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自1368年的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到1570年的俺答封贡,期间将近200年的时间,明朝一直与自己的老邻居蒙古进行了无休止的冲突,其中还爆发了几次大规模的战争。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地盘点一下明朝与蒙古之间战争形势的演变。
一、主动出击阶段(朱元璋、朱棣时期)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称帝。随后进行北伐,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命徐达、常遇春等将北伐,攻占大都(即北京),元顺帝北逃,彻底结束蒙古在中原的统治,中国再次回归由汉族建立的王朝统治之下。先后经历了太原之战、沈儿峪之战、岭北之战、捕鱼儿海之战等战略性的决战,歼灭了北元军队的主力,又八次派兵深入漠北,虽然没有一举彻底歼灭北元,然而老朱的几次北伐大破北元,天下至此初定。蒙古势力基本撤离内蒙,退至漠北,从此残元遂不能复振。给之后的蒙古政局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叫门天子(叫门天子是什么意思)
然而到了朱棣时期,蒙元的实力已经大为下降,甚至分裂成了鞑靼与瓦剌,此后朱棣又进行了五次北伐,看见鞑靼实力强大就揍鞑靼,看见瓦剌有中兴之势就打瓦剌。尽量让两个部落实力相当,让他们互相争斗,不让一方消灭另一方,以维持这一地区的稳定。可以说在这个阶段明朝对蒙古的战争完全是碾压阶段。
二、转攻为守阶段(仁宣时期到嘉靖时期)
在永乐之后,继位的明仁宗和明宣宗没有洪武和永乐那样开疆拓土的胸怀,他们的重点逐渐放在了内政上面,于是有了著名的仁宣之治。从明宣宗开始就停止了向蒙古的北伐,开始对蒙古实行积极的防御政策,建立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九镇为重点、长城为线的点线面的防御模式,双方之间偶尔也是较小的边界摩擦,总体上处于和平相处的局面。然而,这一切从明英宗时期发生了改变,这一时期瓦剌在也先的领导下国力蒸蒸日上,逐渐打起了明朝的主意,恰好此时遇到了“叫门天子”朱祁镇,于是发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二十万精锐的明军被葬送在土木堡,从洪武时期到永乐时期能征善战的将士几乎都被葬送,此时也先也率领大军南下,准备一举建立自己祖先成吉思汗那样的丰功伟绩,然而他遇到了于谦。此后发生的事我们也大致知道,明朝经历了北京保卫战,稳住了阵脚。此后的大部分时间明军几乎再无主动向蒙古发动大规模进攻,而蒙古那边则不时地南下,骚扰明朝。甚至发生了嘉靖年间的庚戌之变。蒙古军队在明朝首都附近劫掠一番扬长而去,震惊了整个朝堂。在这期间北方的蒙古一直是明朝头疼的问题。
三、基本和平阶段(隆庆时期到明朝末年)
这样的局面一直到隆庆年间才得以改变,在明朝中央内阁大臣高拱和张居正的策划下,加上地方上的宣大总督王崇古及大同巡抚方逢时操作下,成功把握把汉那吉与其祖父、鞑靼首领俺答因家事争执而降明的机会,达成了封贡及互市,结束了近二百年的敌对状态。因为这个时候明军兵力逐渐强盛,蒙古军队一看无机可乘,恰巧此时明朝那边也同意了互市,于是大家都不愿再打打杀杀,于是便促成了这一决策。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双方进行大规模的经济贸易,蒙古能从明朝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如茶叶、盐、丝绸等,而明朝从蒙古能获得大量马匹,加强军队骑兵的建设,双方基本处于和平相处。双方处于友好的和平相处,此后四五十年间不见刀兵,一直持续到明朝末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