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茅以升)

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茅以升)

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茅以升)有一个少年,他11岁那年端午节时,南京举行龙舟比赛,看比赛的人都站在文德桥上,而他那天由于肚子疼而没有去。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茅以升)当天,由于桥上人太多,竟然把桥压塌了,砸死、淹死不少人,其中有几个还是这个少年的同学。这一不幸事件沉重地压在少年心里,他暗下决心:长大了一定要造出结实、不塌的桥来。从此以后,这个少年只要看到桥,不管它是石桥

有一个少年,他11岁那年端午节时,南京举行龙舟比赛,看比赛的人都站在文德桥上,而他那天由于肚子疼而没有去。

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茅以升)

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茅以升)

当天,由于桥上人太多,竟然把桥压塌了,砸死、淹死不少人,其中有几个还是这个少年的同学。这一不幸事件沉重地压在少年心里,他暗下决心:长大了一定要造出结实、不塌的桥来。

从此以后,这个少年只要看到桥,不管它是石桥还是木桥,他总是从桥面到桥柱看个够。他从书本上看到有关桥的文章、段落,就把它抄在本子上,遇到有关桥的图画就剪贴起来,时间长了,足足积攒了厚厚的几本……

1916年,20岁的茅以升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并且以第一名的成绩录取出国留学。他于1917年获得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并获得康奈尔大学优秀研究生精致研究奖,1919年获得美国卡耐基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并且还是这一高校的第一位工科博士。

茅以升学成归来后,1920年-1930年,他先后担任交通大学唐山学校教授、副主任,国立东南大学教授、工科主任,南京河海工科大学校长,交通部唐山大学校长,北洋工学院院长、北洋大学校长。1930年至1931年,他担任江苏水利局局长。

身居高位、生活富足的茅以升并不满足于此,他从没有忘记儿时树立的梦想——造出结实、不塌的桥。

但是,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中国人要造一座现代化桥梁,面临着重重困难。

1934年,茅以升担任浙江省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

钱塘江是浙江省境内最大的河流,古称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罗刹江”。钱塘江大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旧时杭州有一句俗语,叫作“钱塘江造桥”,用来比喻不可能成功的事。钱塘江地质结构复杂,加上汹涌异常的钱塘潮,造桥的确非常困难。

在钱塘江上造桥,摆在茅以升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个非常难以完成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对内要解决筹款问题,对外要面对外国人的竞争,还有就是建造过程中环境恶劣等一系列问题。茅以升对此虽然头疼,但并没有恐惧,他曾经两度亲自赶到杭州进行调查研究,并且拟定了合理的设计方案,最终一举中标。

茅以升组织了一支以大学工科毕业生为主的技术队伍,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政府和百姓都全力支持这一项目,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造桥过程中,茅以升深入工地,和技术人员、工人一起创造射水打桩法、沉箱法等新的施工方法,解决了一连串技术难题。

杭州钱塘江大桥全长1453米,历时3年建成,茅以升等人克服了80多个重大难题,建设成这座全长1453米、宽9.1米、高7.1米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大桥。

杭州钱塘江大桥于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当天,一列火车缓缓驶过,火车上运载着支援抗战前线的物资。

两个多月前,“七七事变”在北平爆发;一个多月前,“八一三事变”在上海爆发。日寇大举侵华,中国军民奋起抗击。

看着驶过大桥的列车,茅以升并没有多少喜悦。

在钱塘江大桥修建过程中,在大桥的南端的第二个桥墩上,茅以升已经预留下了一个方洞。原方案上并没有这个方洞,只有茅以升和总工罗英知道:这个方洞是在危急时刻用来安放炸药的。

1937年12月,日寇逼近杭州,为阻滞日军南下,中方迫不得已炸断钱塘江大桥。在钱塘江建桥纪念碑的碑文中,记录了这段悲壮的历史:

在这89天里,钱塘江大桥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抢运物资无数,更重要的是让大约100万百姓成功从大桥南撤。

钱塘江大桥被炸断的那天晚上,茅以升写下了八个大字——

抗战胜利后,1948年5月,在茅以升的主持下,钱塘江大桥成功被修复。

1949年5月3日,钱塘江大桥被往南撤退的国民党工兵部队炸毁了铁路桥的部分铁轨,但由于这座大桥本身的坚固和中共地下党的保护,桥梁的其他部分没有被损坏。

1953年9月,钱塘江大桥6号墩修复,大桥全面修复完工。

1954年3月,钱塘江大桥恢复使用。

新中国成立后,茅以升于1951年-1981年任铁道技术研究所所长、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1955年,茅以升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55年-1957年,茅以升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

1977年,茅以升主持设计了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

1984年,茅以升被推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1989年11月12日,茅以升病逝于北京,享年93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桥梁事业飞速发展,中国人在国内外建成了许多桥梁,如南京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中马友谊大桥等。

上一篇: 什么是活化石(什么是活化石二年级)
下一篇: 近水远山皆有情(近水远山皆有情的上一句是什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