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欧洲大陆掀起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
从思想上看,宗教改革是用活的灵魂来抗衡死的教条,可以看做是人文主义在宗教神学领域的延伸。宗教改革直接的要求是消解教会的权威,变奢侈教会为廉洁教会。而从哲学上看,其内在的要求则是从外在的权威返回个人的内心信仰。宗教改革的功劳在于使人们自觉地意识到,上帝并不在你之外,就在你的内心之中。
灵魂如何获救的问题是基督教的中心教义,也是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问题。
改革的实质是(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路德认为获救只凭人的信仰,与善功、教会的中介作用没有任何关系。在《论基督徒的自由》一文中,路德阐述了他的“因信称义”学说。
路德认为有了基督的福音,灵魂就有了一切,因此只有信仰才是获救的必要条件。不过路德并非绝对否认事功,人必须通过事功来控制自己的行为,扬善避恶,但这只是信仰的结果罢了。
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并在其中与上帝交流,教会和使徒只是提供一种服务。
加尔文把宇宙中的一切都归之于上帝的永不更改的“先定”。
先定说:加尔文认为,上帝预先安排好了对人的拯救。这是上帝的恩典,取决于上帝预先的拣选,是无条件的,并不以人的善恶功罪为转移。他认为教皇、主教们并不能代表上帝,《圣经》才是信仰的唯一权威,人人都可以通过阅读和信仰《圣经》而直接与神相通。
宿命论:虽然人们无法得知自己是否是上帝的选民,尘世的行为也不能改变上帝的先定,但人们也不应当放弃现世的努力,而是应当坚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积极求取事业上的成功。个人只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是实现了上帝所赋予的坚定使命,也就是死后灵魂可以得救的可靠证明。
意义:①在理论上,宗教改革不仅否定了教皇和罗马教会的至上权威,甚至否定了教会存在的必要。②在实践上,他们永久地结束了天主教内部的统一,结束了罗马教廷至高无上的统治。③在思想上,他们启迪人们思考,肯定人们的世俗生活,肯定个人的权力地位,争取个人的解放。④在某种意义上,为近代哲学之主体性的觉醒准备了条件。
局限性:宗教改革毕竟只是在信仰范围之内进行的改革,他们的宗教哲学思想依然有着神学的深刻印记,是新教神学的理论基础。路德、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在本质上具有浓厚的反理性反科学色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