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放尧于平阳。(放,流放)
舜囚尧,复,使不与父相见也
这段话虽然是文言文相信一般的人都能看懂,看懂之后是不是觉得很疑惑,这个跟我们平时的认知简直是毁三观吧!估计多半是哪个博出位的学者提出来的怪异观点。但是冷静下来一想自古朝代的更替都是血淋淋的,古代的贤者思想境界真的能达到不贪恋权位的高度么?所以似乎这样的历史才更加合理吧!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经历时间的洗礼,无数的历史事件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还能从遗留下来的历史史料中还原一二,有些经过时间的洗礼和社会的修正却只留下无尽的谜团让无数好奇的人穷其一生去追寻。如果你对历史还是比较好奇的,可以去网上搜索一下《竹书纪年》,了解一下那些不一样的历史记录。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于咸宁五年(279年),被汲郡人不准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葬发现,亦称《汲冢纪年》、《古文纪年》(秦以前文字),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而且,《竹书纪年》与汉初古墓所出古书近似,而竹书纪年的诸多记载也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秦简、《系年》相类。
《竹书纪年》共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东迁后用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至魏襄王二十年为止。
《竹书纪年》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但它在宋时历经了佚散后又重新收集整理的过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可信度和史料价值。此书开篇是以纪年为纲目,上下记载了89位帝王、1847年的历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