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礼记简介(礼记简介及作者)

礼记简介(礼记简介及作者)

礼记简介(礼记简介及作者)我在上小学之前,白天是太姥爷和太姥姥带着的,小学期间放学后很多时候也是待在他们家。太姥爷是个老夫子,清清瘦瘦、花白头发、花白胡子,每天都穿戴得整整齐齐,很严厉又特别疼爱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每次煮好饺

我在上小学之前,白天是太姥爷和太姥姥带着的,小学期间放学后很多时候也是待在他们家。太姥爷是个老夫子,清清瘦瘦、花白头发、花白胡子,每天都穿戴得整整齐齐,很严厉又特别疼爱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每次煮好饺子之后,太姥爷一个一个地摆在小饭桌上,笑眯眯地看着我吃。但吃饭只能坐好了,在饭桌上吃,下了桌子就不能吃东西了。太姥爷特别喜欢男孩子,他就一个儿子,舅姥爷很年轻的时候就参加革命了,工作在外地,太姥爷把疼爱儿孙的劲儿全放在我这个曾外孙身上了。我的很多习惯,都是那段时间形成的。现在还能想起来,我小时候,太姥爷,一天到晚地对我说,你要这样做,你不能那样做,这样是对的,那样是错的。反正就是在太姥爷看来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要有“规矩”,要守规矩。

礼记简介(礼记简介及作者)

礼记简介(礼记简介及作者)

中国一直被称为“礼仪之邦”,《礼记》的“礼”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现在我们说生活要有仪式感,这个仪式,基本上是源自于“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就我们老百姓来说,规矩就“礼”。

《礼记》是儒家重要经典,地位很高。《大学》、《中庸》就是《礼记》中的篇目,是在朱熹作了注释之后,才独立出来的,并与《论语》、《孟子》称之为“四书”。

《礼记》中第一篇是《曲礼》,这个“曲”是指细小的杂事,就是生活中的小节。《曲礼》讲的就是生活中人的行住坐卧、待人接物、言谈举止、迎来送往等方方面面的礼仪规范或是行为规范。

我们今天说的“老礼儿”、老规矩,基本上说的还是《曲礼》中的内容。

文化传统讲的是传承。传承就是先人传下来,后人承接住。这样一代人又一代人就形成了“中国人”和“中华文明”。“文化”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基本上是以文教化的意思。甲骨文中的”文“就是一个站着的人,胸脯上有文身。“文”的本义是“文身”,就是为了好看在身上画上花纹,引申为花纹、纹理。基本上就是为了好看而做的修饰。甲骨文中的”化“是一个头朝上的人和一个头朝下的人,本义是变化,引申为通过教育让风俗、人心发生变化,即教化。

这样讲下来,”有文化“,我们就可以理解为:懂规矩、有礼节、能自律。

近些年很多鸡汤文中讲,跟家人不要讲理,更不必讲礼。很荒唐的说法。家是一个小孩子最初观念形成的地方,家也是一个人最真实存在的地方。这样重要的地方既不讲理又不讲礼。那这个家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又会成长为怎样一个人?

谦谦君子,文质彬彬,是后天形成的,一在教育,一在养成,一在自律。没有约束的自由不是真自由,是胡闹。

不管时代怎么变化,人终究是人。为了人能有个人样子,有些理还是要讲的,有些”礼“还是要有的。

上一篇: 王子正个人资料简介(王子正排石医院)
下一篇: 圆寂为什么坐着就死了(圆寂为什么坐着就死了 知乎)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