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事件和李广利叛汉事件导致汉帝国的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受到严重削弱,帝国大批优秀的文官武将受到波及,最终导致帝国对周边势力范围的控制有所松动。再加上汉武帝晚年撤回了驻扎在西域地区的轮台驻军,使得距离汉帝国核心统治区的西域地区分离汉帝国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最先跳出来的就是号称“西域小强”的楼兰。
楼兰与乌孙并立,是西域36国中实力最为雄厚的两大强国,因乌孙国王娶了汉家公主,乌孙成了大汉在西域最强有力的盟友,在大汉与匈奴争夺西域的过程中,乌孙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然啦,乌孙凭借大汉的威望在西域混的牛的一批。而楼兰与大汉的关系就没有那么美妙了,因为楼兰距离大汉过于遥远,又地近匈奴,楼兰与匈奴的关系更为密切,在30年汉匈战争期间,楼兰选择站在匈奴一边对抗大汉,最终匈奴被大汉打残,作为小弟的楼兰自然而然就遭到了大汉的清算,但苦于路途遥远,大汉也没有对楼兰过多惩罚,楼兰也识相的将自己的王子送到长安为人质,以平息大汉的怒火。
汉武帝后期乃至汉昭帝时代,大汉进入了战略收缩期,而轮台驻军的内撤使得楼兰公然反抗大汉。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楼兰勾结西域中等强国龟兹结成武装同盟,并以匈奴为外援,在西域展开了大规模兼并扩张运动,试图吞并其它西域小国。楼兰的野心昭然若揭,且楼兰的军事行动严重损害了大汉在西域的利益,也挑战了大汉主导的西域政治秩序。消息传到长安,汉帝国上层迅速做出反制措施,按照惯例派遣使者到西域调停,此前西域各国的内战,只要大汉使者一到,就会听大汉裁决,最终罢兵息战。
傅介子(傅介子简介)
但这一会,楼兰王安归不鸟大汉这一套,直接把大汉的使者咔嚓了。消息传到长安,汉昭帝震怒,马上召集军事会议,准备发兵征讨。但首席辅政大臣霍光则认为楼兰路途遥远,如果派遣大军征讨势必会劳民伤财,就算勉强成功,国力也会受损。
恰好当时一位叫傅介子的下级官员向霍光自告奋勇,说自己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好办法,本着试一试的态度,霍光接见了傅介子。傅介子开门见山地说:“楼兰、龟兹多次反覆无常,如果不加惩罚势必会危及大汉在西域的权威,经过龟兹时,发现国王距离人群很近,容易得手,我愿前去刺杀他,以此树立威信于各国。”霍光说:“龟兹国路远,暂且去楼兰试验此法。”于是,霍光上奏汉昭帝派遣他前去。
傅介子带着寥寥几十名士兵和金银财宝,对外宣传要去西域赏赐给各个国王,以加强大汉与西域诸国的友好关系。傅介子一行初到楼兰时,楼兰王安归尚抱有警戒心理,对汉朝使团敬而远之,傅介子见状便假装离开,到达楼兰的西部边界后,傅介子大造舆论攻势,说最后给楼兰一次机会,如果不来接受赏赐,那就去别的国家去也。”并将财物陈列在众人瞩目之处,楼兰王安归得知消息后,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贪念,亲自带人前往傅介子的使团接受赏赐。就在楼兰王安归进入傅介子大营后,2名汉军勇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杀楼兰王,楼兰王安归当场死透。
随后,傅介子进入楼兰王城,召集楼兰贵族说“安归有罪于大汉,天子派我来诛杀他,并立留在汉朝为人质的太子尉屠耆为王,并声称汉军主力即将抵达,你们不要轻举妄动,一旦有所异动,就把你们的国家消灭了!”傅介子的神操作一下子镇住了楼兰国的统治上层,他们都被傅介子雷厉风行的手段镇住了,加上国王已死,犯不着为死人效忠了,况且傅介子口中的汉军要是真来了,那可真是灭顶之灾。
于是,傅介子带着楼兰王安归的首级回京交差,汉昭帝下诏褒奖傅介子说:“楼兰王安归尝为匈奴间,候遮汉使者,发兵杀略卫司马安乐、光禄大夫忠、期门郎遂成等三辈,及安息、大宛使,盗取节印、献物,甚逆天理。平乐监傅介子使持节,诛斩楼兰王安归首,悬之北阙,以直报怨,不烦师从。”并封傅介子为义阳侯,赐给食邑七百户,2名刺杀楼兰王安归的士兵也被提拔为侍郎。
新即位的楼兰王尉屠耆因长年待在长安,在楼兰本土根基薄弱,为了强化自己对楼兰的统治,尉屠耆请求大汉朝廷在楼兰驻军,以威慑国内的反对派。面对尉屠耆的请求,汉昭帝没有理由拒绝,于是派遣4000名汉军驻扎在楼兰,此时的楼兰内政外交几乎全部控制在汉军驻军手里。因为汉昭帝觉得楼兰这个名字颇具反叛意味,后来下诏将楼兰改为鄯善,从此鄯善成为大汉在西域最重要的军事据点,保障着大汉在西域的军事政治秩序、保障着丝绸之路的安全。
莽子曰:傅介子区区一文官,面对国家危难挺身而出,这本不是他的本职工作,但不在其位仍然谋其政,且万里奔袭,以数十勇士,深入虎狼之地,于万军之中取国王首级,一举收全功,既威慑了西域诸国将大汉的国威扬于四方,又以最小的代价达到了最大的效果,真不是后世那些只会夸夸其谈的儒生可以望其项背的,傅介子诚可谓大汉第一猛男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