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字方平,是东海(大概属今江苏连云港一带)人,曾经被举荐为孝廉,担任过郎中一职,后来又升为中散大夫。王远精通《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五部经典,最擅长的还要算天文、河图、符命方面的知识,他可以推算天下盛衰的周期,可以预知九州之内的吉凶祸福,这些都好像在自己的手掌之中。
后来王远就离开官场进入山中,潜心修习道术。修道成功后,汉孝桓帝听到这个消息,就派使者召他入朝,接连去了好多次,王远都没有答应。桓帝就命令所属地方官,强行把王远送到京城。王远到京城后见到桓帝,低着头不回答桓帝的任何问题。后来他在皇宫的大门上题了四百多字,说的都是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桓帝对王远的做法非常生气,就派人去把宫门上的字迹铲掉,宫人们把外面的字迹铲掉后,里面的字迹又显露出来墨色都渗透到宫门的里面,越铲字迹越清晰。
王远没有子孙后代,他的家乡的人就世代供养着他。同郡有个叫陈耽的太尉,专门给王远修建了修道的密室,早晚朝拜他。只是向他祈福并没有向他学习修道的意思。王远在陈耽家修炼了四十多年,陈家的人从没有生病死亡的事情发生,连陈家的下人们也如此,都平安无事。六畜兴旺,庄稼的收成也被平常人家多一倍。
有一天,王远对陈耽说:“我的阳寿到了,不能在这里停留了,明天中午就是我的最后期限。”到时间后王远果然死去了。陈耽知道王远成仙去了,不敢把他的尸身放置到地上,只是悲哀的哭泣,叹息说:“先生弃我而去,我该怎么办啊!”就派人准备棺木等物品,用床单把尸体包起来,到第三天晚上,陈耽忽然发现王远的尸体不知道什么时间消失了,陈耽查看发现衣帽等王远穿戴过的东西,好像蛇蜕皮一样,一切都和原来一样完整无损。
王远去世百天后,陈耽也去世了。有人说陈耽得到了王远的法术也飞升成仙了,也有人说王远知道陈耽将要逝去了,所以提前离开了陈家。
刚开始的时候,王远想要向东进入括苍山,经过吴郡,借宿在胥门(今苏州市南)的蔡经家里。蔡经是当地的一个普通人,但是他骨骼清奇是可以成仙的。王远看出来了,所以就住到蔡家。王远对蔡经说:“你命中该成仙,上天将要迎接你去补充仙宫的空缺,因为你年轻的时候没有修习过道术。现在精气少而身体肥胖,不可能成仙飞升。只有解脱你的肉体才能成仙飞升,解脱肉身就好像狗从狗洞经过一样简单。”于是就把如何解脱肉体的方法传授给了蔡经,然后就告别蔡经离开了。王远走后不久,蔡经突然全身发热像起了火一样,就希望别人用冷水来浇自己。在他的哀告下,家里人取来水向他身体浇下去,水好像浇到烧焦的石头上一样,像这样浇了三天,蔡经就只剩下衣服骨头架子了,于是旁边的人把他抬到室内放到床上,用被子小心翼翼的盖在他的身上,突然人们看不到蔡经了,揭开被子众人发现被子里面只剩下身上的皮,好像蝉蜕一样放在那里。
蔡经失踪十多年后,有一天他忽然回到了家中,脸色和青年时代一样红润,身体也很强壮,头发和胡须又黑又密。蔡经对家人说:“七月初七这一天,王远要来咱们家,到了这一天你们要多多做一些吃的东西来供王远的随从们食用。”
到了初七这一天,蔡经家人从周围邻居家借来了炊具,作了好几百斗粮食的饭食,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院子里。王远果然来了。王远还没有到,就隐约听见敲锣打鼓吹奏箫管的音乐声和人喊马嘶的声音,周围邻居们非常吃惊,不知道这些声音从什么地方传出来的,等到王远来到蔡家门前了,人们才醒悟过来。只见王远穿着大红长袍,头上戴着远游冠,背着虎头形的装绶带用的皮包,系着五色的绶带,腰间挂着宝剑。看他脸上有淡黄色的少年人的唇髭,中等身材。乘着羽毛装饰的车子,有五条龙拉着车,龙车的前后都是手执旗幡旌节的仪仗侍从,王远自己就像大将军一样十分威风。有十二个差役在前面开路,他们的嘴都是用蜡封着的。乐手们骑着龙从天而降,聚集在院子里、随从的侍从官身高大约都有一丈多,都立在空中。王远到了后其余随从都隐身了,人们看不到这些随从到什么地方去了,只看见王远坐在那里。过了一会儿,王远接见了蔡经的父母兄弟,然后又派人请麻姑到这里来。人们都不知道麻姑是什么人,王远对使者说:“你去禀告麻姑,就说王方平恭敬的向麻姑禀报,他很久没有到人间了,现在来到蔡经家,不知麻姑能否也到此间来一叙?”一会儿功夫派去送信的人和麻姑的信使一起回来了,人们看不到麻姑的使者,只能听到声音:“麻姑说:我这里向王君致礼了,我们已经有五百年没有见过面了。虽然我们地位身份不同,但互相尊重敬仰,没有什么尊卑之分。我先给你捎个信,一顿饭工夫我就到了。我接受命令要去蓬莱视察,现在必须去一趟,我很快就回来了,回来后就去拜访你,希望你在蔡经家等我不要离开。”
