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德国的近现代史,大多数人都会在第一时间联想起两次世界大战。诚然,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战争深刻地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格局。或许你会因此给德国人冠以“好战分子”、“法西斯”等负面标签。
然而在你对德国近现代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深入了解之后,你会明白这一场场波及全欧洲甚至全世界的战争,在1871年俾斯麦于凡尔赛宫宣告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成立那一刻起,就注定是无法避免的。
1月18日,德意志帝国成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的镜厅被加冕为德国皇帝。
德国故事(德国故事片)
........................................................................................................................................
除了作为一个地理名称外,德国已不复存在;当你谈起德意志帝国时,你只能隐约听见一个曾经强大的名字的回声。
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虽在名义上统治着整个德语地区,但是并无能力控制地方上的事务。帝国只是安放在这个联合体顶部的一顶帽子,其下是拥有自治权的各种政治组织。帝国的三级议会无法在重大事件上达成一致,更遑论在决定整个帝国走向的议题上做出决策。因为不同阶级、教派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政治诉求上在很多时候存在冲突,地方诸侯的领土争端盘根错节。议会解决争端功能的缺失为之后爆发的“三十年战争”埋下了祸患。
经过旷日持久的战争,德国的大部分地区民生凋敝、百废待兴。1648年,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在《威斯特法伦条约》的签署,这一条约进一步削弱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至此神圣罗马帝国已经名存实亡。17世纪在英法等国相继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的背景下,德国的分裂状态却进一步加剧了,这极大地阻碍了德国工商业的发展。在英法等国的城市中,手工业正蓬勃发展,而在德国,大量人口仍作为佃户被封建领主被牢牢地束缚在他们的土地上。
尽管如此,分裂必将走向统一,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在松散的帝国内部正悄然孕育着一股日后推动德国统一的力量。
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仪式
德国在欧洲的落后地位不仅仅体现在其非中央集权的政体上。德语的发展同样长期处于较为滞后的状态,德国的贵族阶层无一例外都用法语进行口头交流和书写。然而,发展民族语言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民族观念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例如以色列复国运动正是以复活古老的希伯来语为前提的。这里就不得不提及于1617年在魏玛成立的“丰收学会”,这是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德语语言学会,其会员涵盖了几乎所有德语界的文化名流。该学会旨在尽可能多地保留高地德语的原有面貌和特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德语发扬光大,并免受外来语的侵蚀。
“丰收学会”的标志
事实上,“语言学会”的尝试并非德国首创,而是效仿文艺复兴时期在佛罗伦萨成立的“麸皮学会”。学界将德国和意大利的民族主义归类为文化民族主义,因为两国的思想家通过强调民族文化来激发民众的爱国情绪。并且两国在19世纪下半叶完成统一后,又相继在20世纪走上了法西斯道路,不得不让人注意到文化民族主义对于一个国家的塑造。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在此不加以赘述。
德国的民族观念正在逐步形成,但对这场内部变革真正起到催化作用的却是来自外部的压力。当德语地区的人民普遍意识到自己的生存面临威胁,他们出于对主宰自己的命运的渴望,决定团结起来。。。。(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