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作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一直以高酒精度闻名。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白酒的酒精度大都保持在60度左右,个别品牌甚至超过70度,明显高于40度~43度的国际水平。
由于酒精度高,酒体浓烈,一口下肚腹中如升起烈火,民间又将白酒称为“烧刀子”。
烧刀子酒(烧刀子酒哪里正宗)
出于节约粮食、利于出口等考虑,建国以来,国家大力倡导白酒降度。
1964年轻工业部组织“汾酒试点”,曾将68度至71度的原酒,通过加浆(加水)降至65度±1度,但酒体出现了白色絮状沉淀,这是中国白酒降度的最早尝试。
从建国后至七十年代,国家先后组织多次试点,解决了白酒行业诸多技术难题,但在探索白酒如何降度方面,始终没有突破。
白酒降度的最大难题,就在于加浆后酒体出现絮状沉淀物和口味寡淡。
这种絮状物究竟是什么?
已故白酒专家沈怡方曾在1979年撰文探讨如何解决高度白酒降度出现的问题。
▲沈怡方
他曾指出,高度白酒降度产生的白色絮状沉淀,主要是高沸点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的混合物,多来自于粮食原料中所含的脂肪酸,经发酵由酵母合成乙酯[2]。
这3种高级脂肪酸乙酯的性质不稳定,都溶于醇,但不溶于水。当高度白酒加水或处于低温状态下,其溶解度就会下降,从而导致白色絮状沉淀产生。
随着科研的进步和第一瓶低度白酒问世,人们逐渐掌握了清除这些白色絮状物的方法。除了张弓首创的冷冻过滤法外,还可以使用活性炭吸附法和再蒸馏法。
不过,这些高级脂肪酸乙酯也是白酒风味的成分之一。加上酒度降低后,酒中的香气物质会减少。所以,“低而不淡”一直是对低度优质酒的要求。
作为38度大曲酒的首创者,张弓在弥补低度白酒味感方面也做了诸多研究。解决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提高基础酒质量,二是精心勾调。
以浓香型白酒为例,其质量好坏与发酵窖泥的优劣及酒醅接触窖泥面积大小有直接关系。
张弓研究发现,利用窖顶泥、肥沃土壤、榆树叶、黄水等12种原料,加水搅拌均匀后充分发酵,将此泥涂在百叶窗式的香泥板上,酒醅入窖时分层放入窖池内,扩大酒醅和窖泥的接触面积,可明显提高基础酒的总酯含量。
此外,通过窖泥培养液灌窖、双轮底发酵、回酒发酵、中高温曲混合使用等途径,也可提高基础酒的品质。
在优质基酒的基础之上,再经过降度和精心勾调,便可解决低度酒香小味淡的问题。也就是说,只有更加优质的酒才能生产出好的低度酒。
如今经过半个世纪发展,白酒降度在技术、生产、工艺等方面早已成熟。
但在当时的科研条件下,低度酒难题的破解犹如一道分水岭,白酒行业随即掀起了一场席卷全国的降度热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