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怎么理解)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怎么理解)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怎么理解)天地不仁,万物平等齐一详细解读《道德经》5〈原文〉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怎么理解)天地不仁①,以万物为刍狗②;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③乎?虚而不屈④,动而愈出。多言数穷⑤,不

天地不仁,万物平等齐一

详细解读《道德经》5

〈原文〉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怎么理解)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怎么理解)

天地不仁①,以万物为刍狗②;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③乎?

虚而不屈④,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⑤,不如守中⑥。

〈注释〉

①天地不仁:天地没有仁爱。比喻天地虚空、无我、无私而无为,没有自我分别心、自我偏私,万物平等齐一。天地:代指道。仁:仁爱。

②刍(chú)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比喻没有分别的平等地位。③橐(tuó)籥(yuè):皮囊做的风箱。

④屈:弯屈。

⑤多言数穷:话说多了就会辞穷。言:说。多言,比喻频繁地用语言表达自我观点。数:若干。穷:穷尽。数穷:总是言辞穷尽。

⑥中:风箱的中心。比喻虚空、无我道心。

〈译文〉

大道没有分别心,以平等心对待万物;

圣人没有分别心,以平等心对待百姓。

天地之间,不就是像个风箱吗?

中间是虚空,可是不会塌陷。

越动出风就越多。

话说多了就会辞穷,

还不如坚守虚空道心。

〈解读〉

本章主要阐述立身天地的正道是效法道,坚守无我道心。

道呈现出来的是无我道心。所以大道对待万物没有自我分别心、没有自我偏私,也就没有仁爱、没有憎恨、没有是非。对待万物包容,公正,平等齐一。

圣人修心为道,与道合一,呈现出来的自然也是无我本心。所以圣人对待百姓没有自我分别心、没有自我偏私,也就没有仁爱、没有憎恨、没有是非,不会以自我的好恶标准去分别对待人和事。对待百姓包容,公正,平等。

道,像个风箱,道心虚空无我,所以没有私心私欲,大爱无疆,发挥出来的作用反而是“动而愈出”,无穷无尽。

圣人坚守无我本心,无私而无为,所以没有自我分别心,没有偏私成见,没有纷扰争斗,清净虚空,大爱无疆,反而是功德无量,流芳百世。

“多言数穷”,多言,就是自我,只是想尽力地表达自我观点。自我观点只是用自我标准、自我判断得到的自我观念,是自我分别心,是小我的驱使。话说多了就会辞穷,比喻有了自我,有了自我分别心,爱自我表现的人功德容易消亡,作用容易枯竭。所以要”希言“,“贵言”,“不言”,不自我。

”不如守中“,中,指风箱的中心。比喻虚空、无我道心。守中就是坚守无我道心。世俗人不明道,“无明”而自我,有自我分别心,私心私欲。所以,人生是非、纷扰、烦苦,对立,争斗不断,困顿平庸。

无我,则“动而愈出”,作用无穷无尽。

自我,则“多言数穷”,作用容易枯竭。

所以,立身天地的正道,是修心为道,效法天地,学习圣人,破除自我,回归无我,坚守无我道心,人生方能“动而愈出”,功德无量,作用无穷,人生辉煌。

无我,无为

(注:本文为作者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上一篇: 兀良哈(兀良哈三卫)
下一篇: 俄罗斯少数民族(俄罗斯少数民族人口排名)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