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圣德太子(圣德太子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圣德太子(圣德太子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圣德太子(圣德太子是哪个朝代的人物)2021年夏天,为了纪念圣德太子诞生1400年,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圣德太子与法隆寺”特展圣德太子(圣德太子是哪个朝代的人物)《日本书纪》(继体天皇六年条项)中记载:六世纪初,百济向日本派遣了五经博士以传播儒学。

2021年夏天,为了纪念圣德太子诞生1400年,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圣德太子与法隆寺”特展

圣德太子(圣德太子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圣德太子(圣德太子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日本书纪》(继体天皇六年条项)中记载:六世纪初,百济向日本派遣了五经博士以传播儒学。所谓“五经”是指《易》、《书》、《诗》、《春秋》、《礼记》五书,那是构成儒学核心的古典。在中国,因为儒学一直是作为官僚即知识分子的教养而受尊重的学问,所以起到了与佛教一道完善统一国家体制的作用。

推古天皇的摄政圣德太子的主要政治目标是:一方面依据上述佛教和儒教等大陆的先进文化,另一方面致力于强化国家的统一性。圣德太子的主要政绩是制定了“冠位十二阶”和“宪法十七条”。前者虽然没有废止以氏族为单位被赐予的“姓”,但引进了以个人为单位的表示政治序列的冠位,那是向官僚制的一个进步。

圣德太子画像,菊池容斋绘(图|维基百科)

另外,“宪法”的主要目标是训导官吏提高觉悟。第一条是以“以和为贵,无忤为宗”开头的名文,其内容是提倡协作的精神。因为以和为贵的思想见于《礼记》以及《论语》之中,其根据在儒学,所以后来有人解释说在将之作为最初的条项这一点上,体现了日本人的社会观的特点。接下来的第三条是“承诏必谨”,第四条是“群卿百僚,以礼为本,其治民之本,要在乎礼”。那都是以儒教训导官吏。这种条项很多,不过也有像第二条“笃敬三宝,三宝者,佛、法、僧也”那种主张尊重佛教的条项,第一条的“和”与在佛教的立场上将僧侣集团称为“和合众”或许有关联。

法隆寺,五重塔和金堂

圣德太子对佛教的信仰十分虔诚,他除了建造法隆寺以外,还撰写了《三经义疏》。那是对《法华经》、《胜鬘经》、《维摩经》这三部经典的注疏。不过,因为那是用汉文撰写的,所以早就有人怀疑那是否真正出自圣德太子之手。另外,因为最近在中国西部的敦煌发现了《胜鬘经》的注疏,《三经义疏》与上述注疏虽然有所不同,但颇为相似,因此有人认为《三经义疏》是圣德太子在中国北朝的注疏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但是,《三经义疏》乃圣德太子本人所撰的说法依然有较大的影响力。虽然《三经义疏》的出典仍无法确定,不过圣德太子选择了上述三部经典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法华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后来被天台宗以及日莲宗所推崇,后两部经典主要是针对胜鬘夫人和维摩居士这种不僧侣的(不出家的)在家人即社会上的人传授佛教的经典。也就是说,三部都是显示大乘佛教特色的经典。如果说大乘佛教与只寻求自我救赎的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相比,其特点是具有广泛救赎众生的慈悲精神,因此是一般的社会上的人也能接受的佛教思想的话,那么可以看出圣德太子的上述选择显然倾向于大乘佛教。

法隆寺五重塔细节

法隆寺五重塔细节

即便对《三经义疏》尚有疑问,但作为无可怀疑的圣德太子的语录而流传的《天寿国绣帐铭》(中宫寺藏)中,有“世间虚假,唯佛是真”两句。这两句也许被理解为表现了圣德太子晚年对人生的达观,其实并不是那样。佛教的根本思想集中体现在“诸形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四句,即所谓四法印之中(宇井伯寿的“佛教一贯说”)。因为执著于无常的现世的各种事物,所以会产生苦恼;如果正确地认识到在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事物中没有实体(“无我”),就能进入彻悟的安详境地。如果说这是四法印的意义的话,那么圣德太子的语录只不过是以不同的话语表述了同样的旨趣,这两句简洁的话表明圣德太子正确理解了佛教的精神。

法隆寺中门前

法隆寺梦殿

圣德太子在斑鸠建造的法隆寺被视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木造建筑。现在的法隆寺不是圣德太子在世时的建筑。根据《日本书纪》的记载,法隆寺在天智天皇九年(670年)被全部烧毁,实际上在1939年发掘了被视为法隆寺若草伽蓝的遗迹,因此可以确定法隆寺是在那之后重建的。重建的时期不能确定,人们推测是在七世纪末到八世纪初,即便如此,那依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造建筑。

圣德太子在斑鸠建造的法隆寺被视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木造建筑

另外,圣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曾遭到苏我氏的攻击,圣德太子的子孙没有能够繁衍下来。因此,有一种说法认为重建的法隆寺是为了为圣德太子安魂而建造的。其主要根据是,在中门即正门的中央立了一根柱子,通道被一分为二,那根柱子被认为是用来封锁冤魂的。但是,对于这一说法,直木孝次郎提出了质疑。直木认为之所以在中门的中央立了一根柱子,一方面是因为中门较宽,另一方面还因为在中门的正面,现在有讲堂,而在重建之时没有任何建筑物,因此不必担心将景观一分为二。另外,且不谈圣德太子的子孙,圣德太子本身没有理由成为冤魂。而且在七世纪前后还不存在冤魂作祟的观念。我认为直木的观点比较有说服力。

图书介绍:

日本文化的历史/129946

(本文节选自笹川日中友好基金“阅读日本书系”之《日本文化的历史》,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社。除特别注明外,文中图片均由库索拍摄,转载请留言获得授权。)

上一篇: 大器晚成的例子(大器晚成的例子素材)
下一篇: 满月送什么(满月送什么礼物好 男孩)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