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颜之推,我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他的《颜氏家训》,因为这个被称为“古今家训之祖”的传世经典,实在是太有名了,以至于我们甚至都不清楚他来自哪个朝代,更不知晓他有怎样的人生经历。
穆提婆与高纬的关系(穆提婆百科)
颜之推
这颜之推,八岁时父亲去世,后由其长兄颜之仪教养成人。
他的父亲颜勰,曾任萧绎的镇西府咨议参军。
这萧绎,是梁武帝萧衍第七子,后即位为梁元帝。
数年后,颜之推学有所成,还得萧绎赏识,二十岁不到的年纪,就被授以官职:
绎以为其国左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
这萧绎看他行为不检点,慢慢也瞧他不上了,一竿子把他支到二儿子萧方诸的郢州去了。
当然都被一刀劈死了。
时任萧方诸管记之职的颜之推,也差点被杀。
在建康,颜之推看到了饱经战乱后的古城,尸横遍野,百姓流离失所,惨不忍睹:
横尸满路,无人埋瘗,臭气熏数里,烂汁满沟洫。
建康被收复后,颜之推顺利回到江陵。
天正元年,萧绎即位于江陵,是为梁元帝。
萧绎即位后,颜之推被任命为散骑侍郎。
然而萧绎的江山并没有坐稳,就在他宣布称帝的同一年,萧衍第八子萧纪,在益州称帝。
萧纪最终被大将樊猛所杀,萧纪政权顺利被灭后,益州也并入了西魏版图。
萧绎兵败如山倒,很快被俘,后被萧衍之孙萧詧,用土袋活活闷死。
萧绎被杀后,在西魏的支持下,萧詧正式即位,建立西梁政权,年号大定。
这是后话,我们暂且不说。
身处这场战乱浩劫中的颜之推,再次被俘,旋被遣送至西魏的长安城。
在长安羁留期间,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他的江南故国,思念梁朝的山山水水。
有一个梁朝宗室,叫萧渊明的,就是这样回到了梁朝。
为以防不测,确保顺利回到故国,因此颜之推才决定先到北齐,再由齐返梁:
闻梁人返国,故有奔齐之心。
他的梁朝故国,早已名存实亡,纵使如今高洋放他归去,他是去追随萧詧还是萧渊明?
他迷惘了,困惑了,犹豫了,不知何去何从。
他若执意前往,和再度回到西魏抑或北齐,本质上又有何不同?
永定元年,陈霸先废萧方智,自立为帝,定国号为陈,梁朝灭亡。
那一刻,他下定决心,从此就在北齐的邺城安居吧。
经此一劫,他不久又升官至黄门侍郎,但是他隐隐知道,他二十年的太平日子也到头了。
这岁月静好的半世,他心有遗憾,却也值得。
北齐河清二年,北周大军与突厥联手攻打北齐。
这时,颜之推通过宦官邓长颙,向后主谏言,希望他先投奔陈朝,然后再徐图大业。
走投无路的齐后主决定采纳颜之推的建议,然后他又把这一计划告诉了高阿那肱。
后主最终依高阿那肱之计而行。
在从邺城逃往青州的路上,后主被北周军队活捉,旋被押往长安。
而此时的高阿那肱却投降了周军,后来还授大将军之职,被封为郡公。
北齐灭亡。
那一年,颜之推47岁了。
他再次以俘虏的身份,和齐后主一道,来到长安。
二十年前,他是亡国之人;二十年后,他还是亡国之人。
余一生而三化,备荼苦而蓼辛,
鸟焚林而铩羽翮,鱼夺水而暴鳞,
嗟宇宙之辽旷,愧无所而容身。
然而他的苦难还没有完。
第二年,周静帝被迫禅位于杨坚,旋被杨坚派人杀害,年仅9岁。
北周灭亡。
六年后,隋文帝杨坚召梁靖帝萧琮入朝为莒国公,废除西梁国。
西梁灭亡。
北周灭亡后,颜之推由周入隋,被召为大学士,朝廷敬重有加。
他不能不一次又一次,内心无比痛苦地想到祖父颜见远。
小臣耻其独死,实有愧于胡颜。
只是,让当年才二十出头风华正茂的颜之推,如祖父一般欣然赴死,他自是心有不甘。
帝王荒淫误国,凭什么要让忠心耿耿的臣子用慷慨赴死来买单?
与自己忍辱苟活的痛苦相比,他更痛心于北齐统治者的骄奢淫逸、一干奸臣的兴风作浪:
予武成之燕翼,遵春芳而原始。
唯骄奢之是修,亦佞臣之云使。
忽成言而中悔,矫阴疏而阳亲。
信谗谋于公主,竞受陷于奸臣。
罢罢罢,在世人看来,他是当日一着错,如今是,步步错来步步悔。
不说也罢。
在隋朝,他又活了十多年。
参考资料:《北齐书》、《梁书》、《观我生赋》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午梦堂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