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明初诗文三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是指)

明初诗文三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是指)

明初诗文三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是指)其一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明初诗文三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是指)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高启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

其一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明初诗文三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是指)

明初诗文三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是指)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高启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明四杰"。明朝初年,高启曾应召入朝,授翰林院编修,以其才学,受朱元璋赏识,复命教授诸王,纂修《元史》。高启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家为本,兼受释、道影响。他厌倦朝政,不羡功名利禄。洪武三年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受,被赐金放还。高启写诗,多有讽喻,朱元璋怀疑他讽刺自己,对他产生忌恨。高启退隐故居吴淞江畔青丘,以教书治田自给。苏州知府魏观修复府治旧基,高启为此撰写了《上梁文》;因府治旧基原为张士诚宫址,有人诬告魏观有反心,魏被诛;高启也受诛连,被处以腰斩而亡。死时仅三十九岁。

高启诗作甚多,以《梅花九首》最为著名。此为第一首。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这首诗一开篇就把梅花比作“琼姿”,并且说这样美好的梅花只应该在王母娘娘的瑶台出现;并且发出疑问,是谁在江南的各个地方都栽上了梅花?这里展开想象,运用神话故事来写梅花的美丽高洁,表现出诗人对梅花的喜爱:这些本应该在神仙世界出现的事物,却在我们江南到处都能看到了,这是多么神奇美好的景象啊!

诗的颔联巧妙地各用了一个典故。“雪满山中高士卧”是运用汉代袁安拥雪独卧的故事,把梅花比作一名隐逸高洁的雅士,表现梅花的清高。

袁安,东汉名臣,曾任太仆、司徒、司空等职,为官清廉,断狱公正,官民畏爱,名重朝廷。家住在洛阳城,出仕之前,就以高洁著称。有天大雪,别人都出门去求食,他却长卧不起,等到后来门外雪深数尺,洛阳令出来巡察,见了袁安家门前没有路,以为他已经死了,命人扫开雪进去,见他家贫如洗,问他为什么不出去求助,他却说,大雪人人皆饿,不应出去求助他人。洛阳令听了认为他很贤德,就举他为孝廉。

“月明林下美人来”用的是隋朝赵师雄夜晚酒醉遇到梅花仙子的传奇,把梅花比作一个款款风流的绝世美女,表现梅花的俏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龙城录》载:在隋文帝开皇年间,赵师雄往罗浮(今广东博罗)上任,喝醉了酒躺在松林里的酒店旁,“见一女人,淡妆素服,出迎师雄。时已昏黑、残月对雪,色微明。师雄喜之,与之语,但觉芳香袭人,语言极度清丽。因与之扣酒家门,得数杯,相与饮。少顷,有一绿衣童来,笑歌戏舞,亦自可观。顷醉寝,师雄亦懵然,但觉风雨相袭。久之,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顾,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

诗的颔联,前句是雪中梅花的姿态,后句是月下梅花的姿态。一写梅花的清高,一写梅花的俏丽;一写内在精神,一写外在形态;一为”卧“,一为”来“,前者静,后者动,动静结合,出神入化,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由衷的赞誉。

诗的颈联“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写梅花在寒冬和春来不同时期的表现。隆冬季节,寒凝大地,冰雪世界,梅花和有气节的竹子为伴,疏影偎依萧萧竹,竹梅互相映衬,表现梅花的节操。冬去春来,天气渐暖,梅花凋谢,落英覆苔,香气如故,让春天的苔藓也散发出香气,表现梅花的高洁。

尾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是说自从南朝诗人何逊去世后,就没有好的咏梅诗句了,没有人懂梅识梅爱梅,梅花自然孤寂悲愁了,在东风中一年一度落寞的开放着。诗句表达了对咏梅诗人何逊的推崇,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自许和感慨,从侧面写自己的爱梅之情。

高启的这首梅花诗,运用联想和想象,盛赞梅花的圣洁和高雅,巧妙用典,新奇妥帖,把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人云,诗言志。高启赞美梅花,实际上也是自我人格的展示,是诗人自我内心世界的显露。据说,毛泽东对高启的这首诗非常喜欢。他好像是在什么地方看到”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觉得这两句诗很美,就让秘书田家英去查找。田家英聪明颖悟,过目不忘,读书甚多。很快查出是高启的诗。毛泽东读后称高启是明初最伟大的诗人。

(待续)

上一篇: 七月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区别(七月革命时间)
下一篇: 员外是什么官(员外是什么官职)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