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洪迈父子兄弟著作考
南宋洪氏家族声名鹊起,洪皓父子公侯三宰相的成就颇惹人注目。有宋一朝,一家接连为宰执者颇夥,王明清《挥麈前录》卷二均有著录,不过这种现象多在北宋,南渡后则仅此一家。洪皓育有八子,其中声名卓著者为:洪适、洪遵和洪迈。他们在学术上各有所长,而洪迈的成就突出,受其父兄之学影响颇深。洪迈的著述大多皆已亡佚,现今传世者,以《容斋随笔》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亦最吸引研究者的目光。《容斋随笔》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学术笔记,是南宋最有价值的学术笔记之一,它体现了南宋学术的最高成就。然鸿篇巨制皆非凭空生成,洪迈的成果建筑在其父兄多年的心血之上。
一 洪皓著作考
洪皓(1088—1155),字光弼,饶州乐平人(今江西)前人辩驳已明,见李艳《洪皓的籍贯及诗文》,《上饶师专学报(社)》1985年第3期;杨长锡:《洪皓籍贯考辨》,刘乃和主编:《洪皓马端临与传统文化》,第54页。
">[1],政和五年(1115)及第,历仕宁海县主簿、徽猷阁待制,谥忠宣,《宋史》有传。著有《鄱阳集》《松漠纪闻》《
轩集》《姓氏指南》《帝王通要》《金国文具录》等。当今研究有王维宪、胡瑞英《洪皓传》,蔡晓凤《洪皓气节昭千古》,赵永春《洪皓使金及其对文化交流的贡献》等。今人研究多着眼于他使金期间的政治、文学活动,对其他著作关注较少。
《鄱阳集》,此为洪适收录洪皓使金滞留时所作诗文焚余残篇为集,共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八著录,后散佚,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录洪皓诗文编为四卷,《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五十七《鄱阳集提要》云:“其集久不传,今从《永乐大典》所载衰辑编次,共为四卷,凡其始奉使时途次所经及迁居冷山以及归国后南窜之作有年月可考者,悉以年月排比,或年月不可考而确知其为奉使后作、南迁后作者亦皆以类相从,其不知作于何时者具别缀于后,而以适跋语冠于卷端焉。”(清)纪昀: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103页。
">[2] 因此四库本《鄱阳集》并非仅只使金时期的作品,使用时当注意。李菁博士论文《南宋四洪研究》和沈如泉博士论文《南宋鄱阳洪氏父子文学研究》对此书的刊刻流传均有详述,可参考。今人相关研究尚有宋建昃《洪皓〈鄱阳集〉及其版本浅谈》,祝尚书《宋人别集续录》等。
另《洪皓集》,《宋史》卷二百八《艺文志》著录为十卷,宋建昃、刘传文硕士论文《南宋“四洪”诗歌研究》和李菁均认为这就是《鄱阳集》,而沈如泉则认为或许别是一书,已亡佚。理由是:“洪适《先君述》云其父有‘《文集》十卷’,《宋志》载‘《洪皓集》十卷’与此合,然《宋史》本传又云洪皓‘有《文集》五十卷’与此异。”《宋史》卷三百七十三《洪皓传》云:“皓博学强记,有文集五十卷及《帝王通要》、《姓氏指南》、《松漠纪闻》、《金国文具录》等书。”(元)脱脱等: 《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090页。
">[3]而《盘洲集》卷七十四“先君述”云:“有文集十卷,《春秋纪咏》三十卷,《
轩唱和集》三卷,《帝王通要》五卷,《姓氏指南》十卷,《松漠记闻》二卷,《金国文具录》一卷。”(宋)洪适: 《盘洲集》,四部丛刊本。
">[4]这两段文字相近、著录书目顺序相同,当是《宋史》撰者抄录《先君述》并作了一定的删节,或是所抄史料源于此文。而《宋史》所载文集五十卷是合《鄱阳集》《春秋纪咏》和《
轩唱和集》而成则不成立,此三书共四十三卷,卷数与五十卷相去甚远,可见并非合称三书卷数,“五”字应当是撰作者抄写剪切史料时的衍文,从而洪皓的文集便由十卷变为了五十卷。因此,本文认为《洪皓集》即是《鄱阳集》,理由有三:第一,《宋史·艺文志》中仅著录了“《洪皓集》”并无洪皓的《鄱阳集》;第二,《宋史·艺文志》著录的《洪皓集》卷数与《鄱阳集》相同;第三,洪皓若有除《鄱阳集》以外的著作,《先君述》中必定会记录叙述,然洪适并无相关记载,可见《鄱阳集》与《洪皓集》是书目著录中出现的同书异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