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还是拼搏?举重选手惜败心有不甘,教练推辞不愿担责
女子举重55公斤级别比赛已然结束,我国选手廖秋云没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最终获得银牌。廖秋云流着眼泪,不断地重复一句话:“太可惜了,我的实力不止如此。”山海皆可平,难平是人心。内心最难过的人莫过于运动员本人,为了这场比赛,她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时间。而最难过的是:下一届奥运会,廖秋云是否还能登场?
廖秋云(廖秋云简介)
看了两天的奥运举重比赛,发现我国举重队不一样的两个场景。一个是谌利军逆转一公斤夺冠,另一个是廖秋云一公斤惜败摘银,赛后两个运动员的心情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运动员在比赛中应该是保守还是拼搏?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很多选手心里都有了答案,那就是:拼搏一把。竞技体育最看重的就是结果,冠军和亚军的待遇差别很大,举重选手付出四年的光阴和汗水,为的就是能够获得优秀的成绩。
廖秋云在比赛中表现得很保守,虽然每一把抓举和挺举都很成功,但还是低估了对手的实力,对手反而每次都比廖秋云多加一公斤。菲律宾选手在最后一把选择了拼搏,向金牌发起了冲击,同样也是挑战自己,最终她也获得了非常满意的结果。对于举重选手来说,前面的几次可以选择保守一点,最后一次机会一定要留给自己,赛出水平,不留遗憾。虽然廖秋云有伤病在身,但是依然需要拼搏一把,因为下一届的奥运会她不一定能够继续参赛,状态也不一定有现在出色。
赛后通过对本场比赛的分析,教练张国政应该担负主要责任,但他的言语中尽是推脱责任。举重比赛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选手状态,一个是教练的战术安排。廖秋云的状态还算不错,伤病控制得也很好,不会对比赛造成负面的影响。张国政却用两次降开培养对手的信心,最后一把没能信任自己的弟子,用保守的战术“放弃”这枚必得的金牌。如果运动员最后一把没能举起来导致丢冠,首先自身不会感到遗憾,观众也会给她送上鼓励的掌声。举重运动员仅有几次光辉的时刻,这一次却遗憾错过。
张国政谈到这场比赛,总称已经发挥了全部实力,再加一点重量会十分困难,总体已经没有遗憾。真的没有遗憾吗?对于廖秋云来说,一定会有遗憾,只是结果已经确定,再去执着已然没有任何意义,更何况选手无法和教练顶撞,即使内心不甘也只能听从安排。还记得雅典奥运会选择拼搏的唐功红吗?她选择挑战自己的极限,最后一把加10公斤“冒险”举重,最终获得金牌。这样的举动给身体虽然造成了影响,但她亲口述说并没有很大的伤害,这样的荣誉也让唐功红后来获得了稳定的工作待遇。
所以说,运动员需要在关键时刻适当挑战自己,教练也应该主动承担责任,制定合理的战术,为弟子的付出负责,为弟子的前途考虑。最后,无论运动健儿取得怎样的成绩,你们都是最棒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