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古籍出版新篇章 | “古籍影印”如何存真,如何更适合大众阅读收藏?

古籍出版新篇章 | “古籍影印”如何存真,如何更适合大众阅读收藏?

古籍出版新篇章 | “古籍影印”如何存真,如何更适合大众阅读收藏?▎▎ 古籍影印是古籍整理和出版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揭示传统典籍价值、保护文献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应古籍工作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

▎古籍出版新篇章 ▎

古籍影印是古籍整理和出版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揭示传统典籍价值、保护文献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应古籍工作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相关出版机构、印刷机构出版印刷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古籍影印本,这些影印本在版本存续和传承方面有着独特价值。

今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包括古籍影印在内的古籍出版工作,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古籍影印如何存真,如何更适合大众阅读收藏?本期,聚焦“古籍影印”相关话题,特邀两位业界专家谈谈看法。

古籍书目大全_古籍_古籍出版社

01

古籍_古籍书目大全_古籍出版社

文| 南江涛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图书馆公布355种汉籍。这并非伯克利第一次发布中文古籍,2021年5月18日,四川大学携手阿里、伯克利发布“汉典重光”中国海外古籍“数字化回归”平台。除了欧美地区,日本、中国台湾的古籍收藏机构也竞相公布馆藏中文古籍珍品。目光回到中国大陆,国家图书馆建设的“中华古籍资源库”目前在线发布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和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西夏文献、赵城金藏、地方志、家谱、年画、老照片等,以及馆外和海外征集资源,总量约10万部(件),读者无需注册登录即可阅览全文影像。

近年来,随着海内外中文古籍数字化步伐的加快,足不出户,通过网络检索、翻阅古籍善本成为学界潮流。数字化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古籍影印还有多大价值,应当去向何方?成为了古籍出版人冥思苦想的课题。

自清末石印技术传入中国,古籍影印走过了百余年历程,“传本”始终是这一出版方式的重要使命。在上个世纪的20 年代,近代文化史上影响深远的一部丛书——《四部丛刊》三编陆续影印完成,所用底本有借自公藏和藏书家者,也有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旧藏,其重大意义即是将分散各处的善本汇聚一编,几代学人因此受惠。据统计,从1912 年至1949 年,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籍丛书就有53 种之多。历经战乱和其他天灾人祸,其中有些品种的原书底本已经不复存在,从这个层面讲,影印出版对国家文化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数字化虽然是一个必然趋势,但由于存储介质的变化较快,尚不具备长期稳定性。与之相比,拥有千年之寿的传统手工纸仍具有较大优势。

随着重视程度提升,全本彩印古籍善本,悄然兴起。用较好的纯质纸彩色印刷精装本,除却装帧不同,能达到更好的“传本”目的。比如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典藏版、浙江古籍出版社《汲古阁钞本丛刊:重续千字文文则》等,还有一些古籍拍卖公司内部印本,都做到了精益求精,令人爱不释手。当然,制作者和读者的追求远不止此。近几年,用手工宣纸仿真影印古籍善本纷纷涌现,过去略显奢侈的稀罕物件,逐渐离普通读者越来越近。相比于此前的影印本,仿真影印的优势十分明显。包括《四部丛刊》在内的很多影印图书,由于当时出版观念、技术手段等方面的限制,或多或少地让成果留有遗憾,如长期以来的人工描润造成失真,导致影印本与底本大相径庭。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出版人意识到,“影印”的最大价值在于存真,就是要尽量少地进行人工干预,其终极目的是为“传本”。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宣纸仿真影印古籍的制作者追求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下真迹一等”。例如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陆续出版的《自庄严堪藏诸家批校本前尘梦影录》《醪海遗帧——周叔弢先生藏酒票》《三经音义》《河东先生集》《昌黎先生集》《文选》《曹子建文集》《宋蜀刻本唐人集选刊》《天工开物》等,高精扫描,科学制版,用海德堡四色机印制,套色精准,目前仿真程度达到了85% 以上。仿真本上,原书的纸张纤维清晰,字迹着墨饱和而有神,批校、印章、污渍等历史痕迹毫发毕现。在《宋蜀刻本唐人集选刊》中,有的原书曾经人割补或黏贴修改;在《曹子建文集》中,有大量前人描改。这些,在仿真本中清晰可见。在装帧形式上,也与原书保持一致,例如世彩堂本《河东先生集》是极其少见的五眼线装,仿真本一仍其旧(当然,这个“旧”指的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状态)。如果说点校、注释等古籍整理方式是对传统文化内容的传承,那么,仿真影印古籍兼具了内容和形式传承的双重意义。

