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考古人员打开墓葬后,立即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件汉代的青铜鼎,让考古人员难掩兴奋之情。
这会是他寻找30多年的西汉南越王墓吗?
据传这位南越王在秦始皇时期大胆称帝,还活到了101岁的高龄。
南越王墓(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金印)
在他去世后,孙权掘地三尺都要找到他的墓葬。
墓主人身穿金缕玉衣下葬,4位夫人为其殉葬,墓中除了大量的陪葬品外,还发现了长生不老药。
那么如此奢华的大墓,墓主人究竟是谁?
1983年6月9日,广州北郊一个叫做象岗的小山坡上,施工队正在紧锣密鼓地工作着,这里准备建一批楼房。
谁知一位工人一镐头下去,却听到了清脆的声音,镐头砸到了石头上,于是工人便准备先清理上面的泥土,然后把石头搬开。
一清理工人才发现,泥土下面竟然是一排整整齐齐的石板,工人索性撬开石板准备搬走。
结果赫然发现,石板之下,竟然是一个黑乎乎的洞口,这下工人们再也不敢轻举妄动,赶紧叫来负责人。
工地负责人立即叫停了工程,并通知了当地的考古研究所,因为这很可能是一座古墓。
考古专家来到现场,打着手电筒透过石板的缝隙往里查看。
隐约之中,有人看到一件大号的青铜鼎,这让专家一阵激动,根据样式,考古人员判断那是一件汉代铜鼎。
在此之前,专家原本以为这是明朝末年的一座古墓,汉代铜鼎的发现,让这座古墓的年代又往前推了好几百年。
不过就算是一座汉代的古墓,考古专家也没必要如此激动吧?
这位发现铜鼎的专家名叫麦英豪,从事考古工作30多年来,他一直在寻找一座汉代的大墓。
而当他看到这座古墓的形制,再看到汉代的文物时,直觉告诉他,多年来苦苦寻找的古墓很可能出现了!
那就是西汉南越王赵佗的墓葬。
说起赵佗,他曾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员干将,秦始皇命他带兵平定岭南,也就是现在的两广地区。
然而就在赵佗平定岭南的过程中,秦朝灭亡了,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大幕。
赵佗一看国家都没了,索性吞并了岭南三郡,自立为王,创建了南越国。
南越国一共存在了93年,时间并不长。
关键是赵佗这个人还长寿,一直活到了101岁,在位时间就长达66年,把自己的儿子都熬死了,最后只能传位于自己的孙子。
因此世人便认为,赵佗在位时间如此之长,一定积攒了不少的金银珠宝,那么他去世后,这些宝藏也一并带到了地下。
也因为这个原因,赵佗墓成了盗墓贼觊觎的对象,其中便包括三国时期的孙权。
都说曹操是最大的盗墓贼,其实孙权与他相比,那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孙权曾为了寻找赵佗墓,派兵翻山越岭前往岭南,耗费多时,掘地三尺,都没找到赵佗的墓,这是为何呢?
大家都知道曹操的墓葬有72疑冢,其实这招就是赵佗玩剩下的。
据传赵佗在出殡的时候,十几个送葬队伍从番禹的四个城门同时出发,外人根本不知道哪一支队伍中是赵佗真正的遗体。
当然除了孙权,2000多年来,寻找赵佗墓的人就一直没断过。
那么如今在广州发现的这座汉墓,会是专家寻找已久的赵佗墓吗?
广州象岗发现一座西汉时期的古墓,墓主人很可能是活了101岁的南越王赵佗。
为了寻找到答案,考古人员立即对这座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
趁着夜色,考古人员就开始忙碌起来,清理完上面的石板后,考古人员就感到一阵惊喜,因为这座墓葬并没有被盗过的痕迹,里面的文物很可能保存完好,对于他们确定墓主人的身份也更加有利。
整个墓葬分为七个部分,其平面呈“士”字形。
考古人员首先来到了墓葬的东耳室,看到里面的东西后,考古人员不禁发出一阵惊呼,这这里犹如一支庞大的乐队,存放着一整套编钟,其中包括18件编磬,周围还是散落着其他乐器。
除此之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个殉人,根据推测应该是一名乐师。
能有如此完整的一整套乐器,考古人员更加坚定,墓主人一定非王即侯,那么他会是历代南越王中的哪一位呢?
