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方法只是梁启超的一家之言,有的史学家未必赞同,仅供喜读史书者参考。
个人觉得,在判断一个历史事实前,至少得先看看史料的可信程度、来源以及作者的立场,否则单纯拿着一条史料就轻易下结论,这就太不明智了。
1、对于同一历史事实,几部史料的记载相互矛盾的,以离史迹最先最近者为可信。当时当地当局之人留下的史料,是第一等史料。(此条也有例外。比如发生在某历史事件后较近时间中一些散见的史料要慎用此法。)不能因为史料同自己想证明的史实时间最近,就确定此条史料价值为高,具体还要看史料的性质、出处、立场等诸多要素。
2、灵活运用反正辨伪。鉴别史料的误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举出一例反证。反证大多数时候不好举,但读者可以按照反证的方向去怀疑。例如(只是举例,史实大家都知道)要证明“司马迁没有遭受宫刑”,最好的反证是其遭受了宫刑的证据,证据一时不好找,但至少可以从“司马迁遭受了宫刑”这个假设方向去怀疑。一个怀疑其实就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可以触类旁通,改变方向对史料大胆求证。
3、以年代为准多多收集旁证。旁证肯定会收集到很多,这些史料可以进行联系、排比、相互印证,在不断地梳理之下,真相会逐渐浮现出来。
4、有些常识性的史料很可能是错误的。比如一提起长城,很多人都说是秦始皇修的,但实际上这个说法并不确切。所以一遇到所谓的常识,必然要先怀疑。还有一种史料里的常识性错觉,是经过他人口述或笔记发生变质的,比如《左传》里泓、城濮、鞍等五大战,名曰大战,其实细究起来规模并不大,仅仅相当于两个村子的械斗。
5、“先辨伪书,次辨伪事”。这里有12个辨别伪书的原则和7个辨别伪事的原则:
先说辨别伪书:
一、其书前代从未著录或从无人引用而突然出现的,十有九皆伪;
二、其书虽然前代有著录,但久经散逸,突然冒出一本,篇数内容和旧本迥异,十有九皆伪;
三、其书不管有没有旧本,如果今本来历不明,都不能轻信;
四、其书流传之绪从他方面可以考见,而因以证明今本题某人旧撰为不确者(比如某书流经几人之手都有记载,那么突然出现一本书,上面有不属于流经的那几人的题撰,这本书的真实性是要打折扣的);
五、真书原本被前人引用过,有佐证,但今本在内容上与引用的内容不同,则今本必伪;
六、其书题“某人所作”,但里面记载的事迹有一部分是发生在此人死后,那么此书要么全伪,要么半伪。
七、其书虽然是真的,但有证据证明有后人篡改过,那么对于全书的内容要细细甄别;
八、书中记载与客观事实相反,其书必伪;
九、两本书都记载一件事,但是绝对矛盾的,则必有一伪或两俱伪;
十、每个时代的文体都有它的特点,书中文体不符合时代特征,则书伪;
十一、每个时代的社会也有当时社会的特征(比如服饰、风俗等等),如果书里面的社会特征迥异于情理,则书伪;
十二、每个时代的思想也是有发展脉络可循的,如果某书表现的思想与其时代承接不上,可判别书的真伪。
再说辨别伪事:
一、辩证易勿支离于问题之外;
二、判别正误和真伪都需要有反证;
三、伪事的反证,以能得到“直接史料”为最上;
四、得到这种直接史料,真伪可以一言而决(前提是记载史料的书为真);
五、时代错了,事情必伪;
六、有的事虽然好像是假的,但是不能从正面得到直接反证的,那么就只能从侧面间接推断;
七、没有“事证”但有“物证”或者“情理证”来证明它是伪事,这种方法是“推度”(有人认为推度的结论力度不如直接史料得来的,这一点学界有争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