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多数人一想到瓷器会想到景德镇,但中国瓷都却不是景德镇
而是中国潮州。
景德镇简介(景德镇简介100字)
2004年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潮州中国瓷都称号。
潮州拥有《中国瓷都》,《中国陶瓷特色产业基地》《中国陶瓷日用出口之乡》等称号。
潮州先民6000多年前就能烧制软硬质的日用陶瓷。
潮州拥有中国最大的工艺陶瓷和日用陶瓷生产基地。
中国四大名桥广济桥横跨韩江两岸
相传,在1300年前因“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仕途不顺被贬至此成就此地
当时韩江还叫恶溪,溪中常有鳄鱼伤人。
韩文公到了潮州带领民众治理江河驱逐鳄鱼。
垮桥而过是笔架山,因峰峦形似笔架故此得名,但因为韩文公原因当地人更愿意称此山为韩山。这里有优美的人文故事,更是潮州陶瓷业最早的发源地。
北宋时期南方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
1922年,发掘出土了世尊宋代白瓷佛像和一个莲花座。
公元九百六十年,三佛齐国李甫海(今印尼)商人,载满特产香料,犀牛角,整颗象牙整整航行两个月来到潮州。
千里迢迢只为上国瓷器。
瓷器的生产最离不开的条件就是瓷土,潮州瓷土资源总计超过亿吨。
1000多年前的唐宋年间,韩山周围15公里都是窑厂,当地窑群2公里一望无尽,家家烧窑称——百窑村。
建国后1953在当地发掘出土11座瓷窑,其中一条长达79.5米。是目前发现最长的宋窑。
一个窑厂同时可以烧制5到10万件瓷器。
据考证唐宋年间,福建和广东出口瓷器占全国总生产量一半以上
广东以潮州窑占量最多。一年多达千万计。
务实的潮汕人将窑址设在在韩江下游。为的就是大大的方便出海。
1995年时,潮州产瓷与景德镇大体相当。
2000年,潮州拥有1万多家陶瓷生产厂商。
产业集群化迅速发展,卫生洁具的生产量占全中国的57%,年产3400多万件。
出口额占当时总体陶瓷出口额一半以上
可以说潮州瓷自古至今都以出口为主
电子陶瓷年产1200亿只,占中国70%,世界50%。
作为侨乡拥有成熟的经商传统和企业家资源。
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四面八方人才,包括国际设计师也纷纷加入。
1996年潮州枫溪区首次组织企业到广交会参展。
广交会为潮州瓷器带来大量订单。年度外销订单翻倍增长。
质量要求一向严苛的德国人亲自来验货,用了各种检测设备反复确认,最终潮州瓷经受住了检验,远销德国。
80多个国家驻华外交官前来观展
啧啧称奇,说好棒棒。
而工艺特色上用厂里老员工的话来说,便是工艺和实用相结合。
艺术瓷器日用化。
在这里一个企业两万多个花色在不算多,比北方企业一个镇的花色都多。
2003年潮州一个枫溪区陶瓷产值60多亿,出口创汇2.6亿。
然而国字招牌带来强力外销的同时,内销却成了老大难的一块心病
国字号招牌主要是以工艺技术和产业方面
在国内销售市场想要占领高地,就要有与消费者有关的招牌
相比南方陶瓷重镇的佛山,潮州本地没有形成优势内销平台。
平台的缺乏导致销售不通。从研发到销售很难吸引留住人才。
有趣的是中国60%的瓷器出口来自潮州,品牌,公司多数不在潮州
至少是佛山,香港,上海的品牌
关于内销的困境,做了几十年瓷器生意的老刘这样说
潮州瓷现状叫做“终端不大,高端不强”。
无独有偶潮州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张锦华说
同质量产品潮州的产品比佛山的产品出厂和零售价低40%,本地企业的议价能力差,盈利不足,难以进行品牌宣传,服务效率低下,形成恶性闭环。
一个行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经商环境和外部加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潮州陶瓷行业的喜与忧又何尝不是众多传统行业的喜与忧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