紧接着在西耳室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由五种不同颜色的玉石或者宝石粉末制成,古人认为吃了便可以长生不老,殊不知吃多了还能要人命!
古代帝王十有八九都追求长生不老,如果这真的是一座帝王墓的话,发现长生不老药也不足为奇。
然而在接下来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却遇到了困难,通往主墓室的墓道有很多大石头。
考古人员一看就知道,这是典型的积沙积石墓,这是墓主人为了阻止盗墓贼而设下的机关。
没有办法,考古人员只能另辟蹊径,选择从上往下进行清理,这才重新进入到墓前室。
考古人员再一次被震撼到了,只见墓前室的顶部绘满了红黑两色的卷云般的彩绘,图纹鲜艳夺目,富丽堂皇。
在清理墓前室的时候,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具殉人尸骨,尸骨已经腐朽殆尽,但是却拥有着一整套的玉佩随葬,在她的旁边,专家发现了一枚鱼钮铜印,上面刻着“景巷令印”。
根据史料记载,“景巷令“也就是“永巷令”,在汉朝,永巷令是主管后妃宫女以及宫中狱事的宦官。
能让一位宫中官员为其殉葬,墓主人一定也是皇家人士。
除了墓前室,考古人员在东侧室也发现了殉人的遗骸,而且这些殉人都带有精美的玉饰,他们会是谁呢?
很快,考古人员在散落的玉器中,发现了三枚印章,上面分别刻着“左夫人印”和“泰夫人印”,还有一枚字迹已经模糊。
“夫人”是汉代帝王对妻妾的统称,因此推测,这些殉人,很可能是墓主人的妃嫔。
那么既然有“左夫人印”,那么应该也有“右夫人印”,汉朝以右为尊。
随着深入清理,考古人员很快又发现了两枚印章,其中一枚刻着“赵蓝”二字,另一枚则是一枚金印,上面刻的正是“右夫人玺”。
因此专家推测,赵蓝应该就是右夫人的名字,而且地位明显高于其他人。
四位夫人陪葬在旁,墓主人究竟会是谁呢?
广州象岗惊现南越王墓,四位夫人陪葬在侧,究竟是哪一位南越王能有如此规格?
当考古人员清理到主墓室后,答案即将揭晓。
缓缓地推开主墓室的大门,墓主人的棺椁就摆在正中央,不过因为年代久远,墓主人的遗骸早已腐朽殆尽。
不过在墓主人的遗骸四周,却散落着许多玉片,这些玉片与之前出土的玉器都不相同,每枚玉片上都有穿孔。
考古人员将这些玉片收集起来进行复原,谁成想,一件精美绝伦的“金缕玉衣”出现在大家面前。
“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和贵族才有资格使用的最高等级殓服。
这让考古人员更加坚信,在岭南地区,除了南越王,谁还敢用金缕玉衣下葬呢?
南越国除了赵佗外,下面还有4位南越王,最后三位都是被杀,因此专家推断,他们不可能有如此高规格的墓葬。
那么就只剩下赵佗和他的孙子赵胡了,随着两枚印章的出土,为我们揭开了墓主人的身份。
其中一枚四方玉章刻着“帝印”两个字,根据史书记载,五位南越王中也只有前两位称帝了。
而另一枚印章上,则刻着“赵眜(mò)”两个字,很显然,这既不是赵佗也不是赵胡,更不是其他南越王的名字。
难道说考古人员之前的判断出错了?
就在专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枚金印的出现,让大家终于确定了墓主人的身份。
这是一枚龙头玺印,含金量高达99%,上面刻着“文帝行玺”四个字。
文帝正是南越王第二代国君,赵佗的孙子赵胡。
专家推测,赵眜应该是他在少数民族的本名,而赵胡则是他给汉朝皇帝上书用的汉名。
赵胡的儿子赵婴齐早年被送到汉武帝身边当侍卫,赵胡去世后,赵婴齐赶紧从西安往回赶。
赵婴齐知道汉武帝的厉害,于是决定归顺汉朝,不再称帝,于是便把赵胡的文帝行玺”印一同放在了墓中,也算是向汉武帝表达了归顺的忠心吧。
赵胡墓的发掘可谓是惊喜连连,收获颇丰,不过让考古专家略感遗憾的是,赵佗墓依旧没有找到,只能留给后人继续寻找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