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的6月一支工程队在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象岗山上进行基建施工。挖掘机一轮挖后,工人们挪动石头平整作业面时,发现了形状规则的大石板。
工人们用镐头顺着其中一条石板缝隙向两边撬动,随着缝隙越来越大,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露了出来。
负责现场的邓钦友仔细观察后觉得这是一座古墓,于是上报给了广州省文物管理局。
西汉南越王墓(西汉南越王墓的出土文物什么金印)
黄淼章和麦英豪两位专家带领考古队员赶到了现场。他们俯身在洞口用手电筒微弱的光观察里面,洞内空间好像很大。
为了搞清楚墓中情况,一位年轻的考古队员沿着墓顶撬开的石板的缝隙,双手握紧绳索的一头慢慢地跳了下去。
外面着急等待的黄老和麦老再三叮嘱,只要闻着气味不对或者声音不对,立马撤离出来。
考古人员下去不久洞内传来一声尖叫,外面的人员马上拉紧绳索把下洞的队员吊了上来。
他说墓中发现了一道光吓着了,于是喊了一声。黄老听了后便来了兴致,一道光,墓里边应该有铜镜,是镜子反的光。
汉代王侯下葬,殉葬人的头上放铜镜的习俗。有殉人的汉墓在广州乃至整个岭南从未出现过。
这座墓,一道石门把守,考古人员防止古墓坍塌没有强行打开石门,而是把墓室的顶盖掀开后进入了大墓的前室。
是一座采用竖八凿洞的方法构筑而成的石室墓。前室的四壁和顶上绘有朱、墨两色云缎图案,当时我国zui早发现的彩绘石室墓。
南越王墓彩绘
在地宫前室里,考古队员发现了巨大的铜鼎、玉佩、玉壁、2把铁刀。
兽衔玉璧
东侧室殉葬的姬妾4人均有夫人印一枚,西侧室殉葬7人。前室还发现了铜壶铜钢之类的陪葬品和一枚“景象令印”。
景象令是汉朝专门管后宫皇后和太子家事的官署。看来墓主人身份并非是普通人,应该南越国王,因为王宫才有“景象令”。
考古人员翻阅了《史书》和《汉书》得知南越国王一共传了5次,也就是5位南越王。
第一任南越王赵佗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员大将。他奉秦始皇之命来平定岭南的,那时岭南分三个郡。
赵佗奉命平定岭南时,中原发生了巨变。秦朝灭了,楚汉相争,势不两立。这时远在岭南的赵佗,一看秦国已灭自己回不了中原。
于是起兵,统一岭南的三个郡自立为王,建了南越国。赵佗就是南越国开国君主,从公元前203年到公元前137年之间,当了整整66年的南越国王,活了101岁。
相传赵佗在位后几十年,为了防止死后坟墓遭盗,派忠臣在都城番禺城外,广阔的山岭之中开凿疑冢几十座。
孙子赵胡继位后,为爷爷赵佗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国葬。先派人驻守番禺四周山岭,然后由完全相同的4支送葬队,高举幡旗护送一模一样的四方灵柩从城四门出发,到达不同的安葬地点。
这种送葬方式果然迷惑了众人之眼,再加上赵佗生前的几十处疑冢,没有人知道南越国开国君主赵佗葬在何处。
眼前大墓是不是南越国王赵佗的墓呢?不好说。
公元前137年,赵佗去世,由于他去世时已达百余岁高龄,其儿子都已经死去,他的王位由孙子赵胡继承。
公元前122年,赵胡病重,其在汉朝当宿卫的儿子赵婴齐向汉武帝请求回到南越国。同年,赵胡死去,赵婴齐继承王位。公元前115年,赵婴齐病死,太子赵兴继承王位,其母亲榉氏当上王太后。
公元前112年,吕嘉杀死赵兴之后,立赵婴齐和南越籍妻子所生的长子赵建德为新的南越王,公元前111年的冬天,汉武帝在平定南越后,将原来的南越国属地设置了九个郡,直接归属汉朝。
其中前三位是建了墓地的,后两位是被杀的,没有建墓地。赵婴齐的墓早在东汉末年被孙权盗取了。
那就眼前大墓的主人是赵佗赵胡其中的一人。究竟是谁呢?
考古人员继续发掘在西耳室发现了长生不老药,这个东西鉴别墓主人身份没有太大的作用。
在东耳室发掘出土了宫廷乐器编钟,上面钩雕着:文帝、九年、乐府、公造八个字。
史料记载南越国只有第二任南越王赵胡称为文帝。但是无法证明这座墓是赵胡的,只能说编钟的制造年间是文帝九年。
发掘继续推进,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丝缕玉衣,当时发现时已经不是玉衣而是一堆薄玉片,年头久远玉衣散落一地,拿到北京修复后看起来色泽鲜艳,精美绝伦。
丝缕玉衣
墓室里面发现了各种石器、酒器、乐器、兵器、陶器、总共1000多件,其中36件铜鼎的出现象征着汉代时期王侯的权利和气势。
考古人员清理墓后室时又发现了2枚玉印。一枚上刻着“帝印”;另一枚上刻着“赵眜”这两个字显然是墓主人的名字,但是五代南越王中没有叫“赵昩”的。
大家感到困惑时考古人员又发现一枚金印,边长3.1CM,宽3CM,高1.8CM,重量148.5克,含金量为98%是文帝行玺印。
《史书》和《汉书》明确记载南越国称帝的只有两位赵佗和赵胡,其中称文帝的只有赵胡。
这下证实了墓主人是南越国第二任国王赵胡,可是出土的玉印刻着“赵昩”二字。
考古专家给出了答案,东周以来,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有两个名字,一个是本民族的名字,另一个是汉名。
赵胡应该是南越国王的汉名,赵昩是他的本名。《史记》是司马迁看着官方史料写的所以他只知道赵胡的汉名。
秦朝开始,皇帝有6个印,每个印的功能不同,皇帝的行玺印是官印,不能作为陪葬品的。
文帝行玺
查阅史料得知赵胡死时,儿子在西安,跑回来办丧事,感觉到再称帝很难,当时汉武帝太厉害了,于是把父亲的官印也葬在了墓里边,自己准备归顺了。
玉器
南越王墓是西汉初期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昩的陵墓。南越王墓为一座"凿山为藏"的石室墓。
帝印
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墓室按照"前朝后寝"规格布局,共分7间。前部三室为前室和东、西耳室,后部四室为主棺室、东西侧室及后藏室。
玉舞人
墓内随葬品丰富,品类繁多,出土金银器、铜器、铁器、陶器、玉器、琉璃器、漆木器、竹器等遗物1000余件。其中以"文帝行玺"金印和"丝缕玉衣"zui具价值。
银盒
这些出土文物对研究秦汉时期,岭南的生产、文化、贸易、建筑等状况以及南越国历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可贞部落
关注我的文章,温暖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考古视频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发表评论