古籍书目大全_古籍出版社_古籍

仿真影印古籍与整理注释、数字化并行不悖,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实用价值。首先,传世的宋椠名钞精品,往往孤本存世,将其仿真影印,化身千百,即便遭遇不可抗的灾祸,这些品种也不至于荡然无存,对我国传统文化安全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同时,仿真本的出现,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原本的使用频率,实实在在地解决着藏与用的矛盾。其次,一些新兴收藏机构没有或较难购买古籍原本,但如果有系统地收藏仿真本,既是对文化种子的分散保护,也可以通过借阅、展览等形式,推广传统文化,让古籍的风貌和神韵走进更多人生活,让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再次,仿真本古籍能够不断提高读者的专业修养和审美眼光。在仿真本发展过程中,由单色机到四色机,套压精密度不断提高,更多的读者通过购买、观赏,近距离见识到真正的古籍善本应该长成什么样子,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远离“酱油书”,提高对“古籍”的鉴赏能力。反过来,读者鉴赏水平的逐步提高,也必然倒逼仿真影印古籍质量的不断提高。例如,前些年制作不精的个别仿真本网点硕大无比,在读者善意的挑剔与技术人员的努力下,高清无网点印刷如今深入人心。良性的互动,促使仿真影印不断进步,为古籍版本续存传承作出更大的贡献。

02

古籍_古籍书目大全_古籍出版社

文| 刘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古籍影印是古籍整理和出版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揭示传统典籍价值、保护文献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许逸民先生《古籍整理释例》称古籍影印的目的和用途,大致包括“存真收藏”和“流通使用”两个方面。

古籍影印需要选择合适的底本,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复杂性,把握的尺度也不尽一致。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声音,认为古籍影印不再具有学术意义,甚至认为影印只是对图书馆藏古籍的“搬运”。特别是影印的古籍若存在相同版本的古籍数字化影像资源,就更凸显这种批评的站得住脚。

面对古籍数字化冲击的情势,古籍影印如何做到良性发展并真正起到为学术服务的功能,做到与古籍数字化相得益彰而非相互“拆台”?这就给底本选择工作提出了相当高的学术要求。影印一种典籍选择底本,习惯的做法是尽可能地进行全面的版本调查,摸清存世的版本品种及其版本关系,然后确定某一种版本作为底本。在古籍数字化的影响下,自然不应满足于此。还要调查该种版本的存世印本情况,比如初印与后印(包括修版再印),厘清印次关系,选择最佳的一部印本作为底本。图书馆系统的古籍专家一般重视初印本,理由是初印本摹印精良,也保留了文献原貌。而从事古籍整理出版的专家有重视后印本的倾向,认为后印本往往会修订错漏,文字面貌经过了校勘会更靠得住。这就需要切实进行一番比勘性的工作,一方面是确定印本真正符合底本要求,另一方面比勘的过程和结论可以写进影印说明或者叙录、提要里,本身就提高了影印的层次和学术含量。针对不同印次关系的印本而确定的底本,应另做校勘记作为全书的附录。

古籍出版社_古籍书目大全_古籍

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中华书局2018 年影印的明寒山赵均小宛堂刻本《玉台新咏》,比勘了存世的该版本的几种印本,分清了各印本之间的印次关系与文字优长(参见傅刚《玉台新咏珍本二种·前言》)。最终选择国家图书馆藏的第二次印本作为影印底本,不再使用1955 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所采用的有文字错讹的印本,推进了《玉台新咏》的影印工作和学术水平。这体现了古籍影印中技术工作和学术研究的结合,若将之仅视为是选书来影印的技术工作,不发挥学术研究赋能古籍影印的作用,是不利于古籍影印学术影响力提高的。

古籍影印的“存真”问题也还有再讨论的空间。“存真”一般理解就是原原本本地将底本的面貌忠实地影印出来,不做任何的改动,保证原貌,还避免了擅改。但面对古籍数字化的挑战,这种存真的观念似乎需要与时俱进。确定的底本不见得就是“完美”的,古籍的流存状况是复杂的。除阙卷按照传统做法予以相同版本或其他版本配补外,如果仅是存在部分的阙叶,有部分抄配的叶子和刷印模糊的版叶,个别文字有脱误,以及序跋有阙失等情形该如何解决,就不应该是原封不动了,而要做一番学术补救工作。比如文字有脱误,应该保留影印底本原貌的同时,建议以附页的形式再行影印相同版本或其他版本的版叶(做好文字注明),将准确的文字面貌呈现出来。序跋有阙失,根据相同版本所存者同样以附页的形式补出来。至于抄配的叶子,如果调查到尚存有相同的版本,那就予以逐叶附页影印,做到原抄配与新配补并行,最大限度满足学界的使用。之所以强调“附页配补”的形式,是为了在存实物之真和力求文献之真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根本目的还是更好地为学界服务。附页配补性质的影印工作需要建立在坚实的版本调查基础上,需要有学术判断的眼光和功底,让学术研究在古籍影印事业里起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作用。

