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七夕”,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或许是电商打折,男朋友的鲜花,心仪之人的红包与转账,亦或是一场别出心裁的自带小提琴手拉雅纳切克浪漫曲的晚餐,再或者一次海边度假。
吴自牧(吴自牧《梦粱录》)
那对于细腻、浪漫又十分有艺术品味的北宋汴京人是怎么过“七夕”的呢?
《东京梦华录》的作者孟元老,在卷八,《七夕》这一篇,作者详细讲述了汴京人是如何过“七夕”节的。
很多诗人、词人写过关于“七夕”的诗词,如白居易那首让人读一遍就心伤无数的《长恨歌》中写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李清照也写过关于“气夕”的词,在《行香子·七夕》里写道: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如果仅仅看这些诗词,以为古人的“七夕”就是你侬我侬,相思不言中,那就错了。
《七夕》篇一开始就提到: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这句话的意思是:七月七日这天,几条繁华的街市,如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等都卖一种泥土雕塑的玩偶,名字叫磨喝乐,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潮玩手办。
汴京人对这种潮玩磨喝乐十分痴迷,家家购买,达官显贵也常为此一掷千金。以至于有的磨喝乐做得十分高档,加上彩色的栏坐,还有红纱碧笼的外包装,上面还装点金银翡翠,妥妥的全球限量版,每一对价值数千。
汴京人除了在“七夕”买磨喝乐,还购买一种可以水上漂浮的油蜡制作,外加彩色描绘的凫雁、鸳鸯、乌龟、各种鱼、水鸟的玩具,名叫“水上浮”。
还有一种在小木板上种植各种植物,还有小茅屋,人物,模拟村落,叫做“谷板”,类似于现在的建筑模型。
此外,还要购买一种瓜果,就是在瓜上雕刻各种花样,名为“花瓜”。
还要买一种油面糖蜜做的“果食”,叫笑靥儿,大概就是各种面人。
还有各种小豆、小麦等植物,在水中浸泡生出新芽和叶片,用红蓝彩色带子绑好,类似于我们鲜花束,北宋时称为“种生”,也是“七夕”当红的礼物。
卖这些物品的地方,张灯结彩,而且是七夕前夕的三、五日,街道是车马盈市,罗绮满街。
可见北宋汴京人过“七夕”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买、买。
在《东京梦华录》里,作者做到写到,汴京的儿童在“七夕”这天都穿新衣服,还要相互比较衣服都色彩和图案谁的更艳丽。但并未提及女孩子们是否有独特的打扮。
南宋作家,吴自牧在《梦粱录》里提到南宋人的“七夕”,则是:倾城儿童女子,不论贫富,皆着新衣。也就是说在“七夕”这一天,南宋临安所有儿童和女性全部都穿新衣服,无论贫富。
南宋另一位作家,周密所著《武林旧事》里提到:宫姬市娃,冠花衣领、皆以乞巧时物为饰焉。也就是说:七夕这一天,临安城中,宫中的女官还有城市中的女子人人都衣物和头上都戴着乞巧节都物品做饰品。
可见,宋朝人在七夕这一天,儿童女孩子应该都是打扮一新的。
在《东京梦华录》里,作者提到,北宋汴京,在七夕前一天还有七夕当晚,有钱人家在庭院内搭设彩楼,称为“乞巧”楼,然后摆上磨喝乐,花瓜、酒、各类肉等、笔墨纸砚、针线,儿童还要读诗,女性则借着月色做手工。
在《梦粱录》里,作者吴自牧同样提到,南宋都城临安的富贵人家,在“七夕”这一天,于高楼危榭间,安排宴会,在宽广的庭院设置香案及果酒。并提到“七夕”节前,朋友间相互赠送红爊鸡、点心、各种时新水果等。
在《武林旧事》,作者周密写到“七夕”这天,流行吃各种油面做的点心和一种茜草包裹制作的鸡肉。
南宋人的很多生活方式沿袭了北宋,可见“七夕”这天,美食是节日的必需品,大概一边享用美食,一边写诗词,也是这一天的所爱。
若说北宋汴京人在“七夕”最有意思的一件事,则是一只装在盒子里的蜘蛛。
北宋第一大导游,美食家,孟?元?老,在《七夕》篇,写到:小蜘蛛安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网正圆,谓之“得巧。”意思就是,七夕当晚,女孩子们将一只蜘蛛放在盒子内,如果第二日蜘蛛结的网很圆,那就会得到手巧的技能。
这一点在后面南宋作家的两本书中《梦粱录》、《武林旧事》都有提到,只是在《武林旧事》中,判断的是蜘蛛网的疏密。
总之,北宋汴京人的“七夕”看起来似乎与爱情并无太大关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