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年秋瑾19岁,随做官的父亲秋寿南来到湖南,先后辗转长沙、常德、湘乡、湘潭多地。秋寿南任职期间,少不了与当地士绅交往,其中就有湘潭富坤王黻臣,他曾在秋宅见过秋瑾几面,印象非常好,又久闻秋瑾的才艺大名,于是请人向秋家求婚。双方门户相当,秋寿南也曾见过提亲的王廷钧,感觉不错,也就欣然答应这门婚事。
1896年秋瑾22岁,与湖南湘潭富绅之子王廷钧结婚。王廷钧是王家的老三,长的面目清秀,风度翩翩,在当地还有一点小名气,做人不免浮华虚荣,是一个娇生惯养的纨绔子弟。王廷钧小秋瑾四岁,心智的成熟更是远远弗如。
沆瀣一气的典故(沆瀣一气的典故故事)
王家是旧式大家庭,婆婆礼数极严,早请示晩汇报,绝对不能少,稍有失礼、偶有过失,动辄面斥。秋瑾从小受父母娇宠,少有一般闺秀千金的约束,习惯于自由行动,这种旧式家庭的条条框框,自然会带来心情抑郁不快。她对刚刚步入的婚姻生活非担心,结婚当年她写有一首题为《谢道韫》的诗。咏絮辞何敏,清才扫俗氛。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秋瑾用典讲究,委婉表达了内心的情绪。
谢道韫即东晋宰相谢安侄女。她成人后被许嫁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她嫌丈夫薄才无能,很不满意。新婚不久,谢道韫回娘家闷闷不乐,谢安就问她原因。她说我的娘家人里,长辈有叔父谢安你这样的牛人;兄弟也都是像谢韶、谢朗、谢玄、谢琰一般的青年才俊。何曾想到,天地之间,竟然还有王凝之这样的平庸之辈!秋瑾借东晋才女谢道韫不满意丈夫才学的典故,表达了对王廷钧的不满。
虽然夫君才学浅薄,婆家氛围沉闷压抑,婚姻生活算不上美满幸福,但婚后第二年,秋瑾的长子王沅德出生。秋瑾产子后,王家非常高兴,婆母屈氏对孙子犹为宠爱,秋瑾也因此感到有些安慰,毕竟为婆家完成了传宗接代的子妇之职。应当说明的是,秋瑾的婚后生活虽然多不愉快,但她毕竟出身书香人家,教养良好,因此还是尽心尽责去伺侯婆母,友爱妯娌,和睦家庭。公公王黻臣因此对秋瑾着实看重。
随后的几年,国家风雨飘摇,义和团杀洋人,八国联军打进北京,两宫西狩。秋家也是连年不顺,1901年秋瑾父亲病逝于桂阳知州任内,享年51岁。秋家顶梁柱倒了,为维持生计,秋瑾拿出几乎全部私蓄与兄长秋誉章的家资,与人合资在湘潭城开设和济钱庄。兄长一介书生,对钱财出入利弊知之甚少,而秋瑾又深闺守礼,不便亲去稽查。所托钱庄的经营者陈某非诚信之人,因此陈某监守自盗,毫无顾忌。1902钱庄倒闭,秋家经济随及陷于困难。秋王两家为此不快。老爷故去,家财不保,秋家感受了世态炎凉。秋家也在湖南呆不下去了,于次年秋家迁回绍兴。
1902年秋瑾第一次去北京,同行的有婆母屈氏和儿子沅德,女儿灿芝太小则托付奶妈照顾,住在外婆家。进京的目的是王廷钧想捐官。大背景是这年慈禧和光绪皇帝从西安起驾回京,因为需要支付《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国库又长年空虚,所以清政府公开卖官鬻爵,借以渡过难关。王廷钧此来,正是冲着这个机会,要用银子谋得个一官半职。此时正是八国联军之役后,秋瑾目睹京城满目疮痍,深切感受了清政府的昏庸无能,更使她义愤填膺,决心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她们四人住宿在南横街,圆通观斜对面的小宅院,婆母屈氏不习惯北京的生活,不久秋瑾陪着婆婆带着儿子离京南返了。
王廷钧买的官是六品“工部主事”,我查找了好多天,始终没有落实王廷均买官到底花了多少银子,但他不会少于1728两,因为这个数是当时清廷的标价,真的是有钱人啊。1903年王廷钧带秋瑾到北京居住。在京期间秋瑾结交了几位志趣相投的女友。其中与吴芝瑛、陶荻子订交,广泛阅读新潮书报,参与“妇女谈话会”等活动,萌发民主思想和妇女解放思想。并开始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诗文。
王廷钧平日生活很快就同官场腐化沆瀣一气,常在外面花天酒地,夫妻之间时常爆发争吵,秋瑾常有彩凤随鸦之叹。1903年中秋节,王廷钧说好要在家中请客,嘱咐秋瑾准备,到傍晚却和朋友同去吃花酒不回家了。秋瑾收拾了酒菜,心中郁闷,就试着男装,带家里佣人去戏院看戏,不料王廷钧和朋友也在那里看戏,发觉后大怒,回家就动手殴打秋瑾。原本夫妻感情基础薄弱,志趣更是相异,才情高下甚大,王廷钧的家暴把维持家庭的温情打没了。秋瑾再也无法忍受这个人了,愤怒的收拾了衣物,当即离家到阜外泰顺客栈住下。王廷钧先是让女家佣至客栈劝说秋瑾回家,后来又央请吴芝瑛将秋瑾接至廉家新宅纱帽胡同暂住。
不久秋瑾搬到好友陶荻家暂住。填了一首感慨万分的《踏沙行》给好友:对影喃喃,书空咄咄,非关病酒与伤别。愁城一座筑心头,此情没个人堪说。志量徒雄,生机太窄,襟怀枉自多豪侠。拟将厄运问天公,蛾眉遭忌同词客!随后在这里又写了万人传诵的《满江红》: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我以为读了这首《满江红》没读过秋瑾诗集并不遗憾了。诗人慷慨激昂,悲歌抗争跃然纸上,为国家前途,为民族命运担忧贯穿其中。身为巾帼,烈比男儿的精神和对知音难觅的叹息与追求,表现诗人在彷徨中的反思和探索。作此词的第二年即1904年,秋瑾30岁,她便冲破罗网,只身赴日留学。
后边的故事大家熟悉,就不写了。总之,一百多年来,秋瑾可歌可泣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世人,赢得了人们的景仰和崇敬,是与她为人之女,为人妇,为人母的经历分不开,秋瑾成为鉴湖女侠是从大家闺秀才女转变而来,是从相夫教子的官邸夫人演化而来,了解了这些过往,秋瑾的形象更加真实丰满,更加值得景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