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远东地区因与中国接壤,加之地广人稀,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俄国政府就大力招募廉价的中国劳工参加远东开发。从西伯利亚大铁路到乌苏里铁路,从城镇周边的农场、牧场到原始森林中的伐木场、煤矿、金矿,无一不充满了中国劳工的血汗。
1891年至1916年间仅受雇于西伯利亚大铁路、海生崴港两项工程的华工就高达20万人。而据俄国政府1910年官方统计资料,当时在俄国从事公务劳动以及在金矿和乌苏里铁路工作的外国人中95%以上是中国劳工。到一战前,在俄国远东地区已经华工在25万人左右。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当年就从国民经济各部门抽调了740万人参军,到1915年战前在工厂工作的俄国人已经有6成被征召,某些行业劳动力短缺超过8成。从战争前线到后方工厂、农场,俄国陷入劳动力短缺危机,雇用女工、童工乃至使用战俘都未能缓解,关键时刻俄国政府又一次想起了“廉价”的中国劳工。
苏联十月革命(苏联十月革命是哪一年)
1915年4月至7月间,俄国政府解除了雇用华工的一切限制,拉开了俄国一战期间大规模招募中国劳工的大幕。俄国招募中国劳工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与英法一样,按照中国政府规定的章程通过合法程序公开招募中国劳工赴俄,并且还要将劳工名单交中国驻当地使馆备案,中国使馆与俄国政府负有保护中国劳工权益的职责。其二则是所谓的“私招”,即俄国通过代理人在中国私自招募劳工赴俄,一战期间赴俄的中国劳工绝大多数都是“私招”的,有的甚至是通过偷渡赴俄的,中国劳工权利没有任何保障。
“私招”过程中充满了欺诈与诱骗。俄国代理人一手拿着装满白馒头的蒸笼,一手拿着后厚棉衣和毛皮学,在中国东北农村走街串巷,宣称到俄国做工就能吃上这样的白馒头,穿上这样的棉衣和毛皮靴,还能拿到一大笔工钱。很多贫穷的东北农民信以为真,被诱骗到了俄国。
然而,当这些中国劳工抵达俄国,迎接他们的是苦役。在北极圈附近的摩尔曼斯克铁路工地,中国劳工与德国、奥匈帝国一起工作,“每天工作12个小时,吃的是黑面包,喝的是沼泽地里发黑的水,住的是四面透风的木头房。工地上既没有一个医生,也没有半点药品”,原本承诺的每天两卢布的薪金最多只能拿到30卢布。俄国政府还颁布法令,使对“黄种工人”的无限制剥削合法化,就连俄国枢密院副检察官迈博罗达也承认“在俄国各地工作的华工‘像一群古代的奴隶’”。俄国甚至还违反了“不得利用华工参战”的规定,将5万中国劳工编入作战部队,“作前线冲锋之用……死亡于军中者,达两万人许。”
一战期间共计有多少中国劳工赴俄,因绝大多数华工都属于“私招”,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中国劳工在俄国的悲惨境遇,从一开始就引发了华工的反抗,仅1916年就发生了6起较大规模的华工反抗斗争。当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共同的受压迫经历与地位,使大多数中国劳工与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站在了同一阵线。布尔什维克党也宣称华工是“无产阶级兄弟”,享有和俄罗斯人一样的权利,邀请华工以平等地位加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十月革命后,华工或直接参加苏联红军,或单独组成中国营、中国支队、华工支队,参加到了保卫苏俄的战斗中。据不完全统计,到1918年底俄国各地组建的华人红军部队已经有:沃罗涅日省2个团又3个营、莫斯科1个支队、彼尔姆省2个团又4个营、圣彼得堡2个支队,共有中国志愿人员5000余人。1919年1月至8月,又有6支华人部队在苏联红军第三集团第29阻击师、第12集团军国际师、敖德萨国际师等部队组建完成。
彼得格勒中国国支队转战乌克兰,被誉为“一支使乌克兰和顿河的哥萨克白军望而生畏的部队”;中国独立营驰骋北高加索,1960年苏联政府在北奥塞梯共和国首府弗拉基高加索建立纪念碑,“献给国内战争年代为北沃舍梯苏维埃政权而献身的中国同志”;70多位中国人还曾被调往圣彼得堡担任列宁卫士,后又随列宁迁往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在这些华人红军部队中,最有名的是2000名华工组成的第三集团军第29阻击师225团,后因战功卓著被苏俄中央授予“红鹰团”称号。
在整个苏俄内战期间,红军中的中国志愿军战士约有4万到5万人。如果再算上参加各地游击队的华工,其总数至少应当在15万至20万人之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