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三彩马(三彩马的简介)

三彩马(三彩马的简介)

三彩马(三彩马的简介)9月29日,发放的贴纸“西周何尊”“西周何尊”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三彩马(三彩马的简介)该尊1963年由宝鸡的一对夫妇从院后挖出,于1965年由宝鸡市博物馆的同志在一废品收购站以30元购得,后经考古人员确认,这是一尊西周

9月29日,发放的贴纸“西周何尊”

“西周何尊”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三彩马(三彩马的简介)

三彩马(三彩马的简介)

该尊1963年由宝鸡的一对夫妇从院后挖出,于1965年由宝鸡市博物馆的同志在一废品收购站以30元购得,后经考古人员确认,这是一尊西周早期时的青铜酒器,浮雕为“饕餮纹”,这尊铜器成了宝鸡市博物馆1958年成立后收藏的第一件青铜器。1975年,饕餮铜尊因其造型图案精美被选送至国家文物局,作为全国新出土的文物精品出国展出。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发现铭文并命名为“何尊”。

此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尊为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浑厚、工艺精美。尊内铸有122字的铭文,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武王的遗训,“中国”两字作为词组,首次在“何尊”的铭文中出现。青铜铭文作为最早的文字记载之一,可以印证史籍或弥补史籍的不足,对研究我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与青铜器一样是宝贵的财富。

10月10日,发放的贴纸“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1970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通高14.3厘米,底径8.9厘米,重547克。壶身呈扁圆形,造型来源于北方游牧民族常用的皮囊壶,壶的上方一侧开有竖筒状的小口,口上还有一个鎏金覆莲瓣形壶盖帽。银壶的腹部两侧以模压手法各锤出一幅凸起的骏马图像,马口中衔有一只酒杯,其上扬的马尾和颈部飘动的绶带显示出十足的动感。

除了展示唐代精湛的锤揲技法,该银壶更为珍贵的还要数壶身上的两匹舞马。舞马,顾名思义,就是会跳舞的马。以马为题材的文物在全国有大量的出土物,但以舞马为题材的却很少见。据《明皇杂录》记载:唐玄宗时,宫中养了好几百匹舞马。玄宗经常观看并亲自训练。每逢八月五日玄宗生日(即千秋节)时,都会有舞马表演助兴,此时舞马披金戴银,在《倾杯乐》的乐曲中,翩翩起舞。一曲结束之后,舞马会衔着地上乘满酒的酒杯到皇帝面前祝寿。这便是“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的由来。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上的舞马作翘首摆尾、衔杯跪拜之状,应是当时舞马祝寿情景的真实再现,呈现出盛唐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发展的一个侧面,同时它也是唐代汉族和契丹等各族人民文化交流的一个显证。

10月12日,发放的贴纸“鎏金铁芯铜龙”

“鎏金铁芯铜龙”1975年出土于西安南郊草场坡,这件铜龙是铁质的,通体鎏金,身体细长,两只有力的前脚紧扣地面,龙头与上身呈“S”型,龙嘴张开,露出牙齿和弯曲的龙舌,两只圆睁的双眼直视前方,龙角紧贴头部向后伸展,龙尾从高高上扬的后肢处反折向龙头上方,整条铜龙身体流畅,极富动感,体现出唐代龙的生动美与气势美。

实际上当时鎏金铁芯铜龙出土时是双胞胎,两条龙的质地、造型、尺寸均相同,这只保存较好,另外一只却残断为数段。至于该物的用处,至今尚无定论。

“鎏金”是中国古代最高超的工艺之一,近代称“火镀金”,主要用来装饰铜铁一类建筑构件和各式器皿,也用来给武器镀金。这种技术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这种技艺的特点是鎏金层极其薄,与原胎器物贴合紧密,看不出刻意装饰,尤其是通体鎏金工艺处理的器物几乎与金器一模一样。这条飞龙在唐代金属铸造工艺品中极为少见,铁铸内芯,铁上包铜,铜上再鎏金,这种工艺让它有了华贵的外衣,铁铜的使用则让造型更加坚韧舒展。

10月13日,发放的贴纸“镂空缠枝纹银香囊”

1970年陕西何家村出土了一款唐代“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距今1300余年,外径4.6厘米,金香盂直径2.8厘米,链长7.5厘米,外形葡萄缠枝、花鸟相依,高超的镂空雕刻艺术展示盛唐时期丝绸之路的风格。香囊里有一个“陀螺仪”,无论外壁球体怎样转动,由于机环和金香盂重力的作用,金香盂始终保持重心向下,里面的香料不会撒落于外。目前这枚香囊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何家村出土香囊时,考古学家叫它“香球”。直到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两个香囊,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个物帐碑,上面记载着“香囊二枚”,因此,才称为“香囊”。

据文献记载,这种结构的焚香用具,西汉末年之前可能就已出现,但至今还未发现唐代以前的实物资料。中国古代水质香料不发达,多使用固体香料,须经燃烧方能产生香气,因此香炉等焚香器具就成为必备之物,但从造型小巧、设计巧妙、使用方便等方面来说,香囊可称个中翘楚。唐代女性的生活用品非常丰富,其中,香具的形制也是各种各样的。带有陀螺仪装置的球形香囊深受欢迎,可以挂在身上,也可以挂在帷幔上,也可以放在被子里,因此也叫“被中香囊”。

这样精巧的香囊,并不是寻常百姓能用的,只有宫廷贵妇才能享用。那么这枚银香囊是否就是杨贵妃的呢?在《国家宝藏》节目中,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导师齐东方先生说,通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发现文献里面记载的杨贵妃佩戴的银香囊应该和这个香囊是一样的东西。

10月14日,发放的贴纸“三彩胡人牵马俑”

“三彩胡人牵马俑”是唐代一级文物,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它高16.7厘米,重0.260千克。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由于多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但唐三彩并非只有三种色彩,还有单彩、二彩和多彩等颜色。在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多种釉色首创于唐代,而且烧制好的唐三彩釉色浓淡变幻、色彩自然谐调、斑驳绚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唐代陶瓷生产中的突出成就之一。

1928年,陇海铁路修筑到洛阳邙山时毁坏了一批唐代墓葬,发现了为数众多的唐三彩随葬品。常见的出土唐三彩陶器有三彩马、骆驼、仕女、乐伎俑、枕头等,那些三彩的马匹和骆驼、赤髯碧眼的胡人俑,身穿窄袖衫,头戴翻檐帽,再现了中亚胡人的生活形象,使人联想起当年“丝绸之路”上的景象。

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这些年来相继发现了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大、小黄冶村窑唐三彩窑址、陕西铜川黄堡镇窑址、河北内丘的邢窑和四川省邛崃县尖山子窑,这些都是唐代专门烧制唐三彩的窑址。1998年6月至1999年3月,西安老机场建筑工地陆续出土一批唐三彩废弃物、支烧架、陶范及刻有“天宝四载”(745年)铭文的残陶,考古学家认为此处很可能就是唐长安三彩窑的遗址。

(作者:贺瑾)

上一篇: 科学家有哪些(科学家有哪些著名人物)
下一篇: 天津教案(天津教案曾国藩身败名裂)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