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著述与性格脾气同样令人称奇的人。
我们都知道,大师们不仅是因为名气大而著称,脾气大也让喜欢他们作品的人感到兴奋!古今中外都不例外。
陀斯妥耶夫斯基(陀斯妥耶夫斯基作品)
如中国的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和其弟周作人之间,因为家事决裂,那天鲁迅回八道湾取回自己的一些书和一些信件时,周作人夫妇跳起脚骂鲁迅,还打电话喊了几个相当于打手的朋友来帮忙,鲁迅抓起一个物件做出一副打死架的样子,好在被拉开,虽然说没有干成,但我还是希望他们痛快地干一仗。傅斯年也是有名的大炮性子,惹火了就要打人,最后自己气死在演讲台上。这里我要说的是俄国文学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的脾气不在身上,而在笔下。从《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述》中,可以看到,他和别林斯基主要原因文艺观上的分歧和精神方面的原因而决裂。当然,别林斯基也有责任,一开始他把《穷人》的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吹捧为旷世奇才,后又断然否定他的文学才华。但他们没有发展到像列夫.托尔斯泰与屠格涅夫决裂的时,托大师要写信约屠大师单挑决斗的境地。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他同时代的几个大师基本都不满,仅对托尔斯泰比较尊重,奉为大家外,还有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涅克拉索夫比较崇敬。他与车尔尼雪夫斯基也产生过矛盾,但他最恨的可能是屠格涅夫。在陀大师的自述中,他描述对屠格涅夫的厌恶贬损可以说是全方位的:
一不喜欢他的作派。“那种带有贵族气味的小丑似的拥抱也让我厌:他伸开双臂上来亲吻,待到你真要吻他时,他却把脸贴给你,他的态度十分慢自负。”
二是不喜欢他的作品和他的崇洋媚外。“最让我生气的是他的小说《烟》。他对我说,这部小说的主要思想,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如果俄罗斯垮掉了,人类不会有任何损失,整个世界波澜不惊。’”以及“早在4年前,我就察觉到他在德国人面前的奴颜媚骨,以及对俄罗斯人的憎恶。”
三是认为他才华不够。“在我看来,屠格涅夫是那些文思已经枯竭的俄罗斯作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
我认为,一个人要与一个人决裂未尝不可,但应该决裂得理直气壮。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屠格涅夫决裂前的1867年曾向屠格涅夫借过50个银马克,到要去拜访他时都还没有还。估计后来也没能力还。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嗜赌成性,又屡遭不幸,穷愁潦倒,虽然大作不断,却一直靠向熟人、朋友借钱,向出版社预支稿费过日子,还害怕坐牢被债务逼得躲到了国外。
到目前为止,在世界文学这个大坛子上,谁是前十大师,有人作过排名,权威与否不论,我觉得陀和屠各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以我多年的阅读范围,也仅读过屠的《猎人笔记》,但阅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死屋手记》、《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述》等作品,也是从他的作品中知道了他的坎坷身世,悲惨的命运,读出了他独特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不寻常的病态!他确实是属于“人穷志不短”,“理不直还气壮”的另类天才。
因此,陀思妥耶夫斯基虽然是一个生活中的侏儒,但又是一个活在自己精神世界里的巨人,他爱憎分明,贬损屠格涅夫的行为,我是可以理解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