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苏联在国际上急需盟友。苏联1922年成立,在二战中虽然饱受战争摧残,人口也损失数千万,但综合来讲却是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尚有自给能力的战胜国,国力强于苏联的仅有美国。苏联虽然主体在欧洲,意识形态却和传统欧美强国不同,再加上欧洲主要强国英法、战败后的德国,基本上都在二战中被打得一穷二白,苏联却保留强大的军力,这样无论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苏联的存在对于这些式微的欧洲强国都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威胁,出于安全和复建的需要,西欧国家纷纷选择和美国结盟,并且接受了美国的援助,在马歇尔计划中受益,美国也趁机攫取了西欧的实际控制权。这客观上给苏联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被动,苏联急需寻找强国、大国加入自己的阵营。综合考虑当时的世界形势,西方难找突破口,苏联便把目光投向了刚建立的新中国。
第二,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战略防御需要。二战结束后,东亚的形势明显向着对美国有利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日本在二战中被彻底打垮,美军对战败的日本实施军事占领;另一方面中国当时的国民政府也是亲美的,而解放战争初期国军一度占据军事优势。远东地区遍布着美军的军事基地,苏联在欧洲又不得势,亚洲再这样演变,这样一来苏联便陷入了被美国东西夹攻的被动局面。二战之后苏联便想加强在远东与中国的战略联系,并且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我军在东北的解放进程,提供了武器援助。解放战争胜利后,苏联更是加紧了和我国的联系,并提供相应的建设支持。
第三,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强势表现,使得苏联更加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1950-1953年,为了保卫我国的边境利益,我国的志愿军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部队在朝鲜半岛交战,并且最终以武器落后的中国军队获胜告终。这个结果无疑是震惊世界的,在刚打完不久的二战中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在战场上和美军争锋,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却能让美军吃了大亏,让苏联尤其感到这个东方盟友的巨大价值。一个强大的中国能帮助苏联遏制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因此苏联不惜代价的帮助中国发展工业化建设。
苏联建立(苏联建立时间)
当然,我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虽然苏联在我国建国初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但是对于赫鲁晓夫时代的一些有损我国利益和安全的非分要求,我国自然是不会妥协的,这也导致了中苏两国后来近20年的紧张对峙,直到80年代中后期才逐渐缓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