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略》《汉晋春秋》均记载,甄宓是曹丕赐死。至于赐死的原因,《三国志》认为是失宠有怨言,《魏略》《汉晋春秋》认为是郭后谗害。只有《魏书》说甄宓是病死的。
因此,文学创作多采取赐死说。关于此事的第一条文学记录出自《昭明文选》李善注。李善引《记》,称曹植曾求娶甄宓,其心不遂。甄宓嫁与曹丕,后为郭后谗害致死。
第二份文学创作出自《太平广记 萧旷》。太和处士萧旷东游洛水,遇神女,自称甄后。言及死因,则说“为慕陈思王之才调,文帝怒而幽死”。
自此,中国文学、戏剧关于甄宓之死的描述,大多脱胎于以上两条创作思路。如,明代王道昆创作的杂剧《洛水悲》,洛神说“郭氏专宠,致妾殒身”。京剧《洛神赋》、越剧《魂断铜雀台》、桂剧《七步吟》、粤剧《洛神》、舞剧《水月洛神》都是甄宓为救曹植,曹丕认为植甄二人旧情未断,将甄宓赐死。
简而言之,《军师联盟》以前的戏剧中,甄宓都是为情而死。而剧本的总体架构,则是丕植储位之争加丕植甄三角恋。甄宓与曹植互相爱慕,曹丕从中作梗,将二人拆散,并利用植甄关系陷害曹植,使曹植失去太子之位。曹丕即位后欲置曹植于死地,逼迫曹植七步成诗。甄宓设法营救曹植,曹丕因嫉妒植甄旧情而将甄宓赐死。曹丕是植甄关系的破坏者。植甄关系是剧情的中心。
《军师联盟》沿用了丕植储位之争加丕植甄三角恋的传统设定。丕植兄弟都爱甄宓。但在一些安排上,却呈现出有别于传统剧情的创新:
1. 在丕植甄关系上,甄宓爱的是曹丕,剧情也以丕甄关系为重心。曹丕因为曹植爱恋甄宓心生嫉妒,与甄宓闹矛盾,曹植是丕甄矛盾的外因。
2. 在以往的戏剧中,丕植甄对三人关系的看法与实际相符,即,曹丕看来,植甄相爱,自己爱而不得;曹植看来,自己和甄宓是恋人;甄宓也认为自己和曹植相恋。然而,在《军师联盟》里,曹丕和甄宓虽然相爱,却认为对方不爱自己。作品还描述了司马懿、曹真、曹叡、刘贵人对丕甄关系的看法,增加了新的视角,这是以往的戏剧所没有的。
3. 以往的戏剧,剧情在曹丕即位后不久即结束。《军师联盟》以司马懿为主角,因此增加了黄初朝的政治描写。在剧烈复杂的政局中,丕植甄三人陷入了新的矛盾冲突。
4. 传统戏剧中,甄宓皆为情而死。《军师联盟》中,甄宓的直接死因是政治斗争。曹真利用丕甄矛盾,散布谣言,企图废黜甄宓。谣言点燃了丕甄的情感矛盾,二人大殿诀别。甄宓表面上仍然为情而死,却与政治斗争脱不了干系。这实在是常江编剧的卓越创造。
《军师联盟》的甄宓之死,可能借鉴了《长生殿 埋玉》。《长生殿》讲的是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埋玉》发生在二人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蜀中的途中。此时,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已为兵将所杀,兵将们直呼“不杀贵妃,誓不护驾”。万般无奈,唐明皇赐杨贵妃自缢。《埋玉》中,众将士对唐明皇当面逼迫。兵将的逼宫与杨贵妃的死亡发生在同一时空。唐明皇与杨贵妃倾心相爱,因此唐明皇万般痛苦、无奈。《军师联盟》中,宗亲并没有直接提出废黜甄宓,而是通过散布谣言的方式,借曹丕之手,除掉甄宓。他们造谣”曹叡不是皇子“,这种不顾皇室名誉与皇帝尊严的恶毒手段,显示出他们废黜甄宓的决心之强大。如果曹丕不赐死甄宓,宗亲必将掀起更大的政治风浪,直至达到目的。虽然曹丕误认为甄宓爱的是曹植而对其爱恨交加,在大殿诀别时,他仍然非常不舍。借鉴传统又有所创新,这些精彩的剧情,也应该感谢常江编剧的精心创作。
题外话:
《军师联盟》中,甄宓死后,曹真立即领着魏国宗亲开Party庆祝。里面有曹洪、夏侯尚。根据历史的记载,这两人后面都被曹丕报复。尤其是夏侯尚,曹丕整死了夏侯尚的爱妾,夏侯尚抑郁而终。
《军师联盟》中,丕甄关系的表达较为隐晦,主要是通过演员的表情、动作、语气来传达,尤其是展现曹丕对甄宓的看法。这些剧情在情绪上还原了史书中的”有宠“和”擅室数岁“。又添加曹丕郭照的关系当作障眼法。甄宓死后,编剧引导我们在司马懿的视角下看待丕甄关系,认为曹丕宠妾灭妻,曹叡有危险。但是,晚上,曹丕斥责司马懿“摆布太子”,而司马懿一直以来接触的皇子只有曹叡,真相大白。常编剧,高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