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诈骗手段不断升级,研究显示中老年人很容易成为诈骗的主要目标群体。随着“空巢”老人的不断增多,老年人心理孤独及情感需求等问题日益凸显,一些不法分子趁机采取“情感侵入法”,和老人套近乎,骗取老人的信任后实施诈骗人到晚年,而老年人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怀,而一旦和家人亲密度不高,对于陌生人递过来的“关爱”橄榄枝,老年人很难设防,因此容易被骗。不少中老年人经常遭遇保健品诈骗、仿冒公检法诈骗、网络诈骗等。“免费听养生课,登记信息就送鸡蛋”“这项投资高回报、低风险,把钱投进去准没错”……这样的套路,是不是很眼熟?
过河卒子(过河卒子作文800字议论文高中)
在公园、商场和小区里,一些“热心”的推销员总爱拉住遛弯买菜的大爷大妈进行免费体检按摩、介绍养老项目。这背后,可能是打着养老旗号的诈骗行为。骗子为了达到目的,打着关爱老年人的幌子,对老年人嘘寒问暖,再施以小恩小惠。不少老年人被骗子“洗脑”后瞬间破防,辛劳一生的积蓄一夜之间“清零”,身心和家庭皆受重击。
1、不要贪图便宜,戒除贪婪心理。加固心理防线,不贪图小利,不相信一夜暴富。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轻信他人,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赚大便宜”“不劳而获”的念头,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您出钱,一定要多一个心眼,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
2、提高法治意识。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标语等,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段,提高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强化警戒心理。遇事保持冷静,多调查、多思考,对陌生人不轻信、不盲从,个人信息要保密。
3、端正保健理念。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进口药,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
4、树立安全思维。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如本人证件号码、各种与身份信息或银行卡绑定的账号、密码等,不向他人透露,并尽量避免通过公共网络环境使用金融服务。
5、警惕上门推销。由于老年人独自在家时间居多,日常应多与邻居打交道,遇到可疑、陌生的人经常观望、敲门等情况,必要时拨打110报警。对上门维修、送货、送礼物等身份不能确定的人员,尽量等子女回家后再接待。6、保持警惕心理。有些骗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同时表现得很热情,此时有的老年人就容易放松警惕。在此特别提醒老年朋友,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过于接近,以免上当受骗。另外,独自外出时不带贵重物品和首饰
7、抵制虚荣心理。不爱慕虚荣,不因盲目追求他人的赞美、认可或爱面子而落入骗子的陷阱。8、正规途径办事。多从可靠的渠道接触信息,办事通过正规途径,不抱侥幸、走捷径心理。9、常与亲友沟通。遇事不急于决策,不固执己见,多征求亲友意见,常与亲友沟通和交流。
10、讲科学勤学习。心态乐观、积极,科学养生,不迷信;多读书看报,开阔视野,提高防骗能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