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成语,叫做“小人得势”,就是说一个品格低下的人,反而取得了权势。小人得了权势会怎么样呢?自然是为非作歹,欺压良善了。
这是我们平头老百姓,最不愿意看到的。
然而翻开历史书看一看,或者审视一下我们生活的周遭,却总会惊讶地发现,那些小人们,似乎总能得势。
暑往寒来(暑往寒来春复春一朝天子一朝臣)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或许《水浒传》里的这首诗,可以让我们找到答案。
夕阳西下水东流。
时来富贵皆因命,
运去贫穷亦有由。
这是《水浒传》里的一首回前诗,其中第三句,“时来富贵皆因命”,说的就是一个小人得志的故事。
这个小人,就是高俅。
话说这个高俅,原本就是开封府街头的一个破落户,没什么家世,而且本人还不怎么学好,专一就干些吹拉弹唱、相扑踢球,还有假模假式的舞枪弄棒。
光靠这些,很明显,是不能糊口的。
怎么办呢?只好去当了个帮闲。
宋朝时所谓的“帮闲”,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傍大款。具体就是傍一个有钱的主顾,整日里陪着人家朝秦暮楚、眠花卧柳,专干些两舍三瓦的勾当。
高俅傍的这个款爷,是一个姓王的员外的儿子。
王员外眼见儿子跟着这么一个货,整天不干正经事,于是一纸诉状,把高俅告到了开封府,说他勾带良家子弟学坏。
那时候的官府,说起来还很贴心。
开封府尹当场就打了高俅40板子,然后把他赶出了汴梁城。没办法,高俅只好跑到淮西临淮州,大致就是现在安徽的泗县、盱眙县一带,投靠了一个叫柳大郎的人。
三年以后,宋哲宗大赦天下,高俅这才又回到了东京汴梁。
回到汴梁后,高俅先是在柳大郎的引荐下,投靠了他的一个亲戚董将士。董将士是开生药铺的,本分人家,眼见高俅不是什么好人,可又碍于亲戚的面子,不好硬生赶出去。于是一封推荐信,又把高俅推荐给了苏东坡的弟弟苏辙。
苏辙是清清白白的诗书世家,怎么容得下高俅这种泼皮无赖呢?不过依旧是碍于面子,也用一封推荐信,把他引荐给了小王都太尉。
这个小王都太尉,应该就是王诜,是北宋年间的一个画家。他的老婆是宋英宗的女儿,也就是宋神宗的妹妹,宋哲宗和宋徽宗的姑姑。
如此算下来,小王都太尉是宋哲宗的姑父,并不是《水浒传》中所说,是宋哲宗的妹夫。
当然,书中的小王都太尉,也可能是王诜的儿子。
但不管怎么说,也是皇亲国戚。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小王都太尉见了高俅以后,居然一眼就很喜欢,不但收留了他,还让他做了自己的亲随。
这么一个连药铺老板的嫌弃的人,居然深得驸马都尉的喜欢,你说奇怪不奇怪?
谁知高俅的好运,还不止这些。
话说这一天,小王都太尉过生日,宴请当时还是端王的宋徽宗赵佶。赵佶在小王都太尉的书房里,无意间看到镇纸用的羊脂玉狮子,还有一个玉龙笔架。
于是宴席之后,小王都太尉便派人,把这两个物件给送了过去。
你说巧不巧,小王都太尉那天派的这个人,恰恰就是高俅。岂料更巧的是,高俅到了端王府,正遇到赵佶跟几个小太监在踢球。而那颗球见了高俅以后,竟就像见了亲人一样,滚到了他的脚下。
高俅见了球,难免技痒,就秀了几脚。
结果他这一秀不要紧,赵佶一下就看对了眼。于是高俅就从小王都太尉的亲随,变成了端王赵佶的亲随。
后来宋哲宗驾崩,因为没有儿子,端王赵佶便当了皇帝,也就是宋徽宗。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赵佶当了皇帝,免不了要提拔几个自己的亲信。于是高俅摇身一变,就当上了殿帅府太尉。
这个殿帅府太尉,可是三公之一,正二品的朝廷大员。而且在宋明两代,只要皇帝同意,这个职位可以调动全国各地的军队。
一个街头上的泼皮无赖,居然掌管了军政大权?要不说北宋能有个好,那才见鬼了呢!
对此,《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也只能感叹说:
除了高俅命好,好像也再找不出,更合适的理由了。
然而实际上,真是因为高俅的命好吗?如果确实是这样,命运又是什么?
有关这个问题,这首诗的前两句,已经告诉我们了。
夕阳西下水东流。
大家看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暑往寒来,一年四季,有热的时候,就有冷的时候;有生机盎然的时候,就有枯黄凋零的时候。太阳也是,又从东边升起来的时候,就有从西边落下去的时候。
以道家的眼光来看,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说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但都有“阴阳”,而且都处于“阴阳”的相互转化之中。
换句话说,阴阳无好坏之分,也不存在着对立。
只不过是因为我们,非要把“阳”视为好,视为兴,视为善,把“阴”视为坏,视为衰,视为恶。就如同我们总是希望,这个世界能永远生机盎然,太阳也永远只东升,不会西落一样。
其实我们心里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小人总能得势的原因。因为有君子得道的时候,也必然就有小人得势的时候。
这就是阴阳转化,也就是天道。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本文为索彦聊诗词原创,欢迎关注、点赞、评论并转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