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进士、举人、贡生、荫生是清代官定的正途出身者,但是由于学历的不同,他们在仕途晋升的过程中,走得路子完全是不一样的。清代官制中对此有很严格的界定,比如同样升为正二品的侍郎,翰林与进士都有固定的迁转路线。
那么这些不同正途出身的官员,一旦入仕以后,都会按照什么路线进行升迁呢?这个话题御史之前没有涉及过,这次就重点来讲一讲。
礼部侍郎(礼部侍郎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这里讲的翰林是指新科进士通过朝考后,进入翰林院庶常馆的庶吉士。明清两朝,庶吉士选官最具优越性,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之说。
通常情况下,庶吉士散馆后,会按照殿试时的成绩授予编修(正七品)、检讨(从七品)。按殿试成绩授职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命原则,目的就是为了突出二甲、三甲进士的等级之分。因此,一个进士的殿试成绩,会一定程度影响他此后的仕途前程。
从初次授职的情况来看,编修、检讨的品级都不高,是翰林院中最低级的官职。但是翰林的晋升速度很快,一般不出三五年就可以升任侍讲、侍读(五六品),这两个职务没有多少的实际权力,但却能时常接触到皇帝,晋升的机会自然也多。
侍讲、侍读是翰林官仕途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被提拔到这个位置,那么有可能就会止步于编修、检讨。清代这样的翰林其实也不少,这类人都属不通人情的书呆子,至死都是个穷翰林。
侍讲、侍读一旦晋升,下一步就是詹事府少詹事(正四品),进而提升为詹事(正三品)。这是典型的翰林官升迁路线,按照这个路线走,接下来就是升为某个部的侍郎、尚书,乃至入阁拜相。如果有机会升到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一职,那就是典型的“储相”了。
翰林外放道府也是常有的事,按照铨选的程序,道府出缺,京官中翰林院侍讲、侍读为第一人选,获京察一等之各部员外郎、郎中次之。翰林一旦外放且短时间没有再调到京城,升任布按、督抚也是顺理成章的。
运气背一点的翰林,就会被转到国子监系统任职,担任祭酒一类的清要职务,若是走这样的路线,晋升侍郎、尚书就比较困难,多止步于三品京堂(各寺一把手)。
可以看出,翰林出身者都是在学官岗位上一步步迁转的,升迁路线比较固定。
没有成为庶吉士而在京任职的进士出身者,其升迁路线与翰林截然不同。他们首次授予的岗位以各部主事(正六品)居多。相比于学官,各部的基层官要想爬到侍郎,顺利的话也要花上二十年。
六部由于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职责重大容易出错,尤其是户部、刑部。按照吏部的铨选规则,主事晋升必须要俸满且在京察中获得一等才能顺利升任员外郎,这个过程一般要六至九年左右。
与翰林升任侍讲、侍读一样,在六部任职的进士出身者,员外郎、郎中也是一道必须跨过去的槛,只要这样才有机会升任侍郎。或是外放道府进而升至督抚。
进士出身者初次授职也不仅限于六部,也有部分人走得是科道路线的,即在都察院任职。清代的科道官是自成一个体系的,就和现在的公检法一样,只要进入这个系统,前期的迁转路线同样也是固定的。
按正常程序,进士在科道系统任职,初次授职为监察御史或六科给事中(七品),然后升为佥都御史、副都御史,也有中间被调到通政司、大理寺任职的。
不管是翰林还是进士,前期都有各自的固定晋升路线,他们的终极目标就是各部侍郎,一旦到了这个级别,此后的迁转就没有多大区别了,能否入阁或入军机处,全凭皇帝的个人意愿。
事实上,清代所有官职中侍郎出缺,应升的岗位最多,按顺序排列为:内阁学士、副都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为第一序列;太常寺卿、顺天府尹、奉天府尹、光禄寺卿、太仆寺卿、鸿胪寺卿、内阁侍读学士为第二顺序;此外各寺少卿、翰林院侍读学士、祭酒等排最后。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清代在京各衙门,有一些低中级岗位的任职条件很高,规定必须是进士或翰林出身者才能担任,具体有:编修、检讨、国子监祭酒、司业、顺天府丞、汉吏部郎中、汉吏部员外郎、宗人府主事。
举人、贡生等而次之,优势远不如翰林、进士出身者。他们的仕途起点普遍不高,一般都是从中书、笔帖式做起,如果政绩、运气两方面都具备的话,能做到员外郎、郎中已经到头了。如果是旗人的话,那么则另当别论。
这里重点要讲的还是荫生,按照清代的官制,正一品大学士可荫一子,品级为五品,以此类推正二品荫子为六品,总体原则是子比父低五级。
荫生的起点还是比较高的,但前提是荫生必须要经过朝廷的考核,在确认有资格可以胜任某岗位时,才会实授。因为荫生属于朝廷大员的标配,所以荫生出身为官的占了不小的比例。且这部分人由于父祖的庇佑,晋升速度也较快。
旗人的情况要单说,除了有功名者外,大部分都是以侍卫起家的,一旦做到了头等侍卫,就会顺理成章升任侍郎或是八旗武官。八旗子弟享有政治特权是清代的国策,这方面就不深入阐述了。
又,异途出身者,按规定在京任职不得超过郎中,在外任职不得超过道员。这是总体的趋势,个例不在讨论之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