过了两顿饭的时光,就听到有人说:“麻姑来了!”人们也是先听到人嘶马叫的声音,等到了后,人们发现麻姑的随从只有王远的一半左右。麻姑到了以后,蔡经就带领家人拜见麻姑,只见麻姑看上去是个十八九岁的美貌的女子,头顶上挽了一个发髻,剩下的头发都披散下来垂到腰间。衣服上有美丽的图案,但不是绸缎,却光彩照人,人们看不出来是什么材料做的,反正是人世间绝对没有的。
麻姑进来后向王远行了礼,王远也赶忙站起来还了礼。大家分宾主落座,各自拿出各自带来的美食,装在金玉做成的器皿里,不计其数。器皿中的菜肴大都是各种花,顿时,他们所在的房屋内外充满了香气,宾主切开盘里的肉干吃,原来是天上麒麟肉作的肉干。
麻姑对王远说:“自从上次接待你以来,我已经三次看到东海变为桑田,刚才我到蓬莱,发现蓬莱周围的水比我原来看到的少了将近一半,难道他也将变为陆地山陵了吗?”王远也叹息说:“这大概就是圣人说的在海中行走会扬起灰尘的意思了。”
坐了一会儿,麻姑想要看看蔡经的母亲和其他妇女们。当时蔡经的弟媳妇刚生完孩子,麻姑一看就知道,说:“哎呦,你先站在那里不要过来。”又给旁边人说“给我拿一点米过来。”蔡经家人取来米交给麻姑,麻姑把米撒到地上说,米能够祛除污秽的东西,众人仔细一看那撒在地上的米已经变成了朱砂。
王远笑着说:“麻姑还是年轻人的心性,我已经老了,早就不喜欢搞这些小小的法术了。”王远又对蔡经家的人说:“我想请你们喝酒,这酒是我刚刚从天庭酒窖里拿出来的,味道非常醇厚,世间人喝不太合适,如果喝了肠子就会烂掉。我先往酒里兑点水,你们不要见怪啊。”于是就把一斗水兑到一升酒里,然后交给蔡经家的人,让他们喝。蔡家的人每人喝了大约不到一升酒就都喝醉了。喝了很长时间酒喝完了,王远就对左右手下说:“酒不够了再去拿。”就拿出一千余钱让左右到余杭的一个老太太那里去买酒。一会儿功夫,买酒的人回来了,买来了一油袋子的酒,有五斗多。顺便还带回来余杭老太太的话:“恐怕下界的酒上界的神仙喝不惯。”(凑合着喝吧)
麻姑的手天生就像鸟的爪子一样,蔡经发现了,暗想,如果背部发痒,用这只手来抓痒那是最好不过了。王远已经知道了蔡经心中所想的事,就派人把蔡经拉过来鞭打他,对他说:“麻姑,那是神仙,你怎么敢想着让她替你抓痒呢?”只听见鞭子打在蔡经背上发出的声音,人们却看不到使鞭子的人。王远告诉蔡经说:“我的鞭子不是那么轻易能得到的。”(打你是看得起你)
蔡经的一个姓陈的邻居,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原来做过县令,后来被罢了官。听说蔡家来了神仙,就跑到蔡家门口叩头,请求神仙接见。于是王远就让人们把他叫进来,见面后这个人就请求王远收留他让他和蔡经一起侍奉在王远的身边。王远说:“你面向太阳站着。”王远从后面观察他,说:“你这个人,心术不正,我不能把得道成仙的本领传授给你,我可以教你怎么做地上的主宰官。”姓陈的临走的时候,王远交给他一道符篆,一本写着经文的书,装在一个小箱子里。告诉他说:“这些东西不能够让你得道,只能延长你的寿命使你能活到百岁。以后如果有那些生病有灾的,或者那些没有什么罪过不该死的人,你可以拿着这符到他们家去,他们就会消灾除病。如果有谁家有妖魔作怪的,你可以拿着这仙符,把阴曹的官吏传了来,让他把鬼带回去。你要根据所遇到的具体情况,见机而行的使用这符。”
后来姓陈的人用王远交给他的东西替几百家人消灾除病。活了一百一十岁才离开人世。他死后他的弟子们使用这个符就不灵验了。
王远离开后,蔡家院子里摆的众多的饮食都没有了,也无人看见有什么人去吃喝。蔡经的父母偷偷地向蔡经打听,王远是位什么神仙?他住在什么地方?蔡经回答说:“王远住在昆仑山上,经常往来于罗浮山、括苍山等地。每座山上都有他的宫室,他主要管理天曹的事务。一天之中,天上地下反复来往十几次。三山五岳和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的事情都要先禀报他。王远每次出行,不会带成千上百将官从行。他自己只骑着一只黄色的麒麟,领着几十名随从。每次都是腾空飞行只见山林在他的下面,离地面有好几百丈,所到之处都有山神远远地迎接觐见。”
又过了几十年,蔡经再一次回到家里中。王远还给姓陈的邻居带过一封信,字写得很大很潦草。此前没有人知道王方平就是王远,因为这一封信人们知道王方平原来和王远是一个人。姓陈的邻居家世世代代还保存着王远的书信连符篆和经文书一起放在那个小箱子里。
【注】您好,我是非吾,如果您喜欢这个故事,请别忘了关注和点赞,您的关注和点赞是我前进的动力。今后会有更多精彩内容,源源不断推送给您。本人只是想把难懂的文言文故事翻译成白话文,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到我们的先辈们其实也有很多神奇的传说,也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上故事,出自宋人李昉等人编辑的《太平广记》,翻译时稍有改动。诸君看到有趣处可一笑了之,万不可模仿文中提到的修炼方法,小说家言,不可信也。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