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磊、赵露思等人主演的《星汉灿烂》中,凌不疑被人打落悬崖的一幕牵动了万千观众的心。无数观众在担忧凌不疑生死的同时,也忍不住在心中碎碎念:凌不疑是文帝养子,圣眷优渥,怎会有将领这么大胆,将他打落悬崖呢?
手工业者(手工业者是什么阶级)
那么,这位敢把凌不疑打落悬崖的将领,到底是什么来头?
据原著小说介绍,将凌不疑打落悬崖的将领,乃是“六郡良家子”出身。而“六郡良家子”入伍从军,则是两汉时期一项非常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
这里提到的“六郡”,就是汉代凉州的天水、陇西,安定三郡,以及朔方的北地、上郡、西河三郡。
从这些西北地区选拔出来的并非商人、手工业者、医生、巫师家庭的儿郎,就是所谓的“六郡良家子”。由于这些地区都地处汉朝边疆,常年面临匈奴、鲜卑等民族的侵扰,因此“六郡良家子”往往靠军功起家,战斗力异常彪悍。
汉武帝时期,朝廷新设立了两支天子近卫部队,一支叫做“建章营骑”,另一支叫做“期门骑”,后来这两只部队分别改称为羽林与虎贲,其中的军士许多都是从“六郡良家子”中选拔出来的,“六郡良家子”就这么迎来了名将辈出的时代。
在众多“六郡良家子”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飞将军李广。李广是陇西成纪人,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便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从军。
靠着娴熟的弓马和百发百中的箭法,李广在抗击匈奴的战斗中屡立战功,一步步走上了骁骑将军的高位,成为了西汉名将。
“六郡良家子”入朝为官之后,朝廷意外发现,“六郡良家子”不但是重要的国防力量,还能平衡门阀豪族在朝堂中的势力,这让两汉的帝王们欣喜异常。于是,历代皇帝或是为了“制衡”,或是为了“求贤”,纷纷启用“六郡良家子”出身的官员,煌煌史册上很快出现了平定西羌的陇西上邽人赵充国、击破莎车的上党潞人冯奉世等众多出身“六郡良家子”的名将。
然而,帝王们喜欢的“六郡良家子”,却让门阀豪族厌恶之极。豪强地主连同外戚乃至儒生,共同歧视及打压“六郡良家子”。在这些门阀世家看来,“六郡良家子”不过是些“小镇做题家”,远不如世家子弟出身高贵,可这些“草根”出身的“六郡良家子”,却要来“抢”门阀世家的“奶酪”,怎能不让门阀世家深恶痛绝。
于是,门阀世家很快利用手中的权势,疯狂打压“六郡良家子”中的杰出人物。就拿“飞将军”李广来说,他靠着一刀一枪在战场上拼杀,无数次打退匈奴的进攻,却终身没能封侯。
反观外戚集团的霍去病,年纪轻轻就封为冠军侯。更令人感慨的是,元狩四年,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外戚集团的卫青与霍去病作为主将领兵出征,而李广却只担任了前将军一职,这还是汉武帝看在李广再三请战的份上,给予老将的特别照顾。
可惜,李广虽然费尽心思拿到了出征名额,仍旧难圆杀敌报国梦。汉军出塞后,卫青命李广从迂回遥远又缺乏水草的东路进军。
结果,李广在行军途中迷路,错过与单于的正面对决,最终愤愧自杀。
李广死后,他的侄儿李敢认为李广之死与卫青打压“六郡良家子”脱不了关系,愤而殴打卫青。消息传出后,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便借着打猎的机会,一箭射杀了李敢。
此时,汉武帝恰好也在案发现场,他默默围观了这一切后,竟对外宣称李敢是被一头鹿给撞死了。可叹李广、李敢一生战斗在抗击匈奴的第一线,立下赫赫战功,可当他们得罪外戚集团后,汉武帝依旧毫不犹豫地维护了外戚世家的利益。
李敢等人的遭遇,仅仅是“六郡良家子”在朝堂上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冰山一角。东汉时期,门阀豪强们对“六郡良家子”的打压进一步升级,许多偏远地区的“小镇做题家”纷纷成了豪强贵族歧视的对象。
比如汉桓帝末年,来自陇西临洮的“六郡良家子”董卓,就在仕途上饱尝人间冷暖。永康元年,董卓平定羌人叛乱,斩杀其首领,俘虏万余人。中平元年,董卓又奉命征讨黄巾起义军,立下无数战功。
中平二年,董卓又在张温的带领下打响了先零羌之战。当时董卓的军队在望垣县北被羌人、匈奴人团团围住,缺兵少粮,眼看就要被敌军围歼。
但董卓临危不乱,他让士兵在渭水中假装拦水修堤,对外宣称是捕鱼,实际上让军队快速从堤下通过,成功走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待到董卓班师回营后,才发现张温派出的六路人马,其中五路人马都以失败告终,唯独董卓的军队全员班师。
杰出的军事才能虽然让董卓在朝堂上崭露头角,却改变不了他的“草根”出身。出身豪强贵族的张温、孙坚等人处处为难董卓,还曾在灵帝面前弹劾董卓,试图解除董卓的兵权。
豪强集团的种种做法,不断激化“六郡良家子”与世家贵族间的矛盾。中平六年,朝廷为遏制宦官专权,征召董卓进京,董卓终于迎来了让他扬眉吐气的机会。
甫一入京,董卓就劫富户、罢高官、废立天子,权倾朝野,算是用实际行动反击了豪强世家对“六郡良家子”的长期歧视与慢待。
从董卓身上不难看出,汉代“六郡良家子”与豪强世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这也难怪《星汉灿烂》中“六郡良家子”出身的将领,在追捕文帝养子凌不疑时,毫不留情地将凌不疑打落悬崖。不同的出身和立场,让“六郡良家子”与世家子弟们,无论在真实的历史中还是文学作品里,都很难有机会做朋友。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董卓列传》、《三国志》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