前蜀当了宰相,还写下了“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这样回味江南的优美诗词。
王建的出身是很低微的,可能仅比那讨口子和尚朱元璋好点点,他同后世的袁世凯是老乡,是陈州项城人,即今河南沈丘人,家中兄弟众多,他排行老八,人称“贼王八”,可见其品行及乡间的口碑并不是很好。
史载,其家为屠牛驴和贩私盐为业,这从当时的官家来说,无疑都是违法的生计,他少为无赖,不知是战乱的原因还是嫌无出人头地之日,王建去从军了,参加了唐王朝镇压黄巢起义的队伍,隶属忠武军。
黄巢势大,攻陷长安,唐僖宗跑路,在此期间,据说王建曾奋不顾身地冒死救驾,得皇帝眷顾,不久便成为神策军的将领,后出为利州刺史,即今我的家乡四川广元,他招集溪洞酋豪,组织有一支八千人的队伍,是川内一支令人生畏的地方武装。
当时的四川分为三部分,东川是以成都为中心,西川是以重庆为中心,另外还有一个是山南西道,也就是以汉中为中心,分设节度使掌管,当然,这三个地方的管辖区域变动频繁,而三地相互间的攻伐不断,当中央控制力强时还可相安无事,而一旦变弱时,便成为各自为政的独立王国了。
王建最初是在阆中地区,及掌控东川时,唐王朝已是孱弱,此时的他已脱离唐王朝的束缚,便在四川四处攻伐,在占领成都后,又扩大至整个两川之地。
及朱温篡唐建立后梁时,派人联络王建,期望得到拥戴,但王建不但没有答应,反而传檄四方要进行讨伐,宣布要恢复唐朝;不过,这其中演戏的成分应该不少,因为未及半年,他自己在在成都称帝,建国号蜀。
立国后的王建还是颇有一番作为的,这当然拜四川偏于一隅,远离中原战事,但他并没有安于现状,还是不断地四处征战,不断蚕食周边地区,收获颇丰,在他为政之时,不仅东西两川尽归其所有,还攻取了山南西道,更是进一步扩大到大散关,将秦、凤、成、阶四州收入囊中,最盛之时,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及湖北西部,都是前蜀的疆域。
王建在位共11年,他轻薄徭赋,抚养士卒,尤其重视农业生产,特颁《永昌历》以助耕稼,他下诏劝课农桑曰:“今国家渐宁,民用休息,其郡守县令务在惠绥,无侵无扰,使我赤子乐于南亩,而有豳风七月之咏焉。”
他虽出身低微,却很有自知之明,自言“朕以猥眇,托居人上”,遂重视文人,擢用才智,勤勉治蜀,故而唐末许多著名文士皆相携赴蜀地,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花间词”鼻祖韦庄,于六十余岁还拜相为政,史载王建是“为人多智诈,善待士。”
与民休息和发展农桑的结果,自然是前蜀成为那个乱世之际难得的一片宁静之地,与江南相遇媲美,呈现出一派的安宁和祥和,如《成都记序》所说:“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扬(州)不足侔其半也。”就此而言,王建功不可没。
王建称帝时,已是60岁的老人了,后期的他很是迷信,他以此来指导自己行事,也以此用来迷惑众人,成为他御众的狡黠手段,直到72岁时离世,儿子王衍继位,7年后被后唐庄宗李存勖剿灭,再后来,孟知祥入蜀,建后蜀政权,传位孟昶,被大宋朝攻灭,蜀地被纳入宋帝国大一统的版图。
总体说来,王建也是一个很有本事之人,他从一个底层的不法商贩,一路起来,建立起自己的王国,成一国之帝王,也很是不容易了,但他却有两上死结,一是年龄太大,即使活得更长些,也是难有作为;二是处巴蜀一隅之地,自古以来就注定是个短命的王朝。
要说王建为政有何失误,应该是他晚年重蹈古代帝王的覆辙,沉湎女色,尤其是过度宠幸徐家姐妹;而且坊间还有一种说法,因王衍为大徐妃所生,为确保儿子上位而痛下杀手,将王建毒死,只是这种说法非主流。
另外,晚年的王建还重用宦官,疏远朝臣,使得臣工们离心离德,人亡政息,当然,最大的失误还在于如隋文帝一样,错选了太子,任由其荒淫胡为,滥用民力,卖官鬻爵,以至于朝廷上下腐败成风,王建虽想扭转局势,然而早已是力不从心,最终,前蜀二世而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