古籍影印还需要思考如何适应现代环境下社会公众阅读的问题。以套印的方式随文附加圈点等旧式标点进行断句,适合阅读,但又与存真的目标有冲突。怎么样去调和平衡,期待古籍界和学术界的高见。

古籍书目大全_古籍出版社_古籍

最后谈谈古籍影印叙录或提要的撰写。单种古籍的影印,需要撰写影印前言或说明,要把该撰写视为古籍影印的“灵魂”性工作,既要把文献的问题讲清楚,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高度;又要把影印底本的实物层面的问题说明白,为何选择该实物版本作为影印底本,它的“独特”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在哪里。丛刊或项目性质的古籍影印,就需要撰写单独成册的提要或叙录,写法大同小异。张元济影印《四部丛刊》,便就一些重要的选本的学术价值以“跋”的形式予以揭示,集合在一起大抵就相当于《四部丛刊》的提要,很值得借鉴和效法。但他的写法不同于四库提要,以实物版本的客观描述为主,附以一定的学术判断。如今大型古籍影印丛刊项目,一般都附有相应的提要撰写,写法的确是百花竞芳。笔者参与首席专家刘跃进先生主持的《汉魏六朝集部珍本丛刊》项目,在刘老师指导下负责提要撰写,在《凡例》里条举提要的写法,也提出了个别新的看法,是否允当也有待于学界检验。

《四库全书》能通读的恐怕不多,但通读《四库提要》的却不在少数。古籍影印要高度重视提要撰写这项工作,甚至可以说一部提要“决定”着一个古籍影印项目的学术生命,也是古籍影印有别于古籍数字化的重要学术标志。

古籍_古籍书目大全_古籍出版社

-THE END-

本期编辑|李普曼

版式设计 | 万修远

图文来源 | 网络

审核 | 王雪霞张维祥

点击以下「 关键词」,查看往期内容:

藏·人物

古籍书目大全_古籍出版社_古籍

RENWU

(按姓氏音序排列)

安武林 | 陈克希 | 陈子善 | 董宁文 | 冯德保 | 方继孝 | 黄仕忠 | 胡同 | 黄显功 | 贾江溶 | 金亮 | 靳以 | 绿茶 | 李辉 | 李仁清 | 林章松 | 孟宪钧 | 倪斯霆 | 彭震尧 | 齐正航 | 荣杰 | 沈津 | 沈慧瑛 | 王稼句 | 韦力 | 翁连溪 | 王强 | 汪小帆 | 韦泱 | 王振良 | 薛冰 | 辛德勇 | 谢其章 | 徐蜀 | 徐雁 | 由国庆 | 俞晓群 | 杨苡 | 扬之水 | 止庵 | 赵蘅 | 章洁思 | 周立民 | 锺叔河 |……

藏·访书

FANGSHU

寻访上海内山书店 | 新春邂逅雁翅楼 | 香港淘书实录 | 江浙访书散记 | “重返”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周边旧书店 | 北京红楼公共藏书楼 | 寻访贵阳书店 | 寻访南京旧书店 | 东京古书店神保町繁昌记 | 20年逛书店记忆 | 邂逅荒岛 | 我在闲适小城遇到了很好很好的旧书店 | 访书在日本,味道全不同 | 有温度的小朱书店 | 南京访书记 | 香港淘书记 | 昆明东方书店 | 江南书店秋影记 | 古籍泰斗傅增湘的旧书店 | 在店猫穿梭的英国二手书店邂逅惊喜 |东京神保町的东城书店 | ……

藏·淘书

古籍_古籍出版社_古籍书目大全

TAOSHU

香港淘书实录 | 江浙访书散记 | 忆三十年来的淘书市场:上海文庙 | 昆明淘书20年 | 庚子淘来残书乐 | 旧书肆那些事儿 | 澳门博物馆淘书记 | 我在李一氓先生题写店名的“古籍书店”,淘到许多古刻旧本 | 韶关旧书店 | ……

藏·书单

古籍_古籍出版社_古籍书目大全

SHUDAN

藏书单01 | 藏书,把书单变成购物单

藏书单02 | 好书读起来,和“偶像”一起跨年

藏书单03 | 我与“古籍新书”有个约会

藏书单04 | 请把我留在春天的阅读时光里

藏书单05 | 山河远阔,恰好你在,我也在

藏书单06 | 孟夏草木长,惟愿与书独

藏书单07 | 那份档案书单:有多少记忆可以重来

藏书单08 | 《陈望道文存全编》上榜,新文献逾百万字

藏书单09 | 从历史“流向”未来

藏书单10 | 寒冬将至,“宋”风徐来,传记依旧澎湃

藏书单11 | 辛丑已尽十册书

藏书单12 | 当冬奥与人文相遇,选书并不非此即彼

藏书文化传播矩阵

藏书,是一种崇尚文化的态度

上一篇: 中国历史书籍读后感
下一篇: 东周列国志的